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感官世界,我开始看到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

 衆妙之門 2022-03-31

什么是灵性

我们经常会听到境界较高的人描述:“开悟时,我的大脑时刻都是快乐的”。

稻盛和夫曾经描述过:“达到那个状态时,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是快乐的”,当时他80多岁,说至今只达到过一次,我当时听他描述这些的时候,除了向往就是好奇与疑惑,我带着这样的疑惑,不断地在大脑神经科学里面找答案。

我一直坚信,一定是有科学的答案的,所有一切,一定不能把它抛给“神或神秘”,而我们此前这么多年必须把这个答案抛给神,我的结论是:“大脑竟然是这个宇宙138亿演化的目的或结果之一”。

正是这个级别的难度,导出了各种神秘的说法,我觉得我开始给人性或人生找到答案的时候,我竟然也想把这个答案抛给“造物主”,因为一切似乎可以不断探索下去,没有结论。

而我所谓的人生答案,也只是能量作用下万物不断演化的中间状态的呈现之一,宇宙的答案,似乎在不断向前延伸着,没有终点。

传统文化里面,把它表达为,人是可以达成“灵性”的,达到这个状态时,人可以时刻处于一种幸福满足,开心快乐的安定状态,此时,人与世界合一,任何时候,都可以与万物纯粹地存在,没有任何烦恼与痛苦。

这就是灵性。

它跟我们所表达的开悟大体一致,传统修行很多词都可以表达这类状态,如:“正念,知行合一,禅定,佛,天道...”。

一切都是大脑活动

华德福教育的灵魂般的创始人,鲁道夫的《神智学》里面提到“身心灵”的三个阶段,他提到人只有超越“身”,超越“心”,才能到达“灵”的状态。

  • “身”就是我们的五官感知;
  • 心就是我们的痛苦与烦恼,开心与快乐;
  • 超越感官世界,超越苦乐情感后,人就能达到时刻处于安静,安定,从容与万物和谐存在的“灵性”状态;

他说,如果我们能够超越感官的世界,就能够看到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此时,就不会有“身与心”层面的困扰,就不会有烦恼与痛苦,就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的他人他物相处。

用我的体系来对接这些描述,瞬间就非常清晰到底“什么是灵性”了。

我经常表述一个“追求时的纯粹度”,它就是灵性。

而且是有程度之分的,表达为灵性的境界。

我倾向于把它调整为:“当我对接到能量时,我的大脑时刻都是快乐的”,因此,只要我能够处于感觉或觉察状态时,我的大脑时刻也是快乐的,没有任何担忧,没有任何焦虑,因为纯粹地觉察即意味着不为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想要实现的结果,此时,它立即消解掉了 “动物脑层面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干扰。

大脑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只要它处于主动发现,主动思考即我所描述的感知与觉察状态时,它就会激活大脑,此时大脑里面会真实的生发出激素,使得大脑处于真正如同享受美食时的快感快乐状态,让我特别兴奋的是,这个状态一点也不神秘,只要我们能够成功让大脑处于主动觉察与感知状态,它就会快乐的。

这完全不是唯心的,而且符合大脑神经科学原理的,经得起任何生活验证,它的难点在于保持这个状态的持续时间,以及如何保持它的纯粹度,当我们处在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里面时,特别环境中有人,或环境中有涉及到我们自身的变化因素时,有效的主动感知就变得特别难。

因此,我以前所有不同的文章,几乎都是在描述生活不同状态时,如何才能有效地激活大脑的这个状态。

如下是我最近的几个有感而发的感知,其中涉及到一些感知能量的要点,供大家参考:

感知能量的例子一:“我们得到太多了”

上午班级春游,相当于家庭聚会,中午各家分享自带的野餐。

妻子刚好要教师团建,来不了,但是她特意一大早准备了炒饭,手撕鸡和抹茶爆米花,让我带着聚餐的时候分享,还特意准备了一些零食。

她都准备好了,我跟橙子就负责带着出发了。

文章图片1

我在潜意识里面很喜欢这种“百家饭”,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分享自己的拿手好菜,关键都是每家爸爸妈妈自己亲手做的美食,加上都是不一样的做法与口味。

于是,我怀疑不会有人不喜欢这种聚餐。

发现我吃的时候,相当“安心”,因为我们家的付出是“足量的”,妻子特意去买了一只鸡,把它做成手撕鸡,还交待我前一天晚上要煮多些米饭,以便第二天早上可以做个鸡蛋香肠炒饭。

