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建筑造型手法被BIG玩疯了!

 设计气象台 2022-04-01

▲ 爱彼博物馆 / BIG

你有没有发现,每一次BIG去参加竞标,无论中不中标,他的方案总会第一时间成为大家讨论的点。

“BIG惜败啦,这次输得不冤“

“这就是BIG的水平?有点水”

“嗯,BIG这个方案实至名归”

2020年的挪威观鲸文化中心竞赛,BIG败给了Mandrup团队的鲸鱼背。而他那寓意着鲸鱼入海溅起浪花的“浪花之屋”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方案。

2021年OPPO总部竞赛,BIG虽中标了,但项目却因形似尿壶而成为了大家的槽点。

2021年的深圳歌剧院竞赛中,让·努维尔事务所拔得头筹。但BIG的方案却凭借形似海洋飘带的“海洋韵律”方案成功出圈...

很多人都觉得BIG脑洞特别大,每次做出来的方案都能惊艳四座。其实他很多设计都是有迹可循,用的也是我们常见的十大建筑造型手法。

 文末附顶级建筑造型研究资料合集 

穿插手法

主要通过体块相交,形成独特的造型。而穿插的形式可以是面与体块,或者体块与体块相交。

▲ The Heights教学楼综合体 / BIG

典型代表是BIG的The Heights教学楼综合体。为了在教室的延伸区域打造梯田式露台,项目利用5个相同的长方体组合在一起,并且共同围绕同一主轴旋转相同角度,形成退台。而每一个体块之间都相互穿插,让建筑更具有整体感。

▲ The Heights教学楼综合体 / BIG

切削手法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从一个完整的体块中挖掉或提取一部分出来,在不影响原有大整体的前提下,形成新的造型。与艺术手法中的“破”有异曲同工之妙。

▲ 巴黎索邦大学研究中心 / BIG

这是BIG与OFF团队合作的巴黎索邦大学研究中心项目。设计团队希望以几何的形态对周边环境作出回应,并且争取在日光、视野、可达度上做到最大化。

▲ 巴黎索邦大学研究中心 / BIG

在形态上,BIG以空心长方体作为切入点,然后通过中间上提,两边下压的方式,形成不规则几何体。最后通过切割的方式,将下方一角切掉,作为建筑的主入口。

▲ 巴黎索邦大学研究中心 / BIG

拉伸手法

这里说的拉伸,不是指普通的推拉。而是将建筑体块中某个局部通过夸张的形式进行拉伸,让它更有张力,成为视觉焦点。

▲ 纽约600单元住宅 / BIG

类似这样的手法,BIG用得很多。其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这个纽约600单元住宅。项目是一个600户的住宅楼,在满足住户需求的同时,BIG还想有独特的造型,为纽约的天际线增添几分色彩。

▲ 纽约600单元住宅 / BIG

基于这种情况,他们一下子就锁定了拉伸手法。还是原来的长方体作为基础,BIG将其一角上拉3-4倍,咦,效果就出来了。

▲ 纽约600单元住宅 / BIG

断裂手法

这其实跟第二个切割手法有点像,也是对完整形体进行切割,而不同的是,切割是将一整块给削走,而断裂只是断开,而并不会拿任何元素。其精髓在于突破了原有的规则,却不会摧毁整体的秩序感。

▲ 阿尔巴尼亚文化中心 / BIG

BIG设计的阿尔巴尼亚文化中心就是运用了这样一种手法。项目包含一所清真寺,一个伊斯兰中心,一个宗教和谐博物馆,也就是说,在一个整体里面,要包含3种不同功能的建筑。

▲ 阿尔巴尼亚文化中心 / BIG

既整体又分散?那断裂手法就恰到好处。基础形态以清真寺的轮廓切割旋转后为基础,然后通过断裂的手法分割成3部分,中间的镂空部分刚好形成一个遮阳广场。

▲ 阿尔巴尼亚文化中心 / BIG

重复手法

重复手法嘛,跟字面意思没太大区别。将单体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组合体,增加建筑整体的气势,增加韵律感。

▲ Oceanix City / BIG

BIG 的“Oceanix City”漂浮城市简直将重复手法做到了极致。项目旨在打造全球第一个弹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漂浮社区。以单体社区为模块,包含6种不同功能的建筑,最多可以为300名居民提供生活、工作和聚会的空间。

