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报 |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组织召开气候投融资试点评审专题工作会 苹果公司披露47亿美元“绿债”投资进展

 社投盟CASVI 2022-03-31

第154期
本周看点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组织召开

气候投融资试点评审专题工作会


香港交易所与广州碳交所签订合作备忘录

共同探索大湾区和国际碳市场机遇



苹果公司披露47亿美元“绿债”投资进展

OECD发布《全球塑料展望报告》




国内资讯


国内资
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组织召开

气候投融资试点评审专题工作会

3月22日,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主任李高主持召开气候投融资试点评审专题工作会,为落实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2021〕27号),组织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评审工作做好准备。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工信部节能司、住建部标准定额司、人民银行研究局、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国管局节能司、银保监会政研局、证监会期货部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李高司长强调,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工作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生态环境部对此高度重视,希望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试点相关工作。在组织开展试点评审工作时,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择工作基础好、实施意愿强、有代表性的地方作为气候投融资试点,切实发挥试点地方的引领带动作用。


时间/来源:3月25日/新浪财经

小盟说:

此前,发布于2021年12月的《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中,也公开了相关部门联合编制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该文件为我国气候投融资提供了定义和支持范围,并阐述气候投融资工作的原则,明确了八大重点任务——编制地方试点方案、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碳核算与信息披露、 强化模式和工具创新、强化政策协同、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

香港交易所与广州碳交所签订合作备忘录 

共同探索大湾区和国际碳市场机遇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3月24日宣布已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州碳交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碳金融领域的合作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

根据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区域碳市场的深化发展、创建适用于大湾区的自愿减排机制,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双方还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就碳市场及碳金融开展交流,并积极研究国际碳市场的规则、标准和路径,以支援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化建设。

时间/来源:3月24日/香港交易所

小盟说:

2020年,港交所推出了可持续及绿色交易所STAGE,广州期货交易所也于2021年2月注册设立。探索构建一体化的大湾区碳市场,不仅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还有利于通过香港这一世界金融中心,给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碳市场进行交易提供便利,推动我国碳市场对外开放。

国际资讯

国际资讯

苹果公司披露47亿美元“绿债”投资进展

3月24日,苹果宣布通过47亿美元绿色债券的投资,推动了低碳生产与回收新技术的开发。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已发行三笔绿色债券,其2016年和2017年的前两次债券现已全部分配。2019年的绿色债券支持了包括低碳铝金属工艺突破在内的50个项目。这50个项目的实施预计会减少或抵消2,883,00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在全球各地产生近7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促进新的回收研究和开发。

同时,该公司计划在iPhone SE中使用全球首批来自ELYSIS的商业纯度低碳铝。该冶炼工艺的全球首创者ELYSIS公司此前宣布,公司以工业规模生产了首批商用纯度的原铝。该项突破性技术使冶炼过程不再产生温室气体,而是产生氧气,这也被认为是铝金属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时间/来源:3月24日/Apple Newsroom

小盟说:

2021年,苹果使用2019年发行的绿色债券帮助支持其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包括培训与资源方面的投入,帮助指导供应商转用清洁能源等。来自24个国家的175个生产合作伙伴现已承诺在苹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使用100%可再生资源,这其中也包含了约50家中国供应商。此前2018年,苹果还与中国供应商建立了中国清洁能源基金以助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其中的一些资金已经应用在了清洁能源项目中。按照苹果公司规划,公司将在2030年年底前实现包括制造供应链和所有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全业务“碳中和”。

OECD发布《全球塑料展望报告》

3月2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题为《全球塑料展望:经济驱动因素、环境影响和政策选择》(Global Plastics Outlook: Economic Drivers,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Policy Options)的报告,介绍了全球塑料在整个生命周期的情况,包括塑料的生产、消费、废物、回收、处置、泄漏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指出了当前面临的塑料污染挑战,并提出了减少塑料对环境影响的关键作用,以使塑料的生命周期更加循环。

以下为本次报告的主要发现

一、目前尚未形成塑料生命周期循环;

二、尽管塑料使用量总体下降,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增加了一次性塑料垃圾;

三、塑料垃圾处理不当是大块塑料(macroplastic)泄露的主要来源;

四、水生环境中有大量塑料积累,其中有1.09亿吨塑料堆积在河流中,3000万吨塑料堆积在海洋中;

五、塑料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非常重要。塑料具有显著的碳足迹,其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4%。


时间/来源:3月22日/新华网

小盟说:

要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影响,以下几种路径最为关键:

一、通过经济刺激政策发展可再生塑料市场,最近欧洲一次和二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价格脱钩,表明这些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二、推动创新,实现更循环的塑料生命周期。因为创新可以通过减少所需的原始塑料数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促进回收利用,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

三、加强各国国内公共政策的雄心。报告还进一步为各国提出了减少大块塑料泄漏的政策路线;

四、加强国际合作、调整设计方法和各国对化学物质的监管,实现塑料净零泄漏。


翻译&作者:罗奕馨&李雨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