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哲学论纲

 xyx01 2022-03-31

元哲学论纲

xieyongxia

xieyongxia

元哲学论纲①

谢永侠

科学的本质就在于认识世界。

引言:知识、科学与哲学
1.知识的本体——本体论
2.知识的获得——认识论
3. 知识的表达与交流——语言哲学
4.知识的应用——术论

一、引言:知识、科学与哲学
1.知识的本质——知识就是对世界事物存在规律的认识。
2.科学
——科学就是求“是”的学问,或者说关于“事物是什么?”的学问;
——科学是“发现”的学问。世界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世界的存在只需要“承认”;不需要证明。
——科学及其分类:
————横向分类:世界有多少存在形式,科学就有多少门类。
————纵向分类:——一般科学与具体科学,抽象程度高的为一般科学,而具体研究的为具体科学。
3.哲学与狭义科学
——抽象的、一般的、综合的科学就是哲学,抽象程度高的是高一层次的哲学,抽象程度低的是相对具体的哲学,最高层次的对存在的研究可以称之为第一哲学,也可以称之为元哲学、基础哲学。
——具体的、分析的的科学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狭义的科学。
4.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与科学(广义的)显然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哲学属于科学的一部分,只是不同认识方法、层次上的科学,不存在认识本质(求是)、对象的差别。
——科学最初的形态是哲学,原始受认识能力的限制,认识往往从直观、类比与想像等原始的认识手段入手,最初进入科学的就是抽象,后来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细分、逐渐具体化,从而分化出现代具体科学。
附:所谓的哲学科学化是错误的,他们只不过是数学化、自然科学化——不只是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数学化、自然科学化都是不恰当的。

二、谁的知识:关于世界事物及其规律——本体与存在的知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1.世界、宇宙、事物与存在
——概论:世界、宇宙、事物与存在是对同一认识对象的不同语境、不同认识角度下的不同称呼。事物是相对具体化了的世界,而世界、宇宙与存在则是抽象化、概括化的事物。
——事与物,物的运动是为事,物是静态的存在,事是动态的存在;
——本体,本体就是世界;
——存在形式:时间与空间
——非存在,世界不存在非存在,或者说非存在也是一种存在形式,非存在是人们的认识或创造,本体论的非存在(1)——缺失。如房间、瓶子的空隙部分等
2.事物的构成:
——要素;质料(质料在古希腊时代多用,多用于指构成物的元素或原料);
——规则;形式(形式也是古希腊用语,多用于指静态下的物的结构方式);
——表现:整体与部分,是构成的不同表达方式。
3.事物的属性:
——范畴(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其实就是属性的类别。它包括:本体、数量、性质、关系、所处、何时、状态、具有、主动、被动);范畴又有本质、特性与偶性的不同,在一般情况下:本体、性质等多是本质属性;具有、关系等则多是事物的特性;而所处、状态、何时等则多是偶性等等。
——本质
——特性
——偶性
4.事物的生成与变化:
——形式:态与势——易
——条件:内因与外因;
——本原或动力:第一推动者、神与进化
——质变量变
5.事物之间的关系:
——种属理论;归类与划分
——阴阳与五行
——具体与普遍
6.事物的度量:
——度
——质
——量
7.亚级本体
a.自然——自然,广义同世界、狭义与社会并列。
——形态:1.物质,2.意识
——结构
——进化与演化
——系统论
————主动适应系统(有机结构)
————被动适应系统(无机结构)
b.人
——人本
——心理与意识
——价值
——行为
c.社会
——单位:——个人——家庭——组织——民族——国家
——形态:——文化(宗教)——经济——政治——历史
——规则:——伦理(社会规则)——道德(个人行为准则)——法律(组织规则)
8.本体论误区
——感性世界(存在)与理性世界(此处的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不是人的情与理的二元世界,而是人们所谓的事实判断中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哲学界自说自话,世界只有一个,这是哲学上对感性与理性及其关系缺乏准确把握的缘故。
——苏格拉底的“事物本身”与柏拉图的理念——分有、分离与本体;

