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96篇:1979年对越反击战,艰难攻下八姑岭,为什吗莫名其妙要回撤?什么原因?

 金色年华554 2022-04-01

1979年2月17日对越反击作战中,第123师368团奉命在龙帮方向进行牵制性进攻,掩护军主力从冷井向高平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该团于2月17日向八姑岭地区之敌发起攻击,在4个师属以上炮兵营的支援下,经17个小时战斗,拔掉了敌人4个哨所,攻占了八达岭、八姑岭,全歼了该地区之敌。共毙敌205名,缴获各种枪73支(挺),火炮8门,枪弹6200发。我伤108人,亡107人。

进攻前我368团编成两个梯队,在9295号界碑、龙帮地区占领进攻出发阵地, 从92、95号界碑之间突破敌人防御,团主力向13、14号、931高地实施突击,首先歼灭11、1213、1415号、815高地之敌,巩固阵地,尔后视情况向931高地茶灵方向发展进攻。

1、奇袭敌哨所,掩护第一梯队出发

在我进攻当面有敌4个哨所。为给团主力荫蔽接敌创造条件,团确定在攻击发起前,先以部分兵力采取夜摸奇袭的手段,夺取敌边界哨所,挖掉敌前沿的耳目,掩护第一梯队的各营、连占领冲击出发阵地。17日0时,1连3排利用夜暗秘密接敌,没有发现敌人,于1时25分占领了92号界碑哨所,尔后排除障碍,占领有利地形担任侧方警戒7连1排1班由于对越边防检查站敌情判新不准,动作迟缓,3时25分才占领边防检查站(实际上没有敌人),6时30分到达101号高地9连3排分3路从21号高地的东南侧、西侧、北侧向21号高地秘密接近,距敌60余米时,排长发出信号,各种火器突然开火经过20分钟战斗于1时45分夺取了21号高地,毙敌9名,我无一伤亡9连1排到达96号界碑北侧后,进一步查明了敌情、地形,排长指挥各班按原计划接敌,1班从哨所的东侧、2班从哨所的东南侧向敌接近,3班在正面准备以火力牵制敌人。在接敌过程中,敌哨所向我打冷枪,排长判断敌是盲目射击,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在距敌约100米时,一名新战士摔倒发出了响声敌人随即以猛烈的步枪、机枪火力向我1、2班射击。这时排长发出由奇袭转为强攻的信号,三个班分进合击,敌人三个地堡,两个被我摧毁,主峰上最大的一个,我发射两发40火箭弹只打开一个小洞,敌机枪仍然向我猛烈射击。2班火箭手龙旭堂主动要求去摧毁敌地堡,他在火力掩护下,勇敢地迂回到敌堡南侧,用他带的最后一发火箭弹歼灭了地堡内的敌人。该排于4时夺取了敌哨所,毙敌13名,我亡1人。到4时止,敌92 号界碑、边防检查站、21号高地、96号界碑南侧4个哨所均被我占领。

在攻占敌哨所的同时,第一梯队营开始秘密占领冲击出发阵地。2营按5连、6连、营指、4连的序列沿823高地东南侧向冲击出发阵地前进。5连1排进至弄梅,发现弄梅村有手电光,于是就绕道到弄梅西北侧,5时40分进至15号高地东北凹地。连部率2、3排为营预备队,在弄梅东侧山垭口占领有利地形,负责向东警戒4连于6时38分进至303号高地东北侧一线:营炮连于6时30分前在叫必东北侧无名高地凹地占领了发射阵地营指挥所6时30分到达了13号高地东侧石山鞍部6连由于事先对运动路线分析研究不够,时间计算不准,加上沿途山高草深,地形比较复杂,走错了路,在翻越14号高地东北侧石山时,2、3排与先头1排跟得不紧,联络不好而掉队。该连1排于7时05分,2、3排于7时30分才到达14号高地东南侧一线占领冲击出发阵地。

3营7连于5时30分进至排干东南侧8连(欠1排)于5时进至95号界碑东南侧9连连部率2排在910.6高地担任团翼侧警戒营炮连于5时30分在芭恩山东北侧凹地占领发射阵地营指率8连1排于5时30分进到了芭恩山。

1营于5时30分前进至叫必以北、海以东、陇茂以南地域疏散配置,营指在叫必东侧。

团炮群、100迫击炮连、高炮连、高机连于5时30分前占领了发射阵地。

团首长根据当时情况分析认为我已顺利地拔掉了敌哨所,部队除6连外,均按计划占领了冲击出发阵地,而我未发现越军有行动估计敌尚未察觉我进攻企图,或害怕夜战,不敢向前沿哨所增授。为此,决心按计划行动,令部队迅速做好冲击准备,炮兵进一步检查射击诸元,做好射击准备。

