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十二正经升降失衡的症状表现

 zyxhb 2022-03-31

颈肩腰腿痛 就贴黑百通

图片

十二经升降致病提纲诀

中气如轴经气轮,旋转升降是平人。

胃胆包心膀肺降,脾肝三焦肾肠升。

五行生剋原一化,六气和合病则分。

温清补泻复升降,古法真传说与君。

中医书籍极多,有学之数十年仍不得要领者。及其验证已多,始知某病宜用某药,某病忌用某药。而好人何以不病某病,某病何以宜用某药,何以忌用某药,仍此了了。一遇疑难症候,仍然无法解决。此皆中医书理博杂繁多,无有系统无法研求故也。本书原理篇如字学之字母,古方证明篇如拼音法,此篇如字典。前两篇研究清楚,此篇一看即可了然。此篇所列病症虽不详尽,然已得八九矣。提纲者,病理药理之大纲也。

中气如轴经气轮,旋转升降是平人者,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左升右降,如轮一般。中气在人身胸之下,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中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是为阴阳和平无病之人。如十二经气当升者不升而往下降,当降者不降而上逆,便是有病之人了。

胃胆包心膀肺降,脾肝三焦肾肠升者,十二经中,胃经,胆经,心包经,心经,膀胱经,肺经,六经由右下降;脾经,脾经,三焦经,小肠经,肾经,大肠经,六经由左上升。升由左而右,降由右而左。中气在脾胃二经之中。中气左旋右转,则十二经气左升右降也。

五行生剋原一化,六气和合病则分者,五行乃气之升降浮沉所变化。生,是气行先后的作用;剋,是气行对待的作用。六气和则合而不分,六气病则分而不合。六气之中,一气偏衰偏胜则病,一气独绝独胜则死。中气伤,则偏衰偏胜;中气亡,则独绝独胜。六气分而不合,即是升降乖错,其实先由中气之旋转无力也。

温清补泻复升降者,各经之病无非虚实寒热,治病之法,无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而虚实寒热之病,无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补泻温清之法,无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复其升降之旧而已。但经气如轮,中气如轴,中气乃经气之根本。升降上下左右之经气,须先照顾中气。如轻病转重,必是中气为医治伤;重病致死,必是中气为医治脱;如轻病不医自愈,必是中气自然复元;大病治愈,必是中气为医药恢复。所以,治病须治中气也。(李注:中气之根在肾,肾为先天之本,釡底之火也,补中气不应速补命火救阳,仲景之法也。)

古法真传说与君者,中医学理,根于河图,內经,难经之理,伤寒金匮之法,一个河图尽之矣。历来解释河图者,都解不出其所以然,且益不知医理医法即在河图之內。河图者,空气升降之表也,升降之理,少有人知,于是中医古法遂失。此中医所以从古坏到如今也,今欲改进中医,成为有系统的科学,非将古法恢复不可!中医古法,即是此书所说之中气升降也。

肝经不升主病诀

肝经不升痛遗淋,痢痔血肛汗疝豚。

便气阴寒诸下热,带月症半漏吹崩。

目舌消虫燥厥缩,诸风百病尽虚征。

陷而忽冲成阳亢,欲平阳亢降胆经。

痢者,大便时里急后重,而下红白也。此病五六月暑热湿盛之时,病者甚多。因热甚伤金,湿气下郁,肝经滞陷也。木气与金气俱滞,互为里缠,故里急后重,日数十行。如误服补药,则滞气愈增;如误服下药,则下陷更甚。应参看脾经不升条(温升肝脾,清降肺胃,去滞养中,补下皆忌)。

痔者,木火陷于肛门,为湿气所阻,升不上来也。发则奇痒恶痛,药力难达。由外熏蒸,较易见效(温陷清热,去滞养中)。

血者,便血与溺血也。水寒不能养木,土湿不能达木,木陷而生疏泄。泄于后则便血,泄于前则溺血也(温陷燥土,清热熄风)。

肛者,脱肛也。中虚木陷,金气不收也(降肺降胆,温中补脾)。脱肛乃肺金不降,因而大肠不升之病。但木气不陷,肛必不脱。因木气冲击故也。

汗者,盗汗也,阴汗也。胆木不降,因而肝气不升。郁陷疏泄,则阴囊两旁出汗(降胆温肝,补中敛肺),肝木不升,因而胆木不降,疏泄浮动,则寐即出汗。寐主合,当合而反开,故曰盗也(敛肺降胆,润风调中)。凡出汗,皆木气之疏泄。如夏月出汗,乃木火之气使然。如外感之病,汗出病愈,乃营卫复和而液生,皆不关肝经不升也。

疝者,睾丸肿硬而痛也。胆木下陷,阳气不达,欲升不能,故气滞而作痛。胆木下陷,肾水必寒。乙木下郁,必生邪热。此病中土无有不虚,以木病则成贼土也(温下清热,去滞养中)。

豚者,奔豚也。俗称为“母猪疯”。病发,则有形由少腹上冲于胸咽,如豚之奔也。欲作奔驰,必先觉脐下悸动,腹痛,恶寒发热,热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正发之时,七窍火发,昏迷欲死。此病全由中虚胃逆,水寒木陷之故。木陷根摇,动而上冲,则生上热。热为标,而寒为本,中气被贼,故能直冲胸咽也(温调土木,温寒清热)。

