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基本面正在改善的行业...

 zhzpig 2022-03-31

图片


今天看到有这样一段话很有意思:现在的股市,正在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先进产业,特别是对那些业绩暴雷、债务暴雷的企业要给予支持,推动国家向以炒为主、坚决不住的新型住房新生态转变;同时着力打击以芯片、锂电、光伏为代表的落后行业,避免社会资源错配,推动产业升级。

这段话其实就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把中短期市场的走势扭曲为长期的国家战略和产业升级转型方向。

我们简单看一组数据就知道这段话有多么离谱,新能车etf2020年2月上市,至今涨了150%,而房地产etf2020年2月至今是下跌的...

最近的行情不过就是一些涨了两年多涨了两三倍的股票调整了30%,一些两三年没涨过反而还下跌的股票反弹了10%...


今年成长股一定是全年都有压力的,在上周的文章打出结果来了!  几个成长股的投资机会中我反复阐述过这个观点,今年投资成长股一定是艰难的,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我们换一个思路来想,今年这种调整和压力也会成为未来2-3年成长股最好的布局机会,会给到很舒服的价格,很合理的估值给我们做长期布局,这种布局一定会在未来有收获...

这本质上是一个长期和短期的问题,本质上是看多远的问题。我其实去年底就判断过成长股今年会承压,但我自己依然还是布局了我觉得今年业绩会超预期的成长股,比如光伏,军工,这部分仓位今年把我跌的特别惨...

这也是一个短期和中长期的问题,短期跌的特别惨更多是市场风格原因,但只要基本面向上的,超预期增长的趋势没有变,这些公司涨回去也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可能也用不了太久。

虽然可能在流动性边际收紧,估值压制下没有大行情,但也不至于全年单边下跌...


再分享一个传统行业的投资机会


对于传统行业,今年还是要重视的,很多传统行业在过去两三年的行情中不涨反跌,在基本面出现变化的背景下,实现一定的修复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这一段时间的地产股涨,就是这个逻辑。

除了地产,今天还想给大家再分享一个“大烂臭”行业的投资机会--银行。

对于银行的投资机会,我觉得我们要从两个维度去理解。


最重要的维度是资产质量,目前大部分银行股PB都在一倍以下,这种一倍以下PB的潜台词其实是大家认为银行的资产中有雷。

银行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收入主要分为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其中净利息收入占大头。

净利息收入其实就是银行资产产生的利息减去负债需要支付的利息的利息差。

所谓负债,就是银行借的钱,比如从老百姓手里拿存款,这个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就是银行的负债,银行需要为这个负债支付成本(老百姓存款有利息),这个就是银行负债端的成本。资产,就是银行借出去的钱,比如银行贷款给某个企业,这个贷款对银行来说就是资产,而这个贷款收取的利息,对于银行来说就是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

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就是通过这样一存一贷产生的,其实就是赚的是存贷的差价。

这里有一个问题,负债端的存款是需要刚性兑付的,老百姓要去银行取钱,银行必须要给出来。

但资产端放出去的贷款,不一定能收回来,比如银行贷款给某家企业,这家企业破产了,还不了银行钱了,就会成为银行的坏账。

这个坏账,就是市场对于银行最大的担忧。由于银行不可能一笔笔披露其贷款的去向,所以市场总会怀疑银行放出去的贷款有很多有成为坏账的风险,一家银行一年利润才200亿,假如他放出去200亿贷款收不回来,利润等于就变成0了,这种坏账风险是市场对于银行最大的担忧。

这也是压制银行股上涨最重要的原因。什么利润增长,收入增长都不是市场对银行的担忧,对于这种一倍pb不到的企业,市场担心的是他们资产端的风险。


所以一旦银行资产端的风险出现改善,那么银行股就会有投资机会...

而这种改善,核心要看地产。

地产公司作为过去10年我国经济的发动引擎,和银行的绑定自然非常紧密,市场最担心的也是大量地产公司暴雷破产,会导致他们大规模的还不起银行贷款,从而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因此,救地产相关的政策,让地产公司进良性循环,也会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从而使其有投资机会,这是银行股目前一个比较重要的逻辑。


看好银行股的第二个维度就是银行的利润增长了。

在昨天的央行的货币政策例会上,有这么一个表述““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这个提法是非常新的提法。

这两年市场对于银行股还有一个担忧,就是银行让利实体经济,降实体融资成本,这意味着银行放贷的成本要往下压,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负债端成本没往下走,放贷的资产端成本又要往下压,这必然会导致银行净息差的降低,会带来利润的降低。

昨天这个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的提法开始考虑到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问题,在降实体融资成本的同时,央行需要在负债端帮助银行稳定负债成本,稳定息差。

这个提法其实也是为了保障宽信用的落地,宽信用的大头还是在银行,银行要加大放贷力度,才能保证宽信用的落地,而要让银行跑,就要让银行吃草,要让银行赚到钱(净息差)稳定,才能保证银行不折不扣的去执行宽信用。

这也是央行提到稳定银行负债成本的实际意义,这种净息差的稳定也会带来银行利润的提升。

另外宽信用本身对银行也是利好,放贷变多,收入会增长,利润也会增长,所以在历史上的宽信用周期里,银行股股价往往都有比较好的表现。


总的来看,地产行业风险逐步缓解,降低银行资产端的风险;宽信用和负债成本的稳定,可以保障银行利润的增长。资产端改善,利润持续增长,2022年银行股基本面向上的趋势是值得期待的,投资机会也是值得期待的。

因此,如果我们相信领导的5.5%增长能够实现,我们就要相信宽信用终究会落地,地产风险一定会出清,银行股基本面会迎来明显改善。

所以在我两个相信的投资框架里,银行股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也值得我们积极去关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