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教育观·建构

 新用户49272060 2022-03-31
文章图片1

《我的教育观》

第四章 建构

前言

学习是后进生最痛苦的挫折。在漫长的学业生涯中,学习不仅带不来丝毫成就感,而且挫败感爆棚。最终,容易导致学业中无能为力的习得性无助感向生活无望、自卑等方面扩散。若想改变此境,不是不可能,需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和毅力,以此重新系统建构!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1.系统归因

建构主义是我国新课改三大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

①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②知识是动态的,可以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③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不意味学习者对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知识观

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有许多,如智力问题、性格、行为习惯、重大打击等。学生积极在进步与退步之中掌握系统归因。成绩提高是因为做出了那些改变,退步又是因为什么?

系统归因是一种良心互动的理解,围绕现象,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树立全局意识,不放过任何影响成绩的原因,运用系统论深入探究外界环境、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在不断反复的考试与实践中摸索,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自我审视的认知体系,及时查缺补漏,“知其足,也知其不足”。

2.新旧知识联系脱节

直接原因是自身知识体系存在空档。高中所有科目的第一节课都需要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基础。如果某些知识点听不懂或难以理解,是因曾经未能搭建好牢固的知识体系。学生在现有时间内未能掌握老师预期传授的知识,也就是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无法和自身已有知识进行联合或内化,停留在死记硬背、短暂记忆的表面。

学习如同爬楼,只有爬到三楼才有机会上四楼。永远待在二楼不见动弹,便到不了四楼,这是认知水平。认知水平是不可跨越的,无师自通,不学自通,不练便会皆是痴人说梦。

如何上四楼?这就要求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见缝插针,想尽一切办法弄明白过去不懂的知识。一点点攻克、蚕食陌生的知识,逐渐让知识点与自身过去牢记的知识点或经验进行结合,最终达到完善知识储备的效果。

(二)完善知识体系

1.知识无穷无尽

人永远不可能掌握世间所有的知识。Google 用算法算出一个书籍总数:129,864,880。过亿的书籍对于每个人而言,穷尽百年,连冰山一角都看不完。

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宝藏,我们并没有积极去争取,去热爱,去消化吸收,怀有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而是拿出撂挑子不干的心态,直接放弃这笔人类文明的财富,无动于衷于知识文化的传承。

读书,我们放弃得太早了。太多学生告别校门后,再没去过图书馆,或再没买过书、看过书。这种做法很不可取,自断去路。

2.学习无处不在

求学期间,教师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但这些知识对于适应社会和实现自我抱负是远远不够的,在学业之外仍然需要大量的阅读,当然也不仅限于书本,还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学会交朋友,收获友谊,学会高效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做饭,学会发自心底的喜欢一个人,学会做家务,勤劳持家,去旅行,开阔眼界,懂得理解世界,掌握几项运动,掌握一定的身体操控力......这些都是知识体系中的一砖一瓦,而又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三)学科观

1.掌握内部逻辑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逻辑基础,学科内的知识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学科整体。举个例子,研究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学科,称为社会学;当人有民族性质后,可称为民族学;当人所在地域位于边疆时,可称边疆学;在乡野之间调查历史与人的关系时,可称人类学。如果看不到其中内在关系,仅仅这些名词着实云里雾里。但把握住内在关联,通过自我理解便可基本掌握。

再比如历史中继承与批判是永恒的立意主题,中国古代与近代史的批判与继承,西方史与中国史共性与特质;语文中三观至上,阅读理解、古诗鉴赏、作文写作等实质是自我对生活、人生等认知观念的呈现;英语中接纳西方文化,其本身是一种西方人的思维和文化在语言上的一种呈现,难学是因为自己太习惯于中文对话,等等。

2.软化学科边界

学科与学科之间也存在联系,我国沿用西方的分科教学,但最终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软化学科边界是如今正在改革的内容,它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个体和社会需要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进行知识整合。如2021年高考中语文作文以“体育”为主题,阅读理解以“美术《拉奥孔》”为主题等。

3.结合实践

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将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进行整合。这不仅要求知识要延伸到自然环境、学生生活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等,而且也要求学生与自然、社会、自我对话的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学生应该懂得并掌握,学科内知识相互融会和贯通、学科间的渗透和支撑、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和谐结合、学科知识学习与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有机统一。

(四)学习观

1.敢于试错

年轻是中学生最直白的特征。一切都来得及,一切都有可能,有许多跌倒重来的机会,而这些珍贵机会常常不会被尝试,而是被浪费。作为学生,千万不要放弃,浑浑噩噩日复一日,不敢冒险与尝试,得过且过,过早熄灭青春的热情。

面对学习,就要敢于试错,且有担当的勇气。当发现现有学习方式已无法提升学习成绩时,或成绩出现严重问题时,反馈自己及时做出调整,以月为单位,从微调到局部调整,乃至全部更换。趁着年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中益处不仅限于高中,而是整个人生。通过对于这种寻找方式的摸索,也会使你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生活方式,以及遇到那个适合自己的伴侣,等等。

2.提升核心素养

所有文化学科每天都会留有作业,而在写作业过程中,学生感知到的责任、抗挫折感、时间管理、效率观等比作业本身更加重要;课堂听讲中的自控、自律、精神力维持与控制,比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提问更加重要;讨论合作中的秩序与包容比正确答案和讨论效果更加重要;体育课上的人与人之间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比胜负输赢更加重要......

所有学科最终落脚于阅读力、思考力与表达力,这种跨学科式的综合能力是更接近教育本质的内容。关于途径,学生首先可以通过兴趣促进知识积累,在知识积累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继续在不断深化与影响下,内化为综合素养。

(五)效应与思维

1.飞轮效应

“万事开头难”。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圈的反复地推。达到某个临界值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击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不需要再费更大的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不停地转动。飞轮开始转动需要的能量,是每次痛苦的突破、拓展与积累。这就是经典的“飞轮效应”。当飞轮一旦运作之后,极力长久维持这种高效学习方式。

2.成长型思维

知识为基,能力为主,素养为本,通过学习与实践最终培养学生形成成长性思维。而成长性思维是挑战越大,发挥的潜能也越大。将失败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从而放大自己的努力价值。一旦养成这样的价值观便会受用终生。

结语

人生路很长,不要仅仅冲刺短短三年,高考只是决定学业的起点。若成绩理想,好好珍惜名校平台。即使失利,也不要灰心,可以努力考研,或努力专升本。只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和与之匹配的行动,你一定可以在未来收获与之对应的结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