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百万年人类就产生智慧文明,恐龙为何上亿年都没进化出文明?

 宇宙时空探索 2022-03-31

简单回答:因为恐龙没有必要进化出文明,而人类进化出智慧文明是随机的,但也是“被迫”的,不得不进化出文明。

为何这样说?下面一起分析一下。

进化论告诉我们,进化的本质就是基因突变的不断累积,而基因突变是非常随机的行为,没有任何方向性,也是不可预测的。

如何判断基因突变的好坏?只有靠大自然检验。大自然会选择能够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而不能适应环境的基因突变就会被淘汰。

所以,进化的过程也可以简单看做一直在“试错”,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把错误的都排除掉,最终留下了对的。

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祖先起源于非洲。百万年前,非洲环境发生巨变,大片森林消失,人类祖先(古猿)不得不离开森林来到广阔的草原上。

这时候考验古猿的时候到了。他们凭借灵活的四肢可以很好地适应森林的生活,而一旦离开森林来到草原上,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

为了更好地适应草原生活,直立行走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首先,直立行走可以更好地解放双手,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各种工具,获取食物,保护自己。更能高效地观察四周情况,随时防止野兽袭击。没有直立行走的古猿来到草原后很快就会被淘汰。

当然,这个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古猿想直立行走就能直立行走,这是大自然的选择,选择了一小撮能够直立行走的古猿。

可以说,直立行走,是古猿迈向人类的关键一步。

直立行走优势明显,古猿的脑容量也开始增加。但脑容量的增加并不一定都是好事,它是一把双刃剑。

脑容量增加意味着古猿更加智慧,但同时也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能量。而对于原始人类来讲,生存下来仍旧是最重要的,食物(也就是能量)仍是是他们的首要目标。

但生活在百万年前的古猿,获取食物的方式相当单一,与动物界没有太大区别。在能量匮乏的情况下,还要提供大量能量给不断增加的大脑,这加大了他们的生存难度。但同时也迫使原始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生存下来。

从单纯的捕猎开始,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了社会分工,向着文明的方向迈进,尽管只是原始的文明,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为何恐龙上亿年的时间都没能进化出智慧呢?

正如开头所说:没必要。因为当时的恐龙在地球上是绝对的统治者,甚至比如今人类的统治力还要强大。

恐龙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它们没有经历过大冰川期,没有经历过食物匮乏的时代,而且恐龙庞大的身躯加上它们的“伶牙俐齿”足以让他们轻松站在地球食物链的最顶端。他们几乎不会为食物而发愁。

也就是说,恐龙生活得“非常安逸”,说白了恐龙非常适应地球当时的环境,大自然也只能选择让这种的恐龙生存下去。即使恐龙在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基因突变,但很难有更好的基因突变被大自然选择。

说白了,当时的恐龙没有进化的动力。

对于当时的恐龙来说,食物是如此地丰富,它们没有任何忧患,生活非常稳定。

理论上,在基因突变的过程中,确实有可能突变出某种智慧基因,但这种智慧并不会有什么优势,远不及它们的“伶牙俐齿”更有优势。不但没有优势,因为智慧也是一把双刃剑,智慧并不一定都是好的,所以智慧基因会因消耗过多的能量而被淘汰。

除非一下子进化出像人类这样高级的智慧基因,但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

大猩猩比恐龙的智慧高,但一只拿着木棍的大猩猩能打得过庞大的恐龙吗?显然不可能,这也说明了智慧的差异并不是最主要的,除非是压倒性的智慧差异。

既然智慧本身不会让恐龙更具有生存优势,恐龙当然也不会进化出智慧文明了!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如今统治地球的恐怕还是恐龙,也没有人类什么事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