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武帝赏赐数十车酒肉,霍去病为何宁愿让肉臭掉也不分享给士兵?

 历史看兴衰 2022-03-31

俗话说,细节决定命运,霍去病就是这么一个细心的人。

有人说过,霍去病其实是运气好,年少够莽,把舅舅卫青已经打残的匈奴再一顿恐吓,让匈奴不战自溃,最后一路追到狼居胥山。那么有没有事实可以反驳这种对霍去病的误解?

霍去病未及弱冠出战北伐,年少本就得汉武帝宠爱,在展现出强大的战争天赋后,汉武帝对这个外甥多有赏赐,在《史记》中,就有这么一处记载: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对于领兵打仗成绩非凡的霍去病,汉武帝派人赏赐了数十车酒肉给他,数量如此大的赏赐,按照常理来讲,霍去病自己肯定是吃到昏迷都吃不完的,而他又是领兵的将军,把这些酒肉分给手下的将兵们显然更好。

毕竟搞搞团建,这是自古以来每一个成功团队的必要觉悟和方式。

可是霍去病却不,他没有把这些军士最喜欢的酒肉分下去,而是宁愿让这些酒肉自己腐烂掉,都没有说用来搞团建,趁机拉拢人心。有人一看,肯定会说,这霍去病太不会做人了吧,情商这么低,也太骄傲了吧,这不就赤裸裸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非也,霍去病其实这样做不仅不能说他是一个情商低的人,反而能发现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政治思维”的敏锐。

先说霍去病的出身,其实霍去病的出身和舅舅卫青几乎一样,卫青虽然是卫子夫他们的兄弟,但是卫青却是卫子夫母亲和别人生下来的,不算至亲。而霍去病也是一样,卫子夫的亲姐妹又和霍仲孺生下了霍去病,算是私通,霍去病无名无分,但幸好的是,他比卫青幸运,年幼的时候就已经被汉武帝带在身边,算是汉武帝的半个儿子。

自古以来,雄主都是多疑,汉武帝后期搞出个巫蛊之祸,自己的亲儿子亲太子都能头脑发热一顿乱搞,霍去病自然也能发现这个姨丈的个性,首先汉武帝是一个皇帝,其次汉武帝也有着雄主的骄傲,这种骄傲就意味着臣子不能太过出格,要搞清楚尊卑。霍去病自幼跟着汉武帝学习读书,日月熏陶,又因为卑微的出身让他有自知之明,霍去病算是各方面都节制调和得非常好的一个少年天才。

卫青立功,打败匈奴,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这挽救了西汉和匈奴对峙一直以来的压抑感,汉武帝没想到,朝中大臣也没想到,当年这个平阳府的马奴,竟然是个天才,有着秦代蒙恬的神威。于是当时外戚卫家如日中天,汉武帝丝毫不避讳,还让霍去病上场发挥,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安排跟着舅舅,北伐匈奴。

谁知道一个天才的出现就是这么突然,霍去病首战大捷,展示出非凡的能力,汉武帝很开心。

于是有了不久之后的赏赐之事,从这个大背景再来看霍去病宁愿十几车酒肉烂掉了,都不愿意给军士们吃有什么深意?

其实还是那个问题,避免皇帝不开心。

雄主都有一个特点,不希望功臣们做得太出格,只希望他们卖命,但是不希望他们有超出自己控制范围的威望,说通俗点,就是皇权对功臣的剥削,春秋战国以来,鸟尽弓藏的事情不知几何,讲远一点的,范蠡与勾践不告而别,讲近一点的,信陵君魏无忌被兄弟猜忌,无奈淡出。

再近一点,汉初功臣明哲保身,功臣退休的人绝不在少数,汉武帝就是这些故事里的那种君主。

霍去病如果把酒肉赏赐给了士兵,会造成什么问题?

会形成私恩,也叫做私威,汉武帝看似恩宠霍去病,但实际上,又怎么知道这不是一种试探?霍去病把自己手下的部队锤炼得适合自己,冲锋陷阵,连自己人都自愧不如,感叹一个冲锋就得败下阵来,汉武帝对此理论上应该是开心大过于担忧,还是担忧大过于开心?

如果霍去病没有那么强,那还好说,但问题是,非常强。我们知道的,后世五代十国,就是因为将军拥兵自重,撒播私恩,士兵们压根就对皇帝一点概念都没有,如此一来,藩镇就毁了大唐。虽然汉代没有藩镇问题,可是道理和人心都是相通的,汉景帝有过七王之乱,周亚夫横空出世,但结果却是如何?

所以霍去病会不懂这些吗?

他很懂,于是选择对于自己这种情况而言最好的方法,宁愿让这些军士在背后说自己坏话,都要保证自己和姨丈之间的和谐关系。霍去病不分酒肉,士兵们饥肠辘辘,肯定是对霍去病有怨言的,可是霍去病和军士的“不和谐”,就是保证和皇帝和谐的根本。

但其实按照当时的场景来讲,霍去病宁愿酒肉腐烂,都不分给下面的人,这种行为到底会不会引起军士们的怨恨呢?

不开心是肯定的,但是怨恨说不上,归根结底,还是礼法环境够好,尊卑有度,古代的阶级压榨剥削,向来都被认为是正常合理的。

自周代以来,社会不同阶级注定了吃的东西就不一样,古代天子的正餐被称为“太牢”,太牢也不是什么神兽,而是三牲(牛羊猪)的代称,牛羊猪都吃,这是天子才可以的,而诸侯王就只能吃牛,卿大夫也递减,只能吃羊,大夫只能吃猪,士只能吃这些肉剩下的边边料,普通人呢?

普通人记载得很明确,只能吃素。

那么汉武帝时代,这套社会风气依旧没变,卫青当年被人说有王侯将相的气质,卫青就回答了一句,小小马奴怎么敢奢望。由此可见,当时社会里的普通人自我的观念还是很卑微的,加上礼法制约,霍去病不把这些食物分给这些军士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这些军士也算是平民百姓。

所以,这个典故导致霍去病被黑了上千年不会做人的谜题,本质其实是霍去病会做人,但事实的背后缠缠绕绕才会让人对他有误解。不过也是因为复杂,才体现了霍去病的智慧,说明了霍去病不只是懂打仗,更说明了霍去病的胜利不是偶然。

而历史上对霍去病“弃酒肉”的事情,其实还有另一段解说。

很多人认为,是司马迁表达的意思容易让人误会,其实当时霍去病的战术就是要快速穿插,这其实就是冷兵器时代的闪电战,霍去病被认为是公元前时代军事打击的颠覆者,丝毫不按套路出牌,但是效果极大,往往打得匈奴不知道南北。

因此,所谓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的数十车酒肉,如果霍去病压根没考虑自己吃到晕厥,根本就不可能真的带上战场,而所谓丢掉了这些腐烂的酒肉,其实可能意味着在出发的时候,就把酒肉扔在一旁了,以加快军队的进军效率,而酒肉在一旁无人问津才导致腐烂。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更符合常规的现实,因此历史上对霍去病及其军队的记载,都是带着干粮深入沙漠敌营,特别是封狼居胥山一战中,就连带着干粮的汉军都几乎扛不住了,如果真的带了几十车酒肉,这不是开玩笑的吗?

而后来一些艺术作品展现给我们一个爱殴打士兵,骄傲目中无人的霍去病,那才是真的抹黑了,可惜霍去病23岁早逝,这一切的天才争议,都跟着他戛然而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