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介绍压缩式燃气空气源热泵

 王欣荣rhdvlfqi 2022-03-31

简单介绍压缩式燃气空气源热泵

相关推荐

中国非金属矿信息平台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官方账号

一带一路报道

一带一路报道杂志官方账号

观中国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官方账号

电器杂志

《电器》杂志社官方账号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暖通空调杂志

《暖通空调》杂志社官方账号

望宁煤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报业旗下账号

中国石油石化

《中国石油石化》杂志官方账号

国资报告

国资报告官方账号

CCTV大国品牌

北京电广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国企杂志

《国企》杂志官方账号

中国石化报

中国石化报社官方账号

莫莫在苏杭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环球家电网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官方账号

查看更多

燃气空气源热泵供热是近两年新兴的节能技术,现主要由蓝焰高科燃气技术有限公司主导并推动。燃气空气源热泵供热技术将燃气供热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从空气中提取热量,COP达到1.8,实现了减少燃气消耗,降低供热成本的目标。

1、空气源热泵技术

热泵(Heat Pump)是一种将低位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也是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它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可以提高位能的机械设备——“泵”;热泵通常是先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做功,然后再向人们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热能。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等。

空气能(源)热泵,作为热泵技术的一种,以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的能量作为主要动力,通过少量做功(压缩式、吸收式),实现能量的转移,无需复杂的配置、昂贵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换热系统和专用机房,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兼顾节能环保的目的。

2、燃气压缩式空气源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两类。蓝焰高科燃气空气源热泵属于压缩式热泵,一般包括:燃气发动机、压缩机、翅片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气液分离器、余热回收换热器、风机等部分组成。吸收式热泵使用的制冷剂为R134A,R134A氟利昂134A是一种新型制冷剂,属于氢氟烃类。

压缩式热泵与吸收式热泵的区别:蓝焰高科燃气空气源压缩式热泵把空气中的低温热量吸收进来,经过压缩机压缩后转化为高温热能以此来加热水温。吸收式热泵则是用热能驱动工质循环,实现对热能的“泵送”功能,常用的工质是“水—溴化锂(其中,以溴化锂稀溶液为工质,以溴化锂浓溶液为吸收剂)”、“氨—水(其中,以氨为工质,以水吸收剂)”、“水—氯化钙(其中,以铝化钙稀溶液为工质,以氯化钙浓溶液为吸收剂)”。

燃气热泵技术是压缩式热泵技术的一种。燃气热泵技术是一种新型空气源压缩式热泵技术,以燃气作为驱动能源,在空气中吸取热量,节能环保,无污染。燃气热泵采暖具有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燃气热泵的燃气消耗量只有锅炉的40%,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用热问题,尤其是城乡结合、新农村建设等城市热网覆盖不到的区域。

燃气热泵通过国家空调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COP达到1.8。机组在-25℃到43℃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对外部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机组系统本身为氟利昂系统,无类似溴化锂机组的防冻问题。机组采取PLC智能化控制,燃气消耗根据室内负荷采用PID无级调节,水温自动控制,达到舒适与节能的完美结合。选用新型扇叶结构,优化风场设计,大幅降低运行噪音。机组采用低噪减震设计,地面、楼顶均可安装。

3、燃气热泵技术具有很好的环保特性:

(1)节约天然气。压缩式热泵机组从空气中吸取一部分热量,实现高效供热。燃气消耗量只有燃气锅炉的一半。

(2)燃气热泵机组采用一次清洁能源天然气,无PM2.5排放,有效防治雾霾天气。

(3)蓝焰高科空气源燃气机热泵利用发动机余热系统直接进行除霜,因此在冬季可实现无霜运行。

(4)采用稀薄燃烧技术加大空燃比并反馈控制,采用数字点火控制达到最佳点火时间大幅减少NOX的排放。

(5)热泵机组采用氟利昂R134A工质,不破坏臭氧层,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6)空气经过换热器,利用温差与工质进行热交换,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搜索

300平空气能热泵价格表

150平米空气能热泵采暖

热泵工作原理

热立方空气能热泵厂家

空气能热泵价格

家用空气能热泵采暖

300平空气能热泵价格表

150平米空气能热泵采暖

热泵工作原理

热立方空气能热泵厂家

空气能热泵价格

家用空气能热泵采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