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玫瑰叫成别的名字,它还是一样的芬芳!”莎翁的爱情观

 昵称63703230 2022-03-31
文章图片1

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的很多戏剧一样,《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一个改编戏,它最初的素材来源于一个意大利的中篇小说。原来的 作品主要内容是说~~年轻人没有听从父母安排的婚姻,导致悲剧性的结局,充满了道德说教的意味。而莎士比亚把原故事作了改动,如下:

1、去掉了原来故事的道德说教, 他的主角变成勇敢追求爱情的年轻一代。

2、莎士比亚有意把原故事中朱丽叶的年龄,从原来的20岁改成 14 岁。我们现在感觉好像 14 岁的女生就开始恋爱,为爱 殉情,有点太过早恋或者太过早,莎士比亚为什么会这样改,我们放在后面讨论。莎士比亚把原来的一个道德故事改成一个爱情剧,又加进很多的情、仇,是对爱的歌颂,对美的歌颂,对年轻、青春无畏的追求和向往的肯定。

文章图片2

剧情特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充满了诸多的意外。

第一 个意外就是罗密欧误伤了朱丽叶的家人被判流放,永远不得回到这个城市。

第二个意外就是朱丽叶听从了神父的劝告,使用了神父神秘的药水,可以让自己昏死过去 24 小时。

第三个意外就是朱丽叶昏死之后,罗密欧从外地回来,不顾一切,以为朱丽叶是真的死,于是拔剑自刎倒在了朱丽叶的身旁,而朱丽叶醒来之后看到爱人已经 死去,也毫不犹豫地死在了爱人的身旁,把本来的假死变成了真正的殉情。

文章图片3

这就是几个让人唏嘘不已的意外,造成 了情节的曲折,也带来了意外的感动,最后带来的意外的结果也是两家仇敌化干戈为玉帛,在年轻人牺牲的代价之下进行了和解, 也就是由爱的冲动到爱的牺牲,带来了爱的和解。这部戏既是对爱的歌颂,也是对两个家族和解所带来的宽慰,这是由 爱带来的牺牲,也是由爱带来的一种成果。

文章图片4

爱情萌发的年龄

我们在阅读这部戏剧当中通常会问一个问题,就是14岁的恋爱算不算早?戏剧当中的朱丽叶未满 14 岁,还和她的保 姆在同一个房间里睡,而她对爱情的期盼,用的比喻也很孩子气,她说“就像是孩童盼望着放学”;“盼黑夜就像小孩盼望新衣服”,所以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的是,14 岁的爱情算不算早?如果按照人的自 然的生理的发展和发育时间段,14 岁正是充满了幻想,对爱 情充满了最浪漫、最朦胧的幻想,也正是发乎于情的自然的 时段,只有这个年龄、只有这个时期才会把爱情看作是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一切。如果爱情的发生,也许猝不及防,但是它会惊天动地,它会不顾一切。我们想想《红 楼梦》里边的爱情,大观园里边少男少女们的爱情的发生, 大概也是这样一个年龄。也就是如果按照人的自然的生理年龄发展,十三四岁大概是人情窦初开,爱情萌发的最美好的季节,两个人在最美好的季节、最美好的时光,用最美好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最美好的情感。

但我们现代人因为有学业的压力,有家长的期盼,也有自己对未来前途的安排和向往,所以这样的爱情是不可能这么早就发生了,这样的感动也只能在戏剧中去寻找了。

在最美好的年龄发生最美好的感情,用最美好的语言来表达最深情的告别。还有,安眠在自己爱人的身旁,大概没 有比这更浪漫的想象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青春爱情剧,是对青春的致敬,是对恋爱的歌颂,也是对现代人回不去的青春的一种纪念。

最后我们看这部戏的奇异的效果。它造成了一个很奇特的人文的景观,在这部戏发生地,也就是意大利的维罗纳,维罗纳人生生的造出来一个景观,也就是在阳台情话发生的那个小院落里,全世界的人都把那个院落 当成一种爱情的圣地,从各个角落前往去纪念、朝拜,去表 达自己的爱情。也就是说,人们愿意相信这样的爱情曾经发生,愿意相信爱情 依然存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是一个悲剧,但是洋溢着人们对爱情的歌颂与崇敬、向往,它让人们相信爱情。正所谓 “悲莫悲兮生别离,爱在青春年少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