清代王爷坟,是已故清史学者冯其利先生研究的重点。冯先生虽然已离世近八年,但这一领域尚无出其右者。以冯先生越古耀今的研究成果,平民爱好者一般不敢轻易触碰这一领域。但无论是网络文章还是书刊著述,甚至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都在传说“当地人称车王坟”。笔者对强加于当地人的这种说法很无奈,此文也主要围绕这一说法来谈。 ![]() 2001年,京西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了《永定镇》一书,书中首次出现了“冯村的'车王坟’"一题。题目第一句便称“当地人称为"车王坟”。冯村有南坟地、西坟地,南坟地是慈禧太后之父的墓地。有记载称惠徵墓碑立于1891年,至今仅130年时间。一百三十年短暂的历史冯村人也大多不知是谁的墓地。西坟地应该特指克勤郡王坟,克王坟首葬这里恒元生活于大清咸丰年间,相比惠徵坟又早了一百余年。 冯村人因解放前战乱灾荒贫困,没文化的人多一直称这处墓地为老坟。解放后少年能进校学习了,便向年长的人追问“老坟是谁的坟”?回答是“老坟就是老公的坟”老公就是太监,伺候皇上的“。老一辈村民经过多年战乱村民生活困苦没有文化,可以理解。饥饱尚难以为继,有谁顾得上那墓地是谁的那。所以后人将"车王坟"一称归功于当地人,是毫无根据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概都认为那是太监墓,因为长辈说的是老公的坟。进入两千年后,书刊的登载、网络信息的传播冯村一部分人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克勤郡王墓。 ![]() 克勤郡王墓位于冯村西北部,坟前原是一道高高的黄土岗。这条黄土岗北自克王坟,南至邓家坡以东台地,长约千米,宽约三四百米。克王坟后有座小山名笔架山,因山顶东部一石突出远看形似笔尖,因此也称笔尖山。 ![]() 笔架山南近千米有座凸起的元宝型小山头,山阳存一巨大三合土宝顶,这便是所要讲的克勤郡王墓。 ![]() 冯村的克勤郡王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还遗存三座宝顶。除去山根这座大宝顶外,其西南几百米尚有两座宝顶。西南消失的两座宝顶没有现存这座大,高度近似但体量明显要小,除了宝顶外这座墓地别无遗留,凡有关克勤郡王墓的文章,大多记述“克勤郡王墓建有宫门,月台、神桥”,这种书写大概是靠作者想象。有的文章作者还考证出看坟户是史姓,当然也有说是陈姓为坟户的。当你追问是根据什么考证的坟户时,则多不做回答或说前人所说。有多篇文章甚至直接引用我早年贴于新浪的博文,“冯村西北有一元宝型小山”,但这元宝型从哪个方位才能看可能也没弄清楚。 ![]() 克勤郡王墓后的笔架山东侧有一海拔三百余米的小山,因金元交替时期皇家赐地建太乙集仙观而称天山。 ![]() 天山南伸支脉与笔架山西部的东龙背形成环护,为阴宅典型的圈椅状。克王坟前可见横列的青龙山、马鞍山、六国岭等,双凤山卧于青龙山下。克勤郡王墓地处形胜之地,有易学堪舆家观其地形总结出其地形。“头枕笔架山,南望青龙岩。背靠九龙临浑河,足踏马鞍走六国。左傍天山集仙观,右拥龙背桃花源。太乙真人把岗站,双凤在前为卓案”。 ![]() 克勤郡王墓所在的黄土岗在六十年代末期建砖厂挖掉了岗上的黄土,使得郡王墓地地形发生了巨大变化。1994年,主要采煤区北岭十村村全部迁建到冯村西。其中北岭北区,主要建在克勤郡王墓前。大宝顶南部的两座宝顶,在砖厂取土、北岭搬迁时期已被铲除。 《永定镇》所描述的恒元长子尚格墓地“远比恒元墓地气派得多,占地有三十余亩,建有月河、神桥、神道两侧有石人石兽,宫门内有亨殿,上覆琉璃瓦,墓碑为蛟龙首龟趺"。不仅如此,作者连墓碑的尺寸都记得一清二楚。”宽三尺八寸首高三尺九寸,趺高四尺三寸。月台之上有三座宝顶,高约一丈,在围墙外,另有小坟圈一座,内有土坟四五座,宫门内外松柏树很多,粗壮的直径可达二尺“。原立于恒元墓地宝顶以南的两座宝顶,其中应该有尚格的一座。尚格墓宝顶远比恒元宝顶小,也就谈不上比恒元墓地气派。克勤郡王墓在解放后只余三座宝顶,所以《永定镇》对克勤郡王墓的数据可能是作者想象的。行文前我曾拜访村内年近九旬的老人,他们对克勤郡王墓的记忆仅是杨树参天,走进去非常瘆得慌”。没见过书中所讲的月河、神桥,也没见过神道石兽。 由克勤郡王墓再看看坟户,《永定镇》一文说是史姓为克王坟看坟户。冯村史姓集中在西南老山儿坡,远离克王坟不太可能是坟户。也有文章称陈姓为看坟户的,陈姓在冯村仅有一个院,如果陈姓是坟户百余年时间人口不会那么少。坟户应该就近居住一般平时对墓地维护,但这两姓都远离克王坟不太可能是坟户。 很多文章说克王坟在冯村邓家坡,邓家坡原实际在冯村第五生产队人数多。五队以邓家坡邓姓为主,包括西部的王坡、龙口、紧邻邓家坡东的闫家疙瘩、西坟地和北山,共计六个自然聚落点。 ![]() 距离克王坟最近的自然聚落点不是邓家坡而是北山,北山聚落点距宝顶直线距离仅五、六十米。北山居住着闫姓近支两户,直至拆迁前其后代一直居住于此。上图为拆迁后仅存一间耳房,红色箭头便是宝顶前房屋的东山墙。北山东南有西坟地,西坟地也是闫姓一大家族居住的,这两处闫姓居住时间已经很久远。笔者以为,西坟地应该是指克勤郡王墓,因年代久远而将坟户所居点代称为西坟地。冯村的闫姓均属一个支脉,北山与西坟地血脉更近些。所以说,北山及西坟地的祖上非常可能是克勤郡王墓的坟户。 ![]() 所谓“车王坟”一说是指末代克勤郡王宴森,因为过惯了王府生活好吃懒做到穷困潦倒。最后又卖掉祖宅王府,沦落到做人力车夫的地步。但宴森拉洋车作苦力是在京城内,远在西山脚下的冯村村民对此是不了解的。以宴森生活之洒脱光棍,即使当年真的混到卖掉祖坟古树,也不会以一人力车夫模样现身冯村祖坟。所以当地人称“车王坟”一说,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车王坟”之说,是在媒体宣传,一些史地爱好者强加于当地人的。 ![]() 房山上万村葬有第十一代克勤郡王晋祺,上万现存的宝顶与冯村宝顶一个形式。这两处清代墓地宝顶,远没有房山西甘池亲王墓地宝顶那样的气派。 ![]() 克王坟宝顶解放前便已经被盗,六十年代末期村里也曾派人挖掘过宝顶下部。两个老人干了十几天没发现任何物件,这才停止下挖。宝顶的大裂口可能与盗挖有关系,但保持住应该没问题。克王坟前的房子属于集体财产,村内有20来人在此负责看山护林,对克王坟宝顶也是一种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