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投降四个月后,“战神”粟裕又和日本打了一仗,7天拿下胜利

 海曲上人 2022-03-30

1945年8月15日,日军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14年的抗日战争基本结束。

文章图片1

为什么说基本结束而不是彻底结束呢?日本大势已去,战后接受审判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可在华驻扎的日军仍在,帝国主义残留的思想仍在起着作用,有些部队依旧负隅顽抗。

驻守在江苏高邮的日军,就是典型的代表。于是“战神”粟裕出马,打响了抗日结束后的对日战争。

为什么他们有这么大的勇气?是破罐破摔还是有所倚仗?为什么不奉命令行事?

本期三通历史为你讲述这个故事。

喜欢的朋友点赞加个关注哦。

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日军胆敢继续抵抗,自然是有所倚仗。原来日军在投降结束后,亡我国之心不死。他们便把目光投向了蒋介石。

日军提出要求,建议在我国部分地区暂不接受投降,可以助蒋介石继续战斗。蒋介石即使有心,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接受日军。但虽没有言语,却赦免了甲级战犯冈村宁次,想垄断日军的受降权,为自己赢得声势,为内战做好准备。

冈村宁次逃得小命,自然对蒋介石唯首是瞻。于是并未散布日军投降的消息,继续抵抗者,与我军展开了大大小小的战斗。

文章图片2

冈村宁次

忍无可忍,武力解决

洞察到蒋介石的意图后,我军一边抗议,一边开始自主收编。但距离日本投降已经过去了四个月,在我军苏皖解放区的日军依旧顽抗抵抗着,还修筑了不少防御工事。

难不成我军的地盘要让国民党来人进行收编?不仅如此,日军不仅油盐不进,还将我军派到高邮的军官—赵云祥杀了。

粟裕怒了,同时多次上报中央,中央方面觉得讲和已无机会,决心派粟裕以武力收服高邮。

由于高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日军龟缩在此,修建碉堡,将“高邮”塑造成为一座“铁桶”一般。

粟裕自然认识到其中的厉害。可纵横沙场多年,也自然难不倒他。他并不着急,详细分析勘测后,做了几方面的部署。

文章图片3
  1. 粟裕先将高邮城外的据点全部扫除。这样,高邮孤立无援,我军也可以集中兵力进行攻克。
  2. 外围攻克后,我军不急着攻城,而是开始了“舆论战”。他们用风筝将传单散到对方城内,告诉他们日军已经投降的事实。然后通过话筒喊话,甚至播放日本思乡曲的方式瓦解日军的心理防线,这样,心里的攻防我军大获全胜,引起日军一阵慌乱。
  3. 战斗开始前,我军在城墙前连夜挖通了交通壕,在城墙前用麻袋垒起了同样高的半月形的工事,这样就对我军战士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同时,因为日军指挥部在东线,所以军力部署比较集中。我军于是从东、南、西北三个方向对城展开了攻势,声东击西,相互响应。

部署结束,接着就是正面进攻。12月25日,圣诞节的当晚,我军对高邮城发起了总攻势,因为东面大门难以攻破,城楼很难上去,战士们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没想到,真正的转机来到了西北,战士们通过云梯竟然用冷兵器开出了一条血路来。

防线一旦被打开,敌军顿时惊慌失措,不得不调转兵力,而此时东面的压力锐减,战士们很快攻下了东门。

12月26日,整个高邮城宣布告破,日军和伪军自知回天乏术,宣告投降。

文章图片4

战后影响

这一战,歼灭日军1200多人,伪军8000多人,缴获了无数山炮和枪支,很好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势,侧面给国民党方面给予了强硬的回应,同时保护了我军在华中地区的利益和成果。

战后,日军再也不敢提什么条件,很快就乖乖投降了,国内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忍无可忍,必须以暴制暴,枪炮决定了我们的话语权。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