2、炮火准备,突破敌防御

17日6时40分开始,我炮兵向11、12、302、303、13、14、15、22号、831高地、茶灵进行火力准备,持续20分钟。团根据观察所和前沿各分队关于我炮火已压制了敌人,通路已打开的报告,命令按预定时间发起冲击。要求第一线部队利用炮火效果,尽量向前推进至有利地形上,进一步做好冲击准备,注意观察和收听冲击信号。

7时,部队发起了冲击。4连2排由303号高地东侧、3排由303号高地北侧向该高地发起冲击,当进到303号高地山腰时,遭303、13、14、302号高地敌火力压制,攻击受阻。连即组织重机枪、无坐力炮向303号高地射击,60迫击炮以火力压制13号高地之敌。并请求团炮火对13、302号高地之敌行压制射击。2排长率全排利用我炮火射击的效果,分三路向303号高地发起攻击,前进中,遭14号和303号高地东侧暗火力点射击,前进受阻,排长立即用轻机枪压制敌火力点,并利用敌人火力减弱瞬间,率6班边打边冲,后又遭到14号高地火力侧射,排长中弹牺牲,进攻再次受阻。3排在向敌冲击时,遭敌303号高地顶端和两侧火力点猛烈射击,排长一面组织火力压制敌人,一面组织爆破,但因敌火力较强,均未奏效,前进缓慢。为了加快进攻速度,连决定预备队1排加入战斗。1排长接受任务后,带领全排向303号高地东侧边打边冲,并用手榴弹将正向2排射击的火力点炸毁,但突然遭到14号高地火力点的侧射,中弹牺牲。1班长接替排长指挥,继续攻击,配合2、3排于7时40分夺取了303号高地,敌22名。敌一个多班的兵力,从13号高地向303号高地进行了三次反冲击,均被我击退。之后,连先后5次向13号高地发起攻击,由于受14号、13号、302号高地三面火力夹击,加之303号高地鞍部深,从303号高地向13号高地攻击,要经过303号高地反斜面,地形对我不利,又受敌纵深内迫击炮反击,部队伤亡较大,连长中弹牺牲,攻击均未奏效。

6连1排于7时05分占领14号高地东侧冲击出发阵地后,立即发起冲击,7时30分进至距敌堑壕50米处,1班长率全班第一个从该高地东北侧进入敌堑壕,正要向前运动时,不幸中弹牺牲。全排遭敌火力猛烈射击,排长迅速组织火力压制敌人,连续三次冲击受挫,与敌形成对峙。此时,2、3排赶到冲击出发阵地,以火力压制敌人,并向敌发起了冲击,由于没有利用我炮火的效果接敌,冲击一发起,就遭到已占领好阵地的敌猛烈射击,部队伤亡较大,4次向14号高地发起冲击均未奏效。并发现30多名敌人从16号高地向14号高地增援。此时,5连1排积极主动地在15号高地以侧射歼敌一部。在此情况下,被迫停止前进,与敌对峙。

5连1排以奇袭的战术手段,在我炮火准备的时候就荫蔽迅速地逼近了15号高地。炮火延伸后,分两路向15号高地东南、西北侧攻击,运用火力爆破、运动、突击相结合的战术,以迅速的动作,于8时夺取了15号高地。该排连续作战,又向815高地发起了攻击,以小群多路,从815高地的北侧、西南侧攻击,经30分钟激战,于8时30分夺取了815高地,插到41号高地敌营指附近,切断了茶灵至重庆公路。并先后两次抗击了来自41号高地敌一个班和一个排的反冲击,毙敌25名。

7连沿101、104号高地东侧向301、12号高地实施攻击,并以部分兵力配合8连攻占11号高地。连主力8时30分占领了301号高地,在向12号高地攻击时,遭12、202、302、13号高地的火力阻击,攻击受挫退回到301号高地。连预备队2排进至103号高地南侧时,由于没有进行认真搜索,103号高地3个暗火力点向该排倒打,6班当场牺牲6人。此时副指导员令特务连工兵排9班(该班配属7连开辟通路后随预备队前进),在6班火力掩护下,采取各个击破,翼侧攻击的战术,连续掉敌3个暗堡。新战士唐立忠,第一个要求去完成这个任务。他机智灵活,连续5次送炸药包,炸毁了敌两个暗堡,另一个暗堡也是该班一名新战士炸毁的,毙敌14名,保障了78连的背后安全。此后,由于该连组织不严,兵力收不拢,至11时05分仍在301号高地,后向12号高地发展进攻,均因兵力不足接连受挫。