便者,大小二便也。二便之输送,全由肝木疏泄之气主之。疏泄太过则泻利而便多(降胆敛肺,去滞清热)。疏泄不及,则闭癃而便难也(达木燥土,补气陪中)。(注:此条泻利与肝脾下陷而用温补者不同,闭癃与燥热伤津者不同)

气者,矢气也。(俗云:屁)肝木不达,则郁滞而矢气。土湿遏住木热,肠胃有积,则矢气而奇臭也(达木去滞,去湿清热)。

阴寒者,阴头寒也。阴头者,诸筋之所聚。肝主筋,肝经不升,阳陷化寒,故阴头寒也。胆经不降,相火拔根,阴头亦寒。缘甲木相火降而藏于水中,水气温暖。而后,乙木得根,水暖木温,故阴头不寒也(降胆温肝,补中敛肺)。

诸下热者,下焦诸般热病也。平人上清下温则无病,下焦温暖者火气之內藏也。下焦之火,只有不足,断无有余,故下焦无病热之理。凡诸下焦病热之火气病,皆肝木之气不能上升之故。因木气之中,原胎火气。下泄,皆是虚病,无有实病(温补中气,兼清木热)。唯淋病之中,发热口渴,溺孔热痛,与伤寒厥阴脏病阳复而便脓血,发热而口渴,则虚中之实耳。盖实在標,虚在本也(清热顾中,去滞养木)。

带者,妇人阴户下浊湿之物也。土湿木郁,湿气下注,木气疏泄,故有此病。而因于肺不能收敛,木热气滞者尤多也(敛肺降胆,去滞清热)。

月者,妇女之月经也。脾肾二经,阴阳皆足,养住木气,木气和畅,则月经无病。如肝经下陷,则郁怒而生风。风主疏泄,疏泄太过,月经来早;疏泄不及,则月经来迟。总由土气先滞也。此病,乙木下陷,由于甲木上逆者居多。如土气不滞,甲木虽逆,随逆随降。甲木下降者,乙木必上升也。饮食津液为脾肾阴气之本,甲木下降之相火,为脾肾阳气之根。故此病虽肝家负责,而中土之滞与甲木之逆,则有极大之连带关系也(补土去滞,温清木气)。

症者,瘕癥痞块也。肝阳疏泄,性本流通。如其下陷,则郁而不通。腹中之饮食,血,水,气,痰等物,便积聚不化而成瘕癥痞块也(养中调木,去滞顾气)。此病为肝脾两家主事。然使中气旺,甲木降,肺气清肃,升降灵通,自不病此。瘕癥虽不同,大致一理也。

半者,半产也(俗称小产)。肝家之血液不足,阳气不充,则下陷而病半产。胆肺气足,中气旺,必不病此。缘中气旺者,甲木必降,肝阳必升;肺气足者,津液必多,收气必旺,故不病此(调中养肺,润木益阴)。

漏者,怀孕数月而见血也。腹中原有淤血,阻碍肝经升路,木郁风动,疏泄妄行,故漏下也(润木息风,养中去滞)。

吹者,妇女阴户有声如吹也。土湿木郁,疏泄妄行,则病阴吹(去滞除湿,升肝理肺)。此病,必有痼癥沉寒阻塞气道,不然不至疏泄而成声。阴挺之病亦然。挺者(即子宫脱垂),阴中有物挺出,寒湿下郁,故凝结有形也(去滞除湿,温补中下)。

崩者,血崩也。女子肝肾阳弱,则病血少而经闭;妇人肝肾阳盛,则病火动血崩也。妇人四十以后,阴津渐枯,收藏气衰,甲木不降,乙木不升,木陷而生疏泄,必多病此(清木补肺,去滞调中)。既崩之后,血去阳亡,正气立竭者多,未可概以阴虚论也(大补元气,兼顾脾土)。

目者,目病也。胆木上逆,目病热痛;肝木下陷,目病寒痛,皆兼赤痒流泪。病服凉药而不减者,必中下虚寒而肝阳不升也(温补中气,兼达肝阳)。

舌者,舌卷也。舌为心窍,肝为心母。肝阳下陷,风烁津液,故舌卷也(温补肝阳,养血顾中)。

消者,食后又饥,饮后又渴,消烁津液也。此病如将胃气消伤,则中气全败,便成不治。虽肝木不升而病消,然胆木不降之过亦不小。盖胆木下降,则水中有火,水温木和,何至郁陷生风,疏泄肆行至于如此之甚也(温暖肝肾,去滞息风,此病忌补火土)。

虫者,土湿木郁,郁而热生,则化虫也。见于大便者,随木气之陷;吐由口出者,肝阳下陷,下寒难居,下寒则上热,虫上寻暖处,则由口出也(温下清上,养木敛风)。近来主张杀虫,杀虫之药,极伤胃气,不燥土湿,不达木郁,不温下寒,不清上热,而徒杀之,随杀随生,永无宁日矣。

燥者,不烦不热,而身体燥动不安也。木陷阳亡,中气失根,则燥动不安。大病将死,多见此也(温养水木,回阳补中)。

厥者,手足厥冷也。木陷阳亡,则手足厥冷。如下利之病,手足发厥,病即危险(大温中下,迟则难救)!如无下利之病而厥者,或因气阻,痰塞,食停。气通,痰活,食消,厥即自愈(理气顺痰,消滞调中)。