确实有些家庭“略显得随意”,有些是比较用心的,似乎不平等了,但是没有人在吃的时候,会清晰地知道哪个东西是谁家的,大家都是“由心而为”。

华德福教育向来有这样的活动,我们也参加很多次,因此我跟妻子现在已经形成一些不自觉的默契,就是不管别人拿什么,我们都要用心准备,尽量“多给”。

我曾经体会过“教训”,早期的时候也确实应付式的准备食物,甚至就是外面随便买些,确实也有家庭这样做,但是我发现如果我也这样做的,我吃的时候会有些“心亏与不安”。

因为我占用过多的能量了,而我却没有付出对应的与我所得到的能量相匹配“分量”,能量因果循环被打破,它就表达为我们的内心不安。

当我对能量感知非常敏感时,我时常跟妻子说:“我们要多给出,多干活,多做事”,因为不管怎么“多”,几乎永远不会超越我们所得到的,当我们这样做时,背后还得到了“心安”。

我们家付出足了,我也吃得也安心,人生要的确实就是是内心,永远不要做亏心事,不要做让内心不安的事。

因为良心就是天道。

每一种食物背后都是家长的汗水,如果不感知,就不知道汗水的分量。

比如,有些食物很简单,有些复杂,因此我吃的时候就非常清晰到底哪种食物背后是更多的付出与汗水,是更多的用心。

有时候,只需要用心感知食物,就可以感知到背后那个人的“层次”:“他是否在用心的给出,是否在用心地对待他人”。

因此人生追求不应该是为了获得更多,而是追求给出更多,以便能够报答我们所得到的一切。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非常关键,那就是我们必须“感知到得到的一切”,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感恩之情的时候,他才会带着力量去做着回馈的事情,此时,我们就会真心地希望对方好,真心的想要给出更多,付出更多,就像我们对待家人一样。

越感知,我越发现,我们得到得太多了,相比我们对这个世界所付出的。

而这样的力量与感觉,起源于“主动感知”。

感知记录二:修行的本质是用快感调节快感

0319晴,周六

晚上21点02分,忙完上到三楼,第一时间开始记录如下:

一般周末都是我最有必要感知的,因为假期与家人在一起,是变化最多的,也是感知素材最多的,特别是今天还是班级春游聚会活动,我有太多可以觉察了。

越新的情景,意味着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是“越在其中而不自知的”,此时如果不及时感知,它就会“消失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而感知可以把这些“新情景”编码,使得这些潜意识认知显性化,成就我们的显性认知。

但是我反倒想先记录2股情绪,其中一股就是与我欲望相关的,即事业相关的创作与发布,这股情感一直在,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它都在。

它以前对我笼罩较大,但是现在对我来说,记录当天的事,已经是最高级别了,这种最高级别“不是理念上的”,而是情感上的,它背后的能量是情感,是我记录时的充实感,价值感与成长感,它是大脑的快感与喜悦,是背后的规定性

我用这股强烈的想要记录的感觉,来对抗或调节我的欲望等相关事项。

在以前,只要我太久没有忙事业相关的事情,我会某种程度上的焦虑,而当我找到这股生活的能量时,事业与欲望上的焦虑感也在与之“对应性地”下降。

因此,修行不是压制欲望,修行的本质是用快感调节快感,如果你的记录,反思与觉察是痛苦的,是没有快感的,那么你的大脑感知就一定存在问题。

真正有效的感知与觉察,一定是有价值感的,请一定要找到感知时的愉悦感,成长感与充实感。

如果你的修行让你很痛苦,说明你也在走弯路,你在违背大脑。

与此对应的是,我现在周末陪着家人时,几乎都是纯粹的,几乎不再会去拿起手机,完全跟橙子,妻子与知了在一起 ,完全关注着家相关的人与事,因为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无比重要的,不管它是什么,包括洗碗或拖地等家务。

当我们的状态达到时,它也不表达为我们理念上的懂,而是行为,比如我现在纯然的洗家里的所有碗,心甘情愿的,有快感与愉悦感的,而我以前以及我的原生家庭,男人从来都是不洗碗的,这是我完全颠覆自我本性的一个体现。

因此,真正有效的修行,有效的大脑神经元的修正,它必定伴随着全新的行为体系,而不仅仅只是认知,特别是新的行为体系,完全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甚至有着愉悦感的,当我们达成这个状态时,它就是一种“灵性般”的存在。

我现在追求的,就是在更大程度在,在更大细节上,实现这种颠覆。

这是我现在的感慨,这股情感也意味着我在家或家务时的纯粹性与踏实感,它同时也是我现在创作与记录时纯粹度的体现,是一个人的境界的象征。

本文涉及关于大脑神经元层面的相关原理,特别是发挥调节作用的前额叶与动物脑的特征与关系,是解决方案的核心,请参考《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