8连(欠1排)在我炮火准备的同时,通过了11号高地西侧400米的稻田和一条4米宽的小河沟,迅速进至11号高地西侧公路一线。3排在11号高地西北侧敌铁丝网中开辟了通路,荫蔽在距敌堑壕10余米处。乘我炮火转移瞬间,2、3排立即向11号高地的西南和西北侧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在7连2排的配合下,于7时23分攻占了该高地,毙敌19名,并击退了从高吨村向11号高地运动的敌两个班。

至12时,我第一线连仍处于8时30分前态势。

3、使用二梯队,攻敌核心阵地

368团首长分析判断战斗打得激烈、艰苦,我第一线4、6、7连伤亡近半敌又加强了翼侧防御,为夺取敌核心阵地,完成当日攻占八达岭、八姑岭的任务,决心使用二梯队入战斗。

团研究了两个方案一是用8连接替7连的任务二是使用二梯队的2连。根据军关于当日要攻占八达岭、八姑岭的命令,经权衡利弊,认为2连军政素质较好,突击力强,决心使用2连从正面进入战斗,利用八达岭及301号高地的既得阵地作依托,首先夺取12号高地,尔后在7、4、6连的配合下,攻占302、13号高地,战斗中归3营指挥。指示3营营长去301号高地组织2连战斗。为了更加稳妥,由团副参谋长亲自给2连明确任务和运动路线,组织2连加入战斗。

在2连即将投入战斗时,团令2营营长到6连组织战斗,向14号高地发起攻击4连在303号高地积极以火力压制13号高地之敌7连在301号高地组织了火力,并与2连一起向12号高地攻击8连在11号高地积极以火力掩护2连进入战斗。攻击发起之前,团组织炮火向12、302、13号高地进行5分钟的火力准备。

2连于12时30分受领任务后,由团副谋长率领进入战斗,先在海简短地召开班、排长会议,简明地介绍了敌、我情况,接敌路线,进一步区分了任务,作了动员。然后沿龙帮关口、101、11号高地跑步前进在经过101号高地时遭敌迫击炮火拦阻,部队拉大距离迅速通过。13时40分,该连进到了301号高地, 进一步查看了地形、敌情,与在该高地上的7连连长、3营副营长进行了协商,并规定了随伴火器的任务和协同方法,明确了各班、排的任务,5分钟炮火准备后,于14时发起了冲击。

12排由指导员和副连长率领,利用我炮火袭击的效果,在7连火力掩护下,迅速沿201号高地向12号高地发起攻击。当进到12号高地第一道堑壕时,遭到202号高地敌暗火力点阻击,副连长组织轻机枪压制敌火力点,加强给7连和2连的7挺重机枪,3门82无坐力炮统一组织在301号高地,以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重机枪以超越射击和间隙射击方法压制敌堑壕散兵、机枪射孔82无坐力炮主要摧毁202号高地敌暗火力点2连的60迫击炮和上级炮火以火力压制13号高地。12排在我火力掩护和7连的配合下,以小群多路,向心攻击的战术,火力、运动、突击紧密结合,16时夺取了12号高地。

在12排夺取12号高地第道堑壕的同时为了牵制302号高地敌火力,保障连主力迅速夺取12号高地割裂302号与12号地之敌的联系,加快进攻速度,连长冯广仁率3排向302号高地攻击。当接近第一道堑壕时,遭敌火力点猛烈射击,前进受阻,连长召唤团、营炮火向13号、302号高地袭击3分钟,利用炮火效果,指挥3排从302号高地北侧和西侧分三路攻击。在我攻占12号高地时,因步谈机被打坏,连令通信员向12号高地打了1发红色信号弹,向上级报告我已攻占了12号高地。敌立即向12号高地实施炮击,连长很快意识到,红色信号弹可能是敌人指挥射击的信号,于是又向未被我夺取的13号高地打了1发信号弹,敌果然又向13高地实施炮击。连长乘机指挥3排迅速向302号高地冲击,16时30分夺取了该高地。同时,12排从12号高地向302号高地跟进,12号高地交7连防守。