胆经不降主病诀

胆经不降呕咳胀,耳目额腮口齿项。

消冲拔肾又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

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

呕者,有非呕不快之意。少阳胆经之病喜呕,因胆经不降,逆而上行。胆属阳木,其气主动,胃土被迫不得不呕也(补中清热,兼降胆胃)。

咳者,胆以甲木而化相火,降则温水以生肝木,下藏以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肺气不能下行,故咳也(补中降胆)。

胀者,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壅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

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橫塞上冲,故耳痛,耳鸣,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瘰疬即项下结核)。凡胆经上逆之病,皆是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清逆热)。

消冲者,胆经不降,风火上动。饥而欲食,食斤不多,随食复饥;渴而欲饮,饮后复渴。所食之食,所饮之水,皆被风气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风火上冲,心跳气逆,故病冲也。如肺金能收,胃土能降,肾水能藏,中气不虚,不病此也(怠风温肾,清热养木)。

拔肾者,肾水上升,全赖水中有火,此火即胆经右降之气也。胆经不降,肾中之火,拔泄外出,肾气便寒而往下陷也(补中降胆)。

贼中者,胆经不降则橫塞中焦也(清降胆经,兼顾中气)。详见“此经能决十一经”二句解下。

危哉寒下而热上者,人身上清下温则无病。而上之所以清,下之所以温,全由于胆经之降。胆经以阳木而化相火,此火降而在下,则下温;逆而在上,则上热。上热,故下寒。下温,故上清。下焦之火,中土之根。胆经相火下降,又全赖中土之旋转。医家见上热之盛,不知下寒已生。再以凉药清热,不知适以增其下寒,更以败其中土。中土愈败,胃土愈不右降,胆火愈见上逆,上热愈见增加。至胆火尽化上热,全不下降,于是下焦全寒,中气败亡,人遂死矣!故曰危也(温补中气,清降胆经)。

协热下利者,胆经上逆,火泄于外。伤寒少阳,阳明证有之。寒热往来,舌苔黃,口苦,耳聋,胁胀,喜呕,下利色黃而热,此胆胃俱逆,经气结滞,中焦不化,下利之中协有相火之热。利本肝脾下陷之寒证。即或有热,乃木气之热,非土气之热。此证则胆胃上逆,甲木戊土皆热之证。戊土虽热,乃甲木所传,胃气仍虚。以胆胃逆者,中气无有不虚也(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入室者,妇女经来而病伤寒,热入血室也。谵语不知人,发热恶寒,往来如疟,日轻夜重,如见鬼状。胆经上逆,相火熏腾,血热则心神不清也(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往来亦非实邪状者,胆经为阳木化相火之经,居半脏半腑之界。此经不降,则阻碍阴阳交通之路,而现热往寒来,寒往热来之状。胆经一病,多是热证,但都非实邪耳(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者,胆居胃与小肠之间,为消化饮食,变化气血之枢纽。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气血皆化生于中焦。胆经不降,橫塞中焦,轴滞轮停,各经因之都难升降,中气因之不能旋转。《內经》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言胆经下降,而后中

气旋转,各经之气乃能升降也。胆经降,则肝经乃有上升之根。如胆经不降,各经且皆不能升降,正不独肝上升不畅也。

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相火既不下降,必上逆而刑肺金;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则水火皆亏,遂成虚劳。中土为饮食变化气血之原,如胆经下降,胃亦难降,脾亦难升。甲木生风化火,中焦津液又为风火所伤,干枯滞涩,旋转愈加不灵,百脉皆停,病遂重矣。

故仲圣先师治虚劳之方,独重胆经与中气也。外感发热,皆胆经不降,相火外泄。相火既泄于外,中下遂伏寒机。外感死证之速者,皆火去中寒之故也。心包原属相火,相火不降,何以不责心包?盖心包本属阴经,阴经无有不降者。其不降者,皆甲木之逆,中气之虚也。甲木下降,心包必随之而降也。

脾经不升主病诀

脾经不升利清谷,满肿带浊脐下药。

便血后重腰膝酸,关节湿疼冷手足。

身重口干不用肢,黃疸疟癥皆虚目。

脾是诸经升之关,肾肝不升脾反复。

利者,泻稀粪也。大便滑溏,亦近乎利。清谷者,食谷不化,清粪中带有谷也。胃主纳,脾主磨。胃气降则善纳,脾气升则善磨。脾阳下陷,不能磨化食谷,中气凝滞,水不能由小肠化入膀胱,遂入大肠,而为下利。无病之人,三焦相火,小肠丙火,升于脾土之下,中气健旺,故脾经不陷。肝阳上达,疏泄之气畅,故小便通调,而大便不溏。此病虽脾经不升之过(温中燥土,去滞利湿)。而肝肾二经,亦有连带之过。肝经之过,在不能疏泄水气,故湿停而脾陷(温达肝阳)。肾经之过,在不能蜇藏相火,故火泄而脾陷也(降胆敛肺,以藏相火)。

满肿者,脾经不升,气不运则满(温运中气)。水不运则肿也(燥土疏水)。停水窜入经络,溢于皮肤,故肿也。须参看胃经不降条。胃经不降者多阴虚(降胃敛肺,兼养中气),脾经不升者多阳虚(温补肝肾,兼润风木)。

