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汤与真武汤的区别

 新用户99775517 2022-03-31

       仲景的方剂,其药效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看着药方简简单单,但临床效果往往匪夷所思,后人解释方剂的组合原理,并不能准确真实的反映出仲景组方的原意。

附子汤和真武汤差别也就一味药:

真武汤:附子 白芍 茯苓 白术 生姜

附子汤:附子 白芍 茯苓 白术 人参

       差别就是真武汤有生姜;附子汤有人参,临床使用截然不同。

真武汤条文: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其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附子汤的条文: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疼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附子汤温其脏。

       看真武汤的条文,很明显是身体前面死水排不出去,就是影响到任脉。而附子汤是肾气带动太阳寒水上来的不足,导致后背寒。妇人那一条,指向也很明显,是肾阳不足化水。

       举个简单的例子,真武汤就好比抽水机,把身体中的死水排掉,附子汤就好比锅炉,加强水的气化。

       真武汤沿任脉下行,从小便排解,附子汤鼓舞肾气,加强膀胱水气化,沿督脉上行。

       这样是不是就很清楚了,至于其他解释,书本上已经很多了,这里不重复。

       得出上面的结论,是我自己服药后明显的身体感觉,这个身体感和仲景的条文是可以对照的,当这个水循环线路出现问题的时候,看问题出在那个路段,你选择使用哪一个方剂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苓桂剂处理的也是水,也是处理任脉这道线,但其处理的是倒行的水,也就是奔豚证,这个和真武汤证明显不同。

       从这两个方剂的分析看,仲景用药的大的路线,很多方剂是围绕任督二脉的运行路线用药,当你弄清楚任督二脉运行规律的时候,仲景的很多方剂使用起来,会有不同的效果,而这个大的纲领,也为调养身体指出了明确的纲领。

       伤寒论难以学精,我觉得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楚伤寒论隐藏的这些人体运行的机理,到了现代,还有多少大家在论证伤寒和黄帝内经理论不统一的问题。殊不知,黄帝内经并非一人写就,再加上传承的过程中,丢失的,篡改的,你很难给出一个整体的统一的理论根基。

       所以,伤寒论和黄帝内经是没有任何冲突的,其理论依据来自于内经,是毋庸置疑的,伤寒论临床越久,越能发现其理论和内经的统一性。

       当理解了这个统一性的问题后,伤寒论的临床使用就会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附子汤和真武汤临床使用十分频繁,当你发现这两个药巡行任督二脉的秘密后,其使用的广泛性会增强,用方的准确性也会增强。伤寒论不是不好学,是因为这些用药的密码历代记录得太少,当每一个方剂都能找到这个密码的时候,伤寒论就不再难学,使用也不再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