▲ Oceanix City / BIG

并且,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项目,社区模块,可以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逐渐扩张,最后成为一个上万人居住的漂浮城市。

▲ Oceanix City / BIG

旋转手法

以一个或多个部分围绕中心进行旋转,从而改变空间的方向,也跟周边环境更加融合。

▲ 爱彼博物馆 / BIG

这也是BIG很经典的一个项目:爱彼博物馆。

项目位于山谷之中,甲方的要求是既符合当地的人文,又融于自然,最后还要体现品牌特点。这几项加起来绝对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 爱彼博物馆 / BIG

那么既然是钟表品牌,圆形无疑是最好的表达。接下来要如何融于自然呢?BIG就采用双螺旋盘形式,并且将一部分埋于地面。这么一来,上面说到的三个要求也就同时满足了。

▲ 爱彼博物馆 / BIG

曲折手法

这类手法很看重设计师的美感,毕竟不是每个人设计的曲线都优美。这种形式的建筑不受到太多约束,对比于功能,更加强调的应该是精神。

▲ 蒙特利尔人体博物馆 / BIG

当然,曲线不只是马岩松跟扎哈的专属玩法。人家BIG的蒙特利尔人体博物馆也能把曲折手法用好。项目是公园中的一座博物馆。并且要将与艺术,社会,科学息息相关的人体探索融入到馆内。说白了就是要有不同的功能空间。

▲ 蒙特利尔人体博物馆 / BIG

考虑到在公园里,四周都是景观这一特性,那么将里面做成圆弧状就可以将360°自然景致收入其中。所以他们就将8个不同功能的空间,做成自然圆弧形,并以曲线的形式交叉连接在一起。

▲ 蒙特利尔人体博物馆 / BIG

凹凸手法

就是在建筑的造型、或者细部中通过凹凸的手法,让整体具备层次感、韵律感,同时还可以做出良好的光影效果。

▲ 79&PARK住宅区 / BIG

这里要说的是BIG近几年做的79&PARK住宅区。设计除了通过凹凸的手法做立面之外,还利用拉伸手法来提升整体房间的视野可达性。

▲ 79&PARK住宅区 / BIG

错位手法

这种形式,主要是将建筑主体分成多个组合段,并通过旋转、推拉的方法形成错位,以增加建筑的层次感。

▲ 扭体博物馆 / BIG

比较有意思的是BIG的扭体博物馆。项目是架在Randselva河上的博物馆,整体是一个中部旋转90度的长方体(没错,又是长方体演变过来的),其外立面通过错位的手法,让整体建筑形成独特的韵律感。

▲ 扭体博物馆 / BIG

仿生手法

这个其实就是模仿生物的形态、功能、结构与材料,以体现建筑的生命力,整体风格偏未来向。 

▲ 韦斯特罗斯交通中心 / BIG

建筑仿生可以是模仿生物的形态,功能,结构,材料等,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表现生命形态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融合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对未来建筑设计领域拓宽思路。

▲ 韦斯特罗斯交通中心 / BIG

下面要说的是韦斯特罗斯交通中心。建筑整体以展翅为原型, 形成独特的肌理,同时也寓意这铁路如同展翅一般飞速抵达终点。

▲ 韦斯特罗斯交通中心 / BIG

其实这十种建筑造型,正是我们建筑学里面常用的手法,不过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个人对不同手法的感悟也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多看,多分析。台台专门给你找来了这十大类建筑设计资料合集,里面包括不同类型最新落地项目参考,以及各种建筑造型理论书籍,绝对是设计的必备良药!

 顶级建筑造型研究资料合集 

资料总目录

01-建筑空间造型理论书籍合集(共18册)

02-十大类造型手法建筑案例图集(共180套,非高清)

建筑空间造型理论书籍合集

十大类造型手法建筑案例图集

- 以上仅展示部分 -

获取方式

扫码私信回复
QB04

即可获取

编辑:台长

审核:台长、气象观察员、台小妹

· 如何用SU一键生成地形?
· 如何用SU裸出照片级效果图?
· 如何极速截图高清区位分析?
· 如何让彩平一键投影?
· 如何AI直接画施工图?
· 如何用Ensacpe一键生成各大特效?
· 如何用高德地图下载国内3D城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