带浊者,湿气下注也。女子病白带,男子病白浊,脾土主湿,脾经不升,故湿气下注而病带浊。其间多兼肺肝之病,肺金失其收敛,肝木肆其疏泄,则湿气不收。而带浊皆见于小便,因小便乃肝木疏泄之熟路也(补降肺胃,兼平疏泄)。

脐下药者,脾经不升,肾肝清阳无路上达,因而下陷化寒。肝木主动,升不上来,脐下药痛也(温中去滯,兼温肾肝)。脐下药,本肾家寒胜之病。然使土气不衰,力能制伏寒气,不病此也。

便血者,大便时下血也。脾经不升,湿气淤郁,阻碍肝经升之路,肝经郁陷,往下疏泄,故大便下血(温肾达肝,除湿清热)。木气一陷,肾中阳泄则寒生;木郁生火则热作。总原于脾湿而不升也(年久便血,去滞扶脾)。

后重者,大便时肛门坠重也。脾经不升,阻碍大肠经与肝经升路,金木双陷。金气主收敛,木气主疏泄,木欲泄而金敛之,金欲敛而木泄之,故愈利愈不通,而肛门重坠也(降肺升肝,理滞除湿,有热兼清热,脉虚兼补中)。后重而便脓血者,乃肠中脂膏,被木气冲击而下。世谓红色为火,不知并非火也。惟谓为湿则诚然耳。

腰膝酸者,脾湿下注,肝肾之气郁而下陷也(燥土暖水,温润肝水)。

关节湿疼者,脾经下陷则生湿,湿气淫溢于关节,气脉不能疏通,故关节疼(燥土暖水,兼清木热)。

冷手足者,脾主四肢,脾阳陷败,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足冷也(温补中气,兼温肾气)。外感恶寒之冷,手足与身具冷,乃恶寒也。此则冷仅在手足,乃虚证也。痰滞而阳气不达,手指亦冷,自己却不觉冷也(调疫理气,阳气自通)。

身重者,脾经上升则湿气化水而成汗溺。脾经不升,故湿气停淤而身重也(除湿燥土)。

口干者,脾阳上升则津生。脾经不升,口无津液而干也。虽干都不思饮,与因燥而渴者不同(温降脾阳,兼降胃气)。

不用肢者,脾主四肢。脾阳上升则四肢轻灵,脾陷阳败,阳气达不到四肢,故四肢麻木瘫痪,不听使用也(温中燥土,兼调荣卫)。

黃疸者,脾陷湿淤,小便不利,肝阳郁而为热。木主五色,入土为黃,木热伤土,故目黃,皮肤,汗尿,爪甲皆黃。其色黃如桔子,发热作渴者,为阳黃(清热除湿);不热不渴者为阴黃(温补脾肾)。

疟者,发作有时,寒热往来,抖战汗出,病去人安,次日又发也。脾经下陷,磨化力弱,肠胃经络有所停积,火气又衰,不能蒸发使之化汗而去,因而阻碍少阳胆经与营卫循环之路,故发作有一定之时。卫行不通则恶寒,营行不通则发热,营卫交争则寒热益作。争而仍和,则汗出病解。荣秉木火,故郁则肠胃有积,胆经先不畅行也(理中去滞,兼调胆经)。发作日早者,阳复易愈;隔日一作者,病深愈迟。营卫者,脏腑公共结合,以行一身之表之气也。

癥者,血气不能畅行,留积而成之块也。脾主磨化,脾经下陷,磨化力弱。故一切淤积日积日深,而病成癥也(养中补气,磨积消淤)。

皆虚目者,凡以上诸病之名目,皆虚病。如认为实而肆用功泻之药。必轻病治重,重病治死。虽胃经之阳明实证,而用寒下之承气汤,亦只宜下一便,不尽者次日再下一便。如半日之间,得下数次,此必病去中伤,坏病续作。虽有良医,不知能救否也?至于脾经下陷,则无一实证,何可轻用寒下也!

脾是诸经升之关,肾肝不升脾反复者,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中气左旋右转,经气左升右降。中气左旋,则脾经之气升;中气右转,则胃经之气降。脾升,则下焦诸经之气皆升;胃降,则上焦诸经之气皆降。故曰:脾是诸经升之关。但肾经不升,不能温生肝木;肝木不升,橫剋脾土,脾经亦升而复陷。肾经不升,水中无火,土气无根,脾经欲升不能。故治肾肝二经之病,须调中气,益升脾经;治脾经不升之病,须调中气,益升肝肾二经也。凡下陷诸病,皆以脾经为主,中气为根。

凡下部之病,本是下陷,亦有因于上逆者。此必病象固系不升,脉象乃系不降。如补中升陷,病不见愈,则调中降逆,病必愈矣。

凡上部之病,本是上逆,亦有因于下陷者。此必病象固是不降,脉象乃系不升。如补中降逆,病不见愈,则补中升陷,病必愈矣。

盖升降循环,本是一气,上下左右,互为其根。降逆升陷,为正治之法;由降逆以升陷,由升陷以降逆,亦为正治之法。脾胃二经如此,他经亦如此。中气即二土之气,故脾胃又为各经之主。

