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临沂国际学校九年级(2)班 李凤一 
炽热的火伞笼罩着大地和天空,街道上的柳树叶子挂着尘土在枝条上恹恹地打着卷儿,我家阳台上的绿藤萝奄奄一息,泛黄的叶子在这绿意盎然的夏天显得格格不入。 【渲染太阳的“毒热”,描述“绿萝”的惨状,为下文表现“奇迹”作铺垫】 我静静地坐在窗边看书,突然爷爷从我身边经过,手里拿着一个绿色的洒水器。爷爷微微倾斜着洒水器,晶莹的水珠顺着一条美丽的弧线落在了早已泛黄的绿藤萝叶子上,再顺着绿藤萝叶子滑动到那干涸的泥土里。 【“爷爷”为绿萝浇水——形象描述细腻、生动】 “哎呀,都怪我,这是多少天没给你喝水了,没料到这两天太阳这么毒热啊,对不起,对不起啊。”我竟然听到爷爷对着那盆绿藤萝说话。我笑着问:“爷爷,你在对一株快要死去的植物说对不起吗?现在再浇多少水,估计它也活不了吧?”“唉,不知道它会怎么样,但是现在浇水它还有生的希望,如果再不给它浇水,那它必死无疑啊。” 我再次向那棵绿藤萝看去,它早已不见半点翠绿,仿佛下一秒就要死去,我笑了笑,没再打扰爷爷继续陪它说话。 【“我”对“绿萝”失去信心,“爷爷”却怀有希望】 从那天起,爷爷给绿藤萝浇水的次数多了起来,还会不停地跟绿藤萝说话,给它加油打气。我总是笑爷爷像个小孩子一样,可是爷爷始终没有放弃它的意思。 【“爷爷”坚持给绿萝浇水——不放弃】 仅仅过了几天,我在窗边读书,突然一抹翠绿闯入了我的视线,是绿藤萝!【“一抹”一词,准确、形象】它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而且好像比以前长得更有力气了。“爷爷,你的绿萝活过来了,快来看啊。”我大喊道。“是吧?我就知道它会活过来的。”爷爷开心地说。 【“我”和“爷爷”为绿萝的“复活”而开心】 “你怎么知道呢?”我不由想起了几天前它的惨状,不禁疑问道。【呼应前文】“做人做事都要坚持,只要别放弃,总会有奇迹,植物像人一样也有生命,也有求生的本能。”爷爷一番饶有深意的话引发了我的思考。 【“爷爷”揭示“绿萝”“复活”的秘密,启“我”深思】 是啊,这就是生而为人的责任吧,责任不一定要有多伟大,做出什么壮举甚或付出生命,其实责任就是踏踏实实并坚持不懈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本段议论“责任”,存在横生枝节的问题,可以去掉】 一阵清凉的微风拂过绿萝的叶子,拂过我的发梢,笑容慢慢地绽放在我的脸上,我将目光坚定地移到了手中的书上。 【呼应开头的景物描写,描述“我”读书的情态,暗示文章主题——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指导教师:夏晓磊) 这是一篇取材平凡、意蕴丰富的记叙文。小作者通过描述“绿藤萝复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颇有生活情趣、做事有耐心、又会教育人的“爷爷”形象。“我”和“爷爷”对绿藤萝的态度对比,增加了文章的波澜。故事叙述,自然完整;人物语言、动作、心态描写,比较细腻、生动;首尾景物描写,遥相呼应,在渲染氛围、表达感情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写法借鉴;捕捉生活小事 阐发深刻哲理。“爷爷”养的一棵绿藤萝,在毒热的太阳炙烤下叶子泛黄,“奄奄一息”,“我”认为它必死无疑,可“爷爷”始终未放弃,坚持不懈地为绿藤萝浇水,最后,“它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而且好像比以前长得更有力气了”,濒临死亡的绿藤萝回复生机与活力,让“我”明白了“爷爷”的话“做人做事都要坚持,只要别放弃,总会有奇迹”所蕴含的生活哲理,从而坚定了“我”用心读书,将来也要创造“奇迹”的信念。本文小作者正是从“爷爷”将绿藤萝起死回生的生活小事中,发现了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可以说,小作者是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作为习作者,悉心观察生活、体悟生活,是提高写作技能的必然途径。 另外,要写因好事见理的文章,需要把“理”巧妙地铺叙在写事的过程中,使由“事”到“理”的转化,变得自然而然。 文章提升建议: 1.倒数第二段谈“责任”问题显得突兀,且与全文内容、文章主旨关系不大,应该删去;或者让爷爷在说话的时候,提一下“既然养了,就有一份责任”,提前铺垫,做好过渡。 2.文章题目“别放弃,总会有奇迹”是一个表达生活哲理的议论性语句,用作议论文可以,而本文是记叙文,就显得过于直白了。记叙文的题目贵在形象、含蓄。本文如果用“复活的绿藤萝”“绿藤萝的故事”等会更好。 (点评:徐东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