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两境界:懂得包容,学会拐弯!(经典好文)

 信望爱中医陈新 2022-03-30
图片
作者:哲学君·子木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周国平说:“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自于盲目较劲。”

一生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事,遇到很多人,或圆满、或缺憾,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意难平,人生也多有不如意。
做为世俗之中平凡的普通人,想要完成人生漫长的修行,就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
正如《霸王别姬》中有句台词:“人啊,得自己成全自己。”

看过世间万景,历经俗事磨砺,我们才明白:

能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懂得包容,能放弃执拗拧巴的坚持,学会拐弯,人生才会行稳致远。

图片

01

懂得包容


金星曾说:“你越包容,你自己的生活越好过,你越计较,自己的空间越狭小。”

计较越多,越不快乐,而懂得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万物、人情往来,那么收获的快乐也就如影随形。

包容不是妥协,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聪明的处事,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所谓退也并不是放弃,而是一种尊重和谋略。

人间事,多的是遗憾和懊悔,多的是错过和无奈。

而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不争强好胜,从不自怨自艾,总能以坦然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

《燕山夜话》里说:“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在原则和底线范围内,察人之雅,谅人之过,学会包容,人生才能开明而远阔。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对历史人物立体而鲜活的刻画,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回顾了那段充满苦难的岁月,更是从中看到了很多君子之交的美好情谊。

剧中沈尹默和陈独秀的相知交心更是留下了深刻印象,陈独秀能去北大任文科学长,除了自身才学过人,沈尹默向蔡元培的引荐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新民晚报》后来曾刊载了陈独秀和沈尹默君子之交初始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优秀之人的容人之度和包容万象的心胸。

两人的初识源于陈独秀对于沈尹默书法的辛辣点评,这也成为后来被沈尹默称为“药石之言”的评价。

陈独秀在一个朋友家看到了一幅五言诗的字画作品,落款是“沈尹默”,看后良久,他给朋友说:“这诗写得很好,字却不怎么样,流利有余,深厚不足。

当时两人并不认识,率真直言的他第二天就直接上门拜访。

进门后,陈独秀直言:“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

当时的沈尹默在书法上已经有很高的造诣,在学界也远名在外,但被如此直言批评,当头棒喝,他一下愣住了神,心想两人素不相识,这话听的着实刺耳。

本来想急言反驳,厉声回怼,但转念一想,自己用长锋羊毫,确实不能提腕,就放下腹中怨言,真心诚意向陈独秀请教。

后来在和陈独秀的探讨中,他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随后苦练改正,写出来的字气骨挺立,不见俗气,后来被蔡元培委以重任,主持北大书法研究会。

沈尹默面对陈独秀直言不讳的批评,他选择放下面子,以包容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才有了后来书法写作的精进。

一个有格局的人懂得接受正当的批评,面对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心怀怨恨,没有视若无睹,而是心怀包容,虔诚虚心,才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包容不是妥协,而是一种与世界的和解。

能有容人之心的人,才能活出别样的人生精彩。

能有容人之心的人,才会有更高的人生追求。

图片

02

学会拐弯

人生在世,没有标准答案,审时度势下的选择都是一种明智的处事方式。

老话常说:“行至水穷路自横,坐看云起天亦高。”

天无绝人之路,懂得转弯,也许就能脱出困境,迎接生命中下一个晴天。

好的人生,都是从懂得拐弯开始,不要执拗的一条道走到底,不要撞了南墙还学不会回头。

生活的鲜活永远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人生的起承转合也往往充满戏剧历程。

世界千变万化,人生也几多歧路,情不顺时,学会放手,是种洒脱,而路不通时,学会拐弯则是一种为人的智慧。

林语堂说:“明智的放弃,胜过盲目的执着。”

所谓人生处处有死角,拐弯才会有转机,适时的拐弯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迂回的前进。

有人说,只要道路对了,就不怕遥远,但生命短暂,时光易逝,永远不要拘泥于思维定式,懂得多角度看问题才能获得意外收获。

被称为“苏神”的苏炳添也曾遭遇人生的困境。

奥运前他的百米成绩就已经遥遥领先,打破了很多记录,但为了追求更高的突破,实现百米10秒大关的目标,他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都收效甚微。

一度陷入瓶颈的他也曾懊恼沮丧,当时有人建议他更换起跑脚,经研究证明,目前的起跑脚很难再有新的突破,而改用另一个脚起跑速度会有提高。

技改迫在眉睫,但带来的风险也在增加,如果改变后没能有突破,不仅破坏了原来的训练,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不适。

但为了有更好的成绩,他毅然拐弯,大胆尝试,才有了后来奥运会的卓越表现。

作家张晓风曾说:“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

当你陷入困境时,不盲目和自己较劲,学会和解;

当你在路不通时,懂得绕行,学会拐弯;

人生才能有更多别开生面的际遇和精彩。

图片

泰戈尔说:“我们热爱世界时,才真正活在世界上”。

诚然如此,人生之旅,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生命之舟,也覆盖了多样的爱恨情仇。

但到头来,人活一世,只有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人,经历世间无数突如其来的的繁华和苍凉,才能更好的热爱这个世界。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历程中拥有拐弯的魄力,在万物的包容中完成对自我的历练,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哲学君·子木,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哲学人生网,数百万人关注的微信大号,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