胃经不降主病诀

胆经不降呕咳胀,耳目额腮口齿项。

消冲拔肾又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

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

呕者,有非呕不快之意。少阳胆经之病喜呕,因胆经不降,逆而上行。胆属阳木,其气主动,胃土被迫不得不呕也(补中清热,兼降胆胃)。

咳者,胆以甲木而化相火,降则温水以生肝木,下藏以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肺气不能下行,故咳也(补中降胆)。

胀者,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壅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

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橫塞上冲,故耳痛,耳鸣,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瘰疬即项下结核)。凡胆经上逆之病,皆是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清逆热)。

消冲者,胆经不降,风火上动。饥而欲食,食斤不多,随食复饥;渴而欲饮,饮后复渴。所食之食,所饮之水,皆被风气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风火上冲,心跳气逆,故病冲也。如肺金能收,胃土能降,肾水能藏,中气不虚,不病此也(怠风温肾,清热养木)。

拔肾者,肾水上升,全赖水中有火,此火即胆经右降之气也。胆经不降,肾中之火,拔泄外出,肾气便寒而往下陷也(补中降胆)。

贼中者,胆经不降则橫塞中焦也(清降胆经,兼顾中气)。详见“此经能决十一经”二句解下。

危哉寒下而热上者,人身上清下温则无病。而上之所以清,下之所以温,全由于胆经之降。胆经以阳木而化相火,此火降而在下,则下温;逆而在上,则上热。上热,故下寒。下温,故上清。下焦之火,中土之根。胆经相火下降,又全赖中土之旋转。医家见上热之盛,不知下寒已生。再以凉药清热,不知适以增其下寒,更以败其中土。中土愈败,胃土愈不右降,胆火愈见上逆,上热愈见增加。至胆火尽化上热,全不下降,于是下焦全寒,中气败亡,人遂死矣!故曰危也(温补中气,清降胆经)。

协热下利者,胆经上逆,火泄于外。伤寒少阳,阳明证有之。寒热往来,舌苔黃,口苦,耳聋,胁胀,喜呕,下利色黃而热,此胆胃俱逆,经气结滞,中焦不化,下利之中协有相火之热。利本肝脾下陷之寒证。即或有热,乃木气之热,非土气之热。此证则胆胃上逆,甲木戊土皆热之证。戊土虽热,乃甲木所传,胃气仍虚。以胆胃逆者,中气无有不虚也(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入室者,妇女经来而病伤寒,热入血室也。谵语不知人,发热恶寒,往来如疟,日轻夜重,如见鬼状。胆经上逆,相火熏腾,血热则心神不清也(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往来亦非实邪状者,胆经为阳木化相火之经,居半脏半腑之界。此经不降,则阻碍阴阳交通之路,而现热往寒来,寒往热来之状。胆经一病,多是热证,但都非实邪耳(清解胆经,兼顾中气)。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者,胆居胃与小肠之间,为消化饮食,变化气血之枢纽。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气血皆化生于中焦。胆经不降,橫塞中焦,轴滞轮停,各经因之都难升降,中气因之不能旋转。《內经》曰:“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言胆经下降,而后中

气旋转,各经之气乃能升降也。胆经降,则肝经乃有上升之根。如胆经不降,各经且皆不能升降,正不独肝上升不畅也。

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相火既不下降,必上逆而刑肺金;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则水火皆亏,遂成虚劳。中土为饮食变化气血之原,如胆经下降,胃亦难降,脾亦难升。甲木生风化火,中焦津液又为风火所伤,干枯滞涩,旋转愈加不灵,百脉皆停,病遂重矣。

故仲圣先师治虚劳之方,独重胆经与中气也。外感发热,皆胆经不降,相火外泄。相火既泄于外,中下遂伏寒机。外感死证之速者,皆火去中寒之故也。心包原属相火,相火不降,何以不责心包?盖心包本属阴经,阴经无有不降者。其不降者,皆甲木之逆,中气之虚也。甲木下降,心包必随之而降也。

肺经不降大肠经不升主病诀

肺经不降咳痰短,汗百痿痈烦寒喘;

声泪涕喉肿晕鸣,胆胃肾痨殃非浅。

大肠不升痔漏肛,泻利此经不尽管;

便坚肺胃痛肾寒,热实肠痈与外感。

咳者,气逆而积于肺,肺不能容,则咳而出之也。咳之为病,中虚而肺胃不降,是为总因。

其间有风、热、湿、燥、寒之不同。

因风咳者,多在下半夜与天明时。木气为风,风主疏泄,半夜天明,阳生木动,故风气上冲也。此为阴虚之证,其痰白而腔黏(润木清热,降肺养中)。

因热咳者,喉间痒而无痰,乃火气之逆(清热润肺,舒气养中)。

因湿咳者,痰黄而多,乃土湿停瘀,隔住相火下降之路。痰黄既是相火之逆,中下却是虚寒。燥土温中,兼清胆肺。

因燥咳者,痰色亦白,或无痰。津液干枯,觉喉管有辛辣意也(润肺养津,和中调气)。

因寒咳者,痰清夹水而不胶粘,就枕则咳甚也(温降肺胃,兼补中气)。

风、热、燥三气相近,湿、寒二气相近。下伏湿、寒。上见风、热、燥者亦不少(清风润燥,兼温中气)。

痰者,肺胃不降,下焦上升之气,甫经化水,因被相火熏蒸,不能下行,停积而成者也。

相火不足,不能上熏,则成水饮而不成痰,饮家必头眩,胸胁满,或不得卧,喘而气短,或心下悸,心下坚筑,或渴而恶水不欲饮(发汗利水,或保中攻水);如成痰者,便不外上述风、热、湿、燥、寒各项。