三、如何获得知识:认识与判断
1.认识的本质——认识主体作用于对象客体
——主体与客体
——认识与对象
2.认识对象及其性质,
——事物只是事物,本无所谓本质或性质,本质或性质是人们的认识抽象所得:
——规律性,可把握,
——必然、绝对与确定性——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样就会怎样,具有严格的规定性。
——一元性,
——自在性——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的认识为转移,具有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变化规律
3.认识主体及其性质
——认识能力——能力的约束性;——认识手段与认识的层次
——认知的倾向性与认识态度——明确角色——旁观者——
————休谟难题与黑天鹅事件——1.不是归纳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是对规律存在的认识态度问题;存在规律,就存在归纳的正确性;2.是对概念本质把握不严格的问题,黑白不是天鹅的本质规定性;3.规律没有例外,所谓的例外只是前提条件的不同或改变,或认识的错误:没有真正把握本质。4.黑天鹅否定不了天鹅,只能否定“所有天鹅都是白的”,或者说在黑天鹅的事实前提下“所有天鹅都是白的”是一个错误命题。
4.认识过程——认识主体作用于认识客体的过程
——感
——知
——任何完整的认识既不是感性,也不是知性,而是综合;感性是信息的输入,知性是信息的处理。认识只有层次、程度的不同,不存在所谓的感性认识与知性(理性)认识的差别,区别的关键在于认识能力的差别导致的认识程度的差别,或者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导致认识结果的差异。
——判断:判断是认识的过程,判断的结果形成知识。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1)事实判断是绝对的,价值判断是相对的;(2)事实判断是客体判断,可以形式化;价值判断则是主体判断,可以是辩证的;(3)事实判断是本体判断,其判断决定于客体;而价值判断“关系”判断,结果决定于主体;(4)事实判断是一维的,多一则必定有错;而价值判断则是可以是多维的,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判断,都不为错,可存在对立项,存在对立项的判断一般有中间项。(普罗泰戈拉的感觉相对主义)
5.认识方法:
——不同本体也同样需要不同的认识方法,数学研究事物的数量,价值则研究事物的关系,事物的不同存在形式,需要不同的研究方法。具体事物可以靠观察、实验并归纳,比较抽象的需要靠演绎;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实践与实验,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实践,实验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
——归纳、抽象与普遍性的生成,——归纳出事物的基本规律
——演绎——证明、证伪与证据——其实就是归纳出来的规律的应用——用基本规律来演绎出新的规律
————事实就是最严格的逻辑和最充分的证据——事实检验是确定真理的唯一的终极证明。违犯事实的就是有问题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问题就是科学的任务,是科学进步的必然。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是归纳,演绎只是建立在归纳基础上的深化,演绎出来的理论还需要在事实中检验,存在即为真。
6.认识结果——知识
a.本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形成知识——知识也称之为理,系统的知识被称之为理论
b.内容——概念、观念与形式
——知识的具体内容决定事物本体的具体内容。
——概念,概念是对某事物的整体认识——内涵——外延——定义理论
——观念,原理或命题(不同学科的不同用语):由具体概念组成的事物的理论形式。
——命题及其关系;
——非存在(2)——否定项——是与非(肯定与否定)
——现象与本质——本质的本质,(本质不等于形式,本质是认识层面的,而形式是本体层面的,本质是对本体整体的把握与认识)
c.性质
——主观性——不确定性——如早期的ιδεα、灵魂、以太以及地球中心等等,虽是事实判断,由于判断能力的约束,导致判断结果的错误。
——经验性,所有理论或其理论前提都具有经验性,经验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和前提。
————先验与经验:所有事物的理都是先验的,即事物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经验不经验都在那儿。事物的规律都是先验的,知识都是经验的或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演绎的,因此,知识需要事实来检验。
——真与假,——真不是逻辑术语,不是对语言的定性;也不是本体术语,不是对事物的定性;——是对人们认识(知识)的定性,——符合存在的是真理,——不同语境下理同真理。
7.误区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纯属误区,认识只存在认识能力的大小和层次的高低,不存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质的差别。
——是与应该是——休谟难题——本体层面或者说事实判断是就是应该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最形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存在的”
——认识悖论:——兔子赶不上乌龟,他们舍弃速度与时间,世上不存在没有速度和时间的运动,只看点、距离没有什么意义!——斯蒂芬·里德的过桥者悖论也是如此,法律是什么?是公共规则,不是谁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如果说我要杀人,即便是真的,也以过桥人的要求为准绳吗?因此,过桥者的誓言不是考虑的内容,需要考虑的只是他的行为是不是适用桥管的法律,如果适用,只考虑桥管的法律就行;

四、语言:知识的表达与交流
1.工具——语言:
——功能:表达与交流,语言是用来表达事物的一种工具。
——语言的内容不决定于语言,而是决定于语言所要表达的内容——事物。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表达事物与交流思想的形式,虽然语言形式不同,但其交流的内容完全相同。
——语言形式:不同的事物,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尤如木匠、铁匠、语言学家他们所用的工具相异是一样的,不同的学科都具有不同的专业术语和语言系统,具有自身不同的规律性。
————比较明显的如事物的存在是以质与量的结合形式出现的,表达质与表达量具有不同的语言形式。因此就有质性语言、量性语言(数学语言),其它比较专业的也有计算机语言等等。
2.字(字母),组成词句的符号
——符号与信息
3.词,揭示事物概念的基本单位
——词义与指称
——词,句子的结构要素
4.句子,表达观念的基本单位
——谓述: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表达。
——主词:所有事物;
——谓词:所有范畴;
——系词:联系、表达或陈述;
——语义与语境
5.语言规则——逻辑:谓述的规律。
——语言命题——不矛盾律;
——概念——同一律;
——因果关系——充分理由律;
——事实证据律。事实是最严格的逻辑,违犯事实说明语言或逻辑自身有问题,不要怀疑事实。
6.语言悖论
——逻辑自身不存在悖论;——存在悖论时表示语言逻辑存在着错误
——错误表达——非存在(3)
————语言的功能是表达,“我在说谎”是错误的表达。第一,没有表达的对象,表达的对象是什么?谎的本体是什么?不符合语言规则,单纯的“我在说谎”不知所云。第二,没有说谎而说自己说谎,这不是悖论问题,而是表达问题,是错误表达,比如你没有杀人,你说你杀人了。语言和事实符合吗?不能够只相信语言。“我正在说谎”与“圆的方”,罗素悖论等等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都是错误的表达。

五、知识的应用——术:
1.术的本质:建立在对本体及其规律认识上的应用。同时也构成具体的亚本体。
2.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学与术,体与用
3.术是发明,不同的发明形式形成不同的“术”。
——对于研究他们虽然可以形成各种具体的科学,研究技术的发明的学问可以称之为技术学,研究艺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可以称之为艺术学,研究宗教是什么的学问可以称之为宗教学,但技术、艺术与宗教自身都不是科学。但他们都与科学认识有关,他们都是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不同应用。
——技术——是制造的系统知识——严格遵循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艺术——是仿造的系统知识——可以抽取、扭曲、夸张、比拟等等;
——宗教——在事物认识过程中超脱的想像和执着的信仰。——一旦进入宗教,就埋藏了科学。
4.非存在(4)——主观制造——神——孙悟空等等


①元哲学,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所指,此处特指基础哲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