攻占302号高地后,敌约10多人沿13号高地南侧谷地溃逃,我组织了火力追击,毙敌5名。

在2连进入战斗的同时,3营长指挥6连从14号高地东南侧向14号高地发起攻击,于16时50分攻占了该高地,歼敌30余名。

占领302号高地后,2连连长迅速指挥3排分两路向13号高地攻击,在4连火力支援下,于17时20分攻占了13号高地(敌主阵地),共毙敌68名。

各连攻占敌阵地后,迅速肃清了残敌,改造了工事,调整了部署,准备抗击敌人反冲击。

4、不忍的撤离

从8时30分至14时,第一梯队的进攻近6个小时,没有攻占敌核心阵地,团使用二梯队2连加入战斗,向敌主阵地攻击,战斗激烈。15时,军询问团战斗进展情况,团报告说“八姑岭主阵地还没有夺取第一梯队467连伤亡过半,团二梯队2连已加入战斗我们决心组织好,把八姑岭主峰夺下来。”15时30分,军给师电话指示根据368团的战斗进展情况,部队连续作战大半天了,打得很勇敢很艰苦,部队伤亡较大,但敌主阵地还没有夺取,天黑前如拿不下13号高地及其附近阵地,敌夜组织向我反击,地形对我不利为此,想要2营在黄昏后收缩一下阵地,你们师研究一下。师经研究后,16时许,电话请示军说368团第一梯队的部队最好不撤,以免影响部队情绪。军当即询问当前部队的进展情况。师此时报的进展情况同12时的态势。军根据师的请示和部队的进展情况,经进一步研究,16时15分左右,电话告师经首长研究确定,还是收缩一下阵地为好,并明确至828地、弄鬼一线,还提出黄昏后在出阵地时,要组织小分队出击,迷惑敌人和组织好掩护的要求。

16时30分,师给团下达了收缩阵地的命令。当时正在激战中,考虑到没有打下敌主阵地,不便撤,团当时没有马上。17时20分,敌核心阵地八姑岭主峰被我攻占。18时团向师报告我已攻占八姑岭主阵地,是否可以不,师当时考虑,的命令下达将近两个小时了,指示说还是按照上级命令执行,的时侯要组织好,可以用炮火袭击和小分队出击一下,以攻为虚,以撤为实。

18时20分,团令各营、连出阵地。2营经823高地,至叫必附近地区3营沿12、11号高地、94号界碑撤至排西北侧2连海。各分队占领有利地形,准备再战。并命令二梯队中的3连迅速沿排干、103号高地进至11、12号高地,掩护部队撤出。但3连动作迟缓,又走错了路,没有到位,团又派副政委率勤务排及200名民工到八姑岭,担任掩护和撤下伤员、烈士,仍未按时到位,最后决定采取交替掩护撤离,即首先由2连在八姑岭,掩护2营撤出,尔后7连掩护2连撤出,8连再掩护7连撤出,8连最后撤离。

20时,部队开始撤离,除8连和5连1排外,于18日2时前均撤至指定位置。8连因担任掩护,于18日7时撤出,5连1排因未接到撤离命令,坚守到20日晚才撤回。

5、回撤的教训

这次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当晚部队撤离了既得阵地,失去了乘胜向茶灵方向发展进攻的有利条件和时机(后来又重新组织第二次冲击,增大了伤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情况判断不准,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发扬我军夜战的特长,鼓励部队一鼓作气打到底。但从团本身检查,主要教训有3:

1)、报告情况不准确、不及时

6连、7连在战斗中,因地形复杂,有的战士荫蔽在草丛里看不见,连指挥员在向团报告伤亡情况时说:“我们只剩下三、四十个人了。”团对下面报来的情况未加分析和核实,就综合上报“我伤亡280人”(实际伤亡215人),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上级定下收缩阵地的决心。此外,部队从8时30分到14时一直与敌对峙。14时,团组织第二梯队2连加入战斗后,部队进展情况未及时向上级报告,致使上级一直担心部队天黑前打不下八姑岭。

2)、对上级收缩阵地的意图理解得不够准确

上级下达收缩阵地的命令的主要意图,是考虑天黑前打不下八姑岭,天黑后如敌反击,2营就要吃亏。17时20分,部队夺取了八姑岭,向师报告已全部攻占八姑岭,师指示按上级命令撤出战区。对此,团理解,上级意图就是要撤,于是将部队全部撤回国内。现在来看,如当时能及时向军反映情况,军就不致于下达撤的命令。

3)、撤离阵地组织不严

由于部队没有撤的思想和组织准备,各级指挥员也缺乏组织撤离战场的知识,因此,撤出阵地时担任掩护的3连走错了路,没有到位。最后采取交替掩护撤离,2营接到撤离命令后,当时营长在6连,教导员只简单用步谈机通知各连撤回原地,没有具体交待撤离路线、序列、位置,致使部队出现混乱现象,5连1排没有通知到,一直坚守到20日晚才撤回。个别烈士遗体到26日才找回,丢失半自动步枪5支,冲锋枪4支,信号枪7支和其它部分装备器材。敌人的部分工事未破坏,敌人遗弃的武器弹药未带回也未销毁,教训极为深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