不过阴虚风动之人,虽因肺胃不降,亦原下焦阳气上冲,使肺胃两经,欲降不能,下焦阳气上冲者,胆经不降之过。

至于痰厥之病,卒然昏倒,吐出痰涎然后清醒,此则脾肺皆虚、中气枯滞是其病本,木火冲动是其病因。

其有不见而知,不闻而觉,属于痰之怪症,其理不可解。

短者,短气,吸气困难也。

此胸中必有水饮阻隔,气不顺降,故觉气短(泄水保中);如无水饮,必有风热上冲,使气难降,故觉气短。

如无以上二因而气短,则呼吸不能归根,此中气大败,有升无降,元气将拔,不独肺经不降而已也(温养中下,补肺降气)。

汗者,出汗也。肺经收敛偏弱,肝经疏泄偏盛也。

稍动即汗出者,肺虚不收而中虚也(补降肺气,降胆补中);

饮食汗出者,胃有虚热上逆,肺经受伤,降不去也(清热养中);

寐则汗出者,肝木升泄,胆木不降,而肺金不敛也(润木息风,调中敛肺);

人死汗出如珠不滴者,肺气全败,阳气脱根而上飞也(大补元气,兼敛疏泄);

至外感出汗,另详伤寒荣卫中。

百者,百合病也。

此病由于肺经不降,邪热瘀积。将肺家清肃之地,变为昏浊之场,令人欲食不食,欲寝不寝,行坐不安,昏烦莫名(清肺去热,切忌补中)。

此病伤寒之后,往往有之。盖肺朝百脉,肺热而百脉皆热,故有如此现象也。

瘘者,肺痿也。此病有寒热之分。热痿者,津液亏伤,能食而腿膝软,不能行步。肺朝百脉,肺热则百脉皆热,故腿膝软也(清热养肺,忌补中土);寒痿者,吐涎沫而不渴,遗尿,小便数。肺气虚寒,收敛不住也(温补中气)。

痈者,肺痈也,咳而胸满痛,咽干不渴,时吐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下痰保中 )。初病可治,已成难医。

烦者,心烦也,火逆伤肺,肺不收敛,火气散漫,故心烦也(清降胆胃,兼养中气)。

寒者,恶寒也。肺本生水而主卫气,金性凉而水性寒,肺气不降,郁而现其本气,故觉皮肤生寒也(温降肺气,兼养中气)。

喘者,气不下降,口张肩摇,胸胁扇动也。

有肺燥而喘者,燥则不能清降也(清燥泄肺,兼养中气);

有心下有水气而喘者,水阻肺气不能下行也(泄水养中);

有外感卫郁而喘者,卫气与肺气原是一气,卫郁则肺气不降也(发散卫气,兼养中气);

年老之人动则发喘者,中虚而阳燥,肺虚而不敛也,调中养阴,补肺润木。

有肝肾干枯而喘者,风气上冲也。(滋木养肺,兼顾脾土)。

有土湿而喘者,湿则不运,肺气逆也(燥土调中,兼降肺胃)。

声者,声哑也。湿气逼住火气,肺金不能清降也(除湿敛肺);

泪者,肺金不收,风木疏泄而液出也(上清胆肺,下补肾肝,兼养中气);

涕者,肺气上逆,积液成涕。

热湿混合,不能下行,则涕稠而黄(温中燥土,清热补肺);

肺热不敛,则涕清,不稠不黄也(降肺,养中,清热)。

喉者,咽喉痛也。

肺气清降,则木火不逆。咽喉为手足三阳升降之路,中虚肺逆,火气上炎,故咽喉作痛。

此病无论是寒是火,中气总虚。清上热而伤中气,一见腹泻.则烧热大作,下焦之火,因中气不能照转之故,全行逆而不降,则热尽而人死。故孙真人千金方,专以温补中气为主。

现今通用养阴清肺汤,尽是寒中败土之药,体强热盛者服之,亦偶见效,体弱之人,无有不为此方所误者。因热在咽喉,而中气则多虚寒,养阴清肺汤,寒败中气,故人死也。

此病得于冬春之变者,木火升也(补中降肺);得于秋晴气暖者,金气燥也(润燥顾中);得于暑月雨后者,湿气夹热也(去滞清热,兼顾中气);得于外感者,卫郁也(清降肺气,兼补中气)

喉病有白喉、红喉之分,详温病篇。

肿者,水肿也。木主疏泄,金主收敛。两得其平,气道通调,水道清利,不成肿病。肺金不降,收敛气衰,气水不得顺降,则溢于皮肤,滞于经络而成肿病也。(参看胃经条下)。

晕者,头晕也。肺气不降,浊热逆冲,上重下轻,则头晕也(清降肺胃,除湿温中)。此病受累于甲木不降者居多。如无肺胃上逆之脉象而亦晕者,非痰滞即阳越也(理气顺痰,补中敛阳)

