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著名书画篆刻家谭作春荣《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大使》荣誉称号

 名人百科网 2022-03-31

谭作春个人简介:

谭作春(祖姓:镡),文山堂主,男,安徽省合肥市人,1967年12月生于古城庐州,祖籍山东,画家,篆刻艺术家。安徽省师范大学文秘专科毕业,大专学历,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谭作春幼受庭训,家学渊源,十二岁时拜著名艺术大家萧龙士先生为师,学习国画及篆刻艺术,系中国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再传弟子,喜收藏、擅书画,精金石篆刻。

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建筑协会装饰设计分会会员;

安徽省萧龙士艺术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省民俗学会庐州篆刻传习工作室主任;

安徽省民俗学会书画院副院长;

安徽省农工民主党书画院会员;

安徽公麟美术研究院会员;

安徽省指墨书画院副秘书长;

黄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收藏家协会会员;

谭作春“庐州篆刻”项目被列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十批包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谭作春艺术简介:

谭作春师承萧龙士先生,学习国画,感悟艺术,其艺术风格敦厚、清新、朴实、苍妍,艺术作品沉雄老辣,质朴浑厚,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谭作春谨记萧龙士先生在绘画理论上总结的“五要”“十不”,坚持:“重而不浊、淡而不薄,简而不略,草而不率、轻而不浮、艳而不俗、媚而不妖,黑而不恶,粗而不霸、细而不弱”。坚持江淮大写意画派的理论基础。要讲究笔墨、要有内美、要有变化、要脱俗、要有精神。

谭作春的国画作品气韵生动,这是他深谙中国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品评、赏析中国画的基本准则。

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要有气势、豪气、不能有匠气、俗气。元代杨维桢指出:“故论画之高下者,有传形,有传神。传神者,气韵生动是也。”

谭作春作品“少于众人同”,一是不以己意去拼凑他人的作品,这就使他的作品有新意,属于创造;另一种是即使根据古人的作品立意,或从中汲取灵感,也是抓住其精神实质进行艺术再创造。他本身就具备文人的气质,凡写“胸中丘壑”或写生作品,都是撷取大自然蕴蓄的,其作品的意境区别于一般所谓的“复古”了

谭作春从事篆刻艺术创作工作已40余年,其篆刻作品继承传统、博采江淮艺术灵气,借鉴徽州篆刻技艺手法,汲取新安画派表现意蕴,自成一家,独成一派,形成具有深厚雕刻、书法、绘画功底和传统文化积淀的篆刻风格。

2021年谭作春“庐州篆刻”项目被列为安徽省合肥市第十批包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篆刻传承人,谭作春继承和发扬齐白石的篆刻风格,借鉴吴昌硕圆干钝刀表现技法,承袭驰驱石骨,信手进退,无不如意的吴派风格。

谭作春的篆刻传承谱系可一直从其恩师萧龙士追溯到齐白石大师。

谭作春篆刻作品法秦宗汉,所刻篆字笔画简约质朴,结构方中带圆,线条有时变形夸张,时有移位增减,凿印厚重,刀痕清楚,刀法劲猛,粗拙自然,天趣横生。其篆刻艺术是通过章法、刀法、笔法,在有限的平面空间中运用点、线、面、图形等元素,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的、所独有的艺术样式。实用性中蕴涵着艺术性,艺术性中也蕴涵着实用性。谭作春先生制印数十年,累计篆刻各类印章几千方,在地区篆刻界具有一定影响,多年来为传播庐州篆刻艺术不懈余力。迄今有数百名书画名家使用其篆刻之作品。谭作春曾为美学大师郭因先生治姓名印及闲章印多方,郭因先生为谭作春先生题写两幅嵌名对联,一为:大匠之作,着手成春;另为:举刀精作字,刺石播春光。两幅对联都嵌有“作春”二字。

2022年谭作春荣获《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大使》荣誉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