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你只想要一次幸福的机会……

 愚人音乐坊 2022-03-30



1997
  潘越云《该醒了》

一阵看到一则消息,说台湾华纳音乐将在明天(3.31)开始一波“年度降价活动”。起初对这种唱片公司的“再版”广告不以为然,直到看到底下那行小字:潘越云《该醒了》方维珍《日记》、绝版专辑重现。


潘越云的《该醒了》和方维珍的《日记》,都是飞碟唱片的作品,但是把它们和《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忘了你忘了我》、《晚安曲》这些飞碟出品的热门专辑放在一起,简直不像一个世界的作品。今天我来和大家聊聊潘越云在1997年年初发行的“冷门”专辑《该醒了》(也算是补一张错过的”二十五周年“纪念日)。

潘越云的“飞碟往事”,相对于她在滚石的那些作品,确实要偏门一些。即使这张《该醒了》已经绝版多年,但是我搜了下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似乎也没有高到太离谱,大概也就是个人心理价位中达到”绝版“门槛的数字。

阿潘从1992年到1997年,五年的时间、在飞碟发行了五张专辑。《该醒了》是潘越云在飞碟唱片的最后一张专辑,距离潘越云上一张录音室新歌专辑《秋天》(1994)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这个时间跨度在实体唱片行业景气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对于潘越云这样的资深、大牌歌手。

实际上,《该醒了》这张专辑在1995年便录制完成,但是赶上了飞碟唱片被华纳唱片收购,所以压到1997年才发行。所以在《该醒了》的实体唱片上,也可以看到“飞碟”与”华纳“并列的Logo。我之前提到过一些诞生在飞碟“强弩之末”时期的专辑,比如张雨生的《还是朋友》、刘德华的《天意》等等,这些专辑的标题曲都多多少少透露着一些离别的意味。阿潘的《该醒了》也不例外,标题曲里那句“我该醒了、我该走了”,更像是她对这一段“飞碟往事”的告别。

专辑一共有四位制作人,分别是许卿耀李子恒王治平吴委真。李子恒和王治平我相信不用我介绍了,属于阅读本号的入门级知识。许卿耀的名字虽然没那么响亮,但我脑海中还是立刻能够想起他的作品,比如他和林隆璇合作的那些歌;至于吴委真我是真的不太熟悉。大致查了一下,还是挺全面的一位音乐人,在很多歌手的credits里都出现过,并且词曲编、企划都有涉猎。

专辑中占篇幅最多的制作人还是许卿耀,李子恒和王治平各自负责了两首,吴委真则更像是一个”制作助理“的身份。专辑的标题曲《该醒了》,正是许卿耀的作品。其实专辑里很多歌曲都比《该醒了》更适合当做专辑的主打歌,不知道是不是制作人个人的审美取向,才把《该醒了》安排在第一首。毕竟大多数制作人都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张冷门专辑后来常常被人提起的原因,是因为当中有两首歌曲被其他歌手“翻唱”而重获新声。其中一首叫《谁辜负谁》,郭子的作品,后来被邬裕康重新填词、交给张惠妹演唱,就成了《原来你什么都不要》。收录在张惠妹首张个人专辑《姊妹》(1996)当中,也是张惠妹的成名曲。


虽然从发行时间来看,张惠妹的版本早一些,但是刚刚说过,潘越云早在1995年就录好、只是压到1997年才发表。所以这首歌严格来说,潘越云不是狭义上的“原唱”,但《谁辜负谁》确确实实是《原来你什么都不要》的原曲。至于为啥会有两个版本,估计只有去问问郭子当年是不是一稿多投了……

郭子在这张专辑里还创作了《暗香》《爱孤单》两首歌,算是专辑里除了制作人外,参与度较高的一位音乐人了。

说起来,张惠妹当年所在的丰华唱片,也正是在飞碟唱片被收购、部分元老分离出去成立的厂牌。所以我也一直认为,这次“撞歌”其实要比想像的尴尬一些。如今飞碟、丰华,都归了华纳唱片旗下,也算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趣的是,潘越云的版本编曲,竟然采用了在当时华语乐坛比较前卫的R&B风格,甚至是同样的编曲,交给张惠妹唱也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编曲人是我非常欣赏的台湾编曲界才女钱幽兰。我还是很好奇这首歌为何会排在专辑第八首的尴尬位置。

紧随在《谁辜负谁》之后的是王治平的作品《任性》,同样也是R&B风格的歌曲,加上前面一首风格冷艳、同样出自郭子手笔的《暗香》,三首歌听下来连续性很好,和专辑前面几首”老派“的抒情ballade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是为了权衡专辑整体的效果,才把这首歌当做”另类“排在后面?但就是这一点点看似合理的小创意,错失了一次走红的机会。

愚以为,《谁辜负谁》没能被潘越云唱红的原因,还有一点,是歌词的内容有些”老派“,对情感的表达不够直接,虽然都是在对方”你却沉默不说“的时候发出的抱怨,但不如原来你什么都不要煽情。

另外一首在多年以后”咸鱼翻身“的作品,是被刘若英翻唱过的《一次幸福的机会》,翻唱版本收录在刘若英2004年的专辑《一整夜》。只不过刘若英就没有找人重新填词翻唱了,陈小霞姚若龙的组合,还有什么可改的地方吗?这首歌的制作人,还就是陈小霞的好朋友、李子恒老师。

萧敬腾翻唱的版本也比较为大众熟知,今天也是萧敬腾的生日,顺便祝”雨神“生日快乐。


专辑的封面和内页,都采用了插画的形式呈现。credits上写着专辑的”平面设计“工作由”杜达雄设计工作室“完成,插画大概也是杜达雄的杰作吧。专辑制作人之一的许卿耀、以及杜达雄,都在这两年先后离世,也借他们留下的作品,怀念这两位华语乐坛的幕后功臣。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儿吧,下课。



℗&©愚人音乐坊 20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