晕与眩不同,眩出于目,晕出于脑,晕眩俱有中下失根之意。

鸣者,耳鸣也。肺金不降,胆木逆冲,故耳鸣也(清降肺胆,养木补中)。

胆胃肾痨殃非浅者,痨病初起,因木气之疏泄,痨病之成,因金气之不敛(敛金养木,补中去滞)。

肺金不敛,胆木无制,则上逆而克胃土,化火而伤胃液,刑克肺金。肾水无源,相火拔根,中气遂寒。热灼津枯,阳飞阴绝。皆由肺金不降,收敛不行之所致。故曰殃非浅也。

凡老年人之肺气不收者,即伏阳亢风动之根,不可忽也。

以下为大肠经不升之病。

痔漏者,粪门有疙瘩,奇痛奇痒而漏水(清热除湿,温中降肺,兼升大肠经)。

肛者,大便后肛门陷下也(补肺降胆,补中温肾),木火下陷,故痔。脾湿下注,故漏。

大肠之气,因虚因滞不能上升,故肛门下坠也。

泻利此经不尽管者,热利乃木气疏泄,寒利乃脾阳下陷,大肠经无甚责任(有热清热,有寒温寒)。惟痢疾之里急后重,则大肠金气之滞(舒金调木,去滞养中),

便坚肺胃者,大便坚若羊矢,数日始一行,此肺胃津液干缩,饮食噎隔,不能顺下生津,故大肠干枯而大便结也。( 润胃养中)。如便坚因于寒 者,无阳气宣通,金气因而结燥也。若热实可用下药之便坚,则胃与大肠俱热矣。

痛肾寒者,肛门居脏腑之下,其气上升,肾寒无阳,升不上来,反往下筑,故肛门痛也(温补脾肾)。此种疼痛,令人难忍。

热实肠痈与外感者,大肠不病实病,惟肠痈与外感之伤寒阳明承气汤证,乃为热实之病。详证治篇。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经不降三焦经不升主病诀

心经不降神明惑,舌红非常并非热;

小肠不升分水难,腹痛尿赤大便白;

心包不降觉心烧,肾水增寒中土绝;

三焦不升水土寒,少腹干热乃木邪。

神明惑者,心经属火,为神明之所出发,火降则神清,心火不降,热气上炎,故神明昏惑也。(清肺补中。)

舌红非常并非热者,舌属心,心属火,其色赤。心火下降,交于肾水,则色不赤,心火不降,故见赤色。此乃中气极败,不能旋转,故火不降,而见赤色,(温中降火)。

中败火逆,舌虽赤而目眦、唇龈则淡白。中土生于火,即生于由上焦降入下焦之火。

此火既因中虚,降不下去,下焦水中,已无火矣,土气已无根矣,土气无根,故唇色淡白,此为假热。

如舌赤而系真热者,必舌本绛赤,舌上有黄胎而厚,唇与牙龈皆赤,面色必黄垢而匀,不见虚象,粪必金黄,肛门必热也。

如舌赤而无黄胎,唇龈目眦不赤,或唇龈目眦虽赤,而面色青黄赤白杂现,并非黄垢而匀,必是中气大败之虚证,中气大败,不能调和,故各色杂现。

小肠不升分水难者,水谷入胃,脾阳消磨,经小肠丙火与三焦相火之热力,运动变化,水气渗入膀胱,谷渣输人大肠,是以大便干而小便利。

土湿流通,中气健运,百病不生。

丙火不升则陷,陷则化寒,寒则无运动之热力,故水与谷渣都入大肠而生泻利也(温补中下)。小肠丙火,在中气之间。

腹痛尿赤大便白者,丙火下陷,陷则化寒,腹寒则木郁,故腹痛(温润肝脾)。小肠丙火之气,本主运化,丙火不升,则陷入水府,故尿赤(温中补土,不可清热)。火既陷入膀胱之中,必出于脾肾之外,土中无火,故大便白也(温补中下)。

心包不降觉心烧者,心包经属相火,其气本热,无病之人,心不觉烧者,心包火气,降入水气之内也。

如其觉烧,是心包相火不降也(温补中气,清降逆火)。但不降乃是中虚,并非火实。

肾水增寒中土绝者,肾气属水,水中有火则不寒,而中土有根。心包相火不能降入水气之中,则肾水之中无火。而肾水增寒,中土绝根也(温补中气,兼降胆胃)。

三焦不升水土寒者,三焦相火,即水中之温气,即中土之根气,三焦相火不升,则陷而化寒,故水土寒也(温补水土),此与小肠经不升同病。

三焦相火,亦称命门火,即肾间动气,此火乃心包相火,胆经甲木,下降所化。

少腹干热乃木邪者,下焦病则下陷,陷则生寒,故下焦并无热证,而少腹觉得干热,此非下焦之火旺,乃木气枯而生风,风灼津血,故少腹觉热。木枯则生邪火,故少腹觉热也。(润木养中,不可清热。)

人身胸以上为上部,称曰上焦;腹以下为下部,称曰下焦;胸腹之间为中部,称曰中焦,焦者,火也,是全身皆火矣。

既全身皆火,宜乎内则灼热,外则燔烧矣!五行之中,唯火显见,故凡灼热、燔烧之病,无人不认为是火者,无医不用凉药清火者。亦曾思,不现灼热、燔烧之病者,果何理由乎?亦曾思,病而现灼热、燔烧者,果何理由乎?不曾思之,而只知用凉药清火,所以病之加重于清火者,比比皆是,病人之死于凉药者,比比皆是也!

上焦之火,以降为贵,不降则外热;下焦之火,以藏为贵,!不藏则内热。上降下藏。反是,则人死矣!火之有不可不清者,清木热之法,必兼补中气之品,即单用清木热之药,亦须一面照顾中气。此仲景先师之法也。

膀胱经不降肾经不升主病诀

膀胱不降恶寒甚,项背强直荣卫病;

小便病热非膀胱,不纳病寒肾责任;

肾经不升遗利寒,尻疼不寐坐不定;

口淡面灰冷命门,寒水克火阳亡论。

膀胱不降恶寒甚,项背强直荣卫病者,膀胱之经,行身之背,自头走足,以降为顺。不降则项背强直而恶寒,此乃荣卫外感之恶寒,非膀胱经恶寒。恶寒详原理篇,治法详伤寒篇。、

如无外感而背觉恶寒,此肾家阴盛灭阳,膀胱腑阳将败也(温补中气,兼补肾阳)。

小便病热非膀胱,不纳病寒肾责任者,小便虽由膀胱输出,但须金气收敛,又须三焦相火固藏,又须中焦气化,又须肝胆二经之木气疏泄得宜,小便乃能清利。

膀胱不利,小便必热。膀胱不利,原因甚多:有下焦火陷者(温补中下);有肝木郁陷者(降胆升肝);有热因木火之陷,而为脾湿下注所瘀塞者(调中除湿);有肺气不收,水道不降者(理肺降胃);有湿热伤津者,清热生津。故曰:非膀胱,言非膀胱本经之事也。

如将有欲小便之意,而小便即下,或既已小便之后,而尚有小便流出,此为肾寒不纳。

因肾家阳弱,阳弱则不能上升,故陷下也(温补肝肾,兼补肺气)。此病亦有肾阴不足,收藏不固,木气疏泄,中气不守者(补肺润木,兼益中气),皆肾家的责任也。

肾经不升遗利寒,尻疼不寐坐不定者,皆肾中阳微也。

遗者,遗尿,遗粪,尿粪已下,不自知也。惟遗精则因木滞者多,因肾寒者少。

利者,下利也。

寒者,足寒,背寒也。

不寐者,但欲寐而寐不着。

尻疼者。尾脊骨痛也。

坐不定者,脊骨无力,坐则欲倒也(温补肾阳),此皆肾寒阳微,不能上升之故也。

口淡面灰冷命门者,口淡无味,面与舌唇、目眦皆呈灰白色,命门火冷也(温补中下)。

寒水克火阳亡论者,肾属水,水中有火,则生木而不克火。

肾水无火则水寒,寒则不生木而克火。火亡则土灭,此亡阳之候也(温补中下)。

人身之气,升则生阳,有阳则升,凡下焦诸升之气,皆肾水中之阳为之基,故肾气不升,则土木各经皆陷也。

肾者,身之本也。昔人云:士人宝名,庶人宝利,真人宝精,盖肾精伤则肾阳泄,水中无气,遂成寒水,升气消亡,火灭土崩,人遂死矣。其有肾中阳亡而病下热者,下热乃木气之枯也,木枯则生风,肾水亦将干涸也。至于冬不藏精,春必病之人,则阳根先摇,尽化火邪。土气失根,火气飞腾,外热愈盛,内寒愈增。温内寒,则外热加;清外热,则内寒剧。舍平疏泄、生津液、养中气之法,未有不死者也。

总 结

胆胃肺与肝脾肾,陷逆诸病六经任;

逆不病寒陷不热,逆寒火虚热本性;

右虚左实上下根,升降四维中央问;

内伤诸病治不难,最难伤寒与温病。

胆胃肺与肝脾肾,陷逆诸病六经任;逆不病寒陷不热,逆寒火虚热本性者,人身十二经,不升则病下陷,不降则病上逆,逆则凡病皆热,陷则凡病皆寒。

十二经中,不降之病,只胆、胃、肺三经之责。不升之病,只肝、脾、肾三经之责。

因胆、胃、肺三经降,则心经、心包经、膀胱经自随之而降;肝、脾、肾三经升,则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自随之而升也。

逆则火象,故病皆热;陷则水象,故病皆寒。如上逆而病寒,乃中气之寒,为火虚也;如下陷而病热,乃木陷气郁,为本性所生之邪热也。

右虚左实上下根,升降四维中央问者,人身上为阳位,即为阴根;下为阴位,即为阳根。

阳升于左,故身左之气贵充实;阴降于右,故身右之气贵清虚。左不实则阳陷而不升,右不虚则阴逆而不降。

阳陷则生寒,阴逆则生热。寒则伤阳,热则伤阴,阴阳俱伤,生气日灭矣。

上下互根,左实右虚,是为平人。如升降乖错,上下之根气脱离,左右之虚实颠倒,百病皆起矣。但升降四维,须为中央是问。如离却中央,而升降四维,降反助其下陷,升反助其上逆,大祸作矣。

内伤诸病治不难,最难伤温气化病者,以上十二经升降所主之病,皆系内伤,只要审明虚、实、寒、热的证候,运用补、泻、温、清的方法,循着升降的道路以施治疗,不难治也。因内伤诸病,皆有一定的界限,一定的病所。不似伤寒、温病,乃全体气化的病,非将《伤寒论》整个学成,不惟不能治伤寒,更不能治温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