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22岁聋哑女子,新婚后不久和丈夫吵架,结果被气到开口说话

 叶荣欣个人图书馆 2022-04-01

聋哑人在我国是一个基数庞大的群体,平均每70个人里就有一个聋哑人。俗话说“十聋九哑”,大部分的聋哑人并非天生就是哑巴,而是由于听力障碍从而失去了模仿学习的能力,以至于无法辨别语言、学会说话。

但在十四年前,湖南有一个22岁的女孩儿陈浪,她明明是天生聋哑,从小就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却在婚后与丈夫吵架的时候,突然口出惊人之语,令丈夫目瞪口呆。吵架现场秒变医学奇迹,在当地引起了巨大轰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聋哑女孩收获无声之爱

1986年,陈浪出生于湖南的一个小村子里,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对她都抱有很高的期待,但是随着她逐渐长大,家里人的心情却变得沉重起来,因为她听不见声音也不会说话。

家里人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便赶紧带着她到当地的医院检查治疗,经过一系列测试,医生遗憾地告诉他们陈浪确实是先天性耳聋,又询问了家里的情况,得知陈浪的母亲就是一名聋哑人。据医生所说,聋哑基因有10%的遗传概率,而陈浪应该是受遗传的影响,不幸中枪。

后来,陈家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儿,但不幸的是依然像陈浪一样又聋又哑。从此陈家便断绝了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念头,将全部的心力都放在了两个可怜的女儿身上。

为了让陈浪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花费不少钱将她送到了当地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这类学校比较关注学生长大之后的生存问题,因而有许多劳动技能、绘画手工、信息技术等课程,其中陈浪最感兴趣的就是刺绣和绘画

安静内秀的陈浪很受老师们的喜爱,刺绣老师更是对其倾囊相授,将她领入了刺绣的大门。而安静的世界给了她无与伦比的专注力,让她很快就登堂入室,熟练掌握了数十种针法,成为了附近有名的绣娘。

陈浪虽然有听力和语言障碍,但是长相眉清目秀,性格温柔和善,村里人提起她都直竖大拇指,在当地的婚恋市场也非常受欢迎,不过情窦初开的陈浪早已心有所属,对方是村里的后生金建国

两人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算得上是青梅竹马,而且金建国从小就对陈浪非常照顾,他们关系一直不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浪女大十八变,越来越有魅力,周边几个村子时常有男孩子向她告白,但都被一一拒绝。

而金建国看着这一幕幕也意识到了身边的女孩儿已经长大,他心里的竹马情开始变质,慢慢地对陈浪燃起了男女之情。

不过金建国为人老实,不会花言巧语,只能用行动表达爱意。

为了追到媳妇儿他每天傍晚赶去陈浪工作的厂区等着送陈浪回家,为了更方便交流他还专门跑到县城找老师苦学手语,他的体贴周到陈浪都看在眼里,心里对金建国也产生了好感,两人水到渠成,谈起了恋爱。

对于两人的感情,陈浪的父母自是乐见其成,在他们看来,金建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从小就行事稳妥,两家又知根知底,闺女嫁过去离自己家近,也用不担心她受委屈,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

那么金家父母又是如何看待这个聋哑儿媳的呢?

陈浪从小乖巧懂事,邻居们都对她充满怜爱,金建国的父母也不例外。而且他们认为陈浪虽然耳不能听、口不能言,但积极上进,还掌握了多门手艺,比自己儿子不知道强了多少,能娶到这样的儿媳简直是家里烧了高香。

于是在两家人的支持下,2007年,陈浪与金建国顺利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两人的幸福生活。

不过,夫妻之间难免会遇到各种磕磕绊绊,吵架拌嘴都是常态,陈浪不会说话,只能用手语比划,金建国虽然学会了手语,但不熟练,只能连说带比,两人每次对峙都弄得双方精疲力尽还吵不尽兴。

直到他们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两人再次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陈浪气得要死,竟然脱口而出一个“不”,吓得丈夫当场愣住。

夫妻吵架惊现哑巴说话

金建国做事靠谱又讲义气 ,所以结交了不少朋友,平时下班以后也经常需要应酬,一开始陈浪还会跟着他一起去,但是她跟别人交流比较吃力,难以融入这类场合,久而久之她就不愿意再去了。

但是陈浪对丈夫充满信任,她知道丈夫并不会乱来,所以非常支持金建国出去和朋友约会,而且她认为丈夫是个正常人,需要声音的陪伴,每天只和自己安静地相处会不适应,也没有什么乐趣了。

不过支持丈夫出去玩儿不代表自己不需要陪伴,2008年2月14日,两人就因为金建国出门社交一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当天是正月初八,正值春节期间,也是陈浪与金建国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按照陈浪的想法丈夫应该将一整天的时间都空出来陪自己,谁知他们吃完午饭后,金建国突然接到了朋友的电话,说是三缺一,喊他一起打麻将。

金建国不是一个浪漫的人,对情人节更是一无所知,接到电话后也没有多想便答应了。

谁知这一举动惹恼了一向善解人意的妻子,陈浪一直用手语比划着说“不要出去,今天是情人节,你应该陪我”。

但金建国觉得自己既然已经答应朋友了就应该做到,于是跟妻子解释道:“我就出去一会儿,等我回来就陪你过节,到时候你怎么过咱就怎么过。”

陈浪却并不答应,反而因为金建国只顾朋友而不理会自己的举动更加生气,手指不停地比划着,诉说自己的不满。

刚开始金建国还能看懂,随着妻子越来越生气,手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他看得眼花缭乱,根本理解不了意思,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告饶了几句,随后转身便打算出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沙哑而充满愤怒的“不”字从身后传了过来,金建国顿时有些懵,家里只有他们二人,这个声音是怎么回事儿?

他扭头看着妻子问道:“你听到有人说话了吗?”

妻子疑惑地摇了摇头,金建国这才反应过来,妻子是个聋哑人怎么会听得见?随后也没有多想便又打算出门。

然而“不”字再次响起,金建国顺着声音赶紧回头,竟然看到妻子做出口型的嘴边尚未来得及闭合,他终于确定刚才说话的就是陈浪。

一时间震惊、喜悦、疑惑等一系列情绪如同洪水一般汹涌而来,令金建国头蒙眼花,跌坐在了一旁的沙发上。

过了好几分钟他才平静下来,向陈浪比手语说:“刚才是你在说话知道吗?”

陈浪也非常惊讶,自己哑了二十多年,怎么突然会说话了呢?

随后在丈夫的引导下,陈浪又重复了几遍“不”字,这下两人清醒地意识到陈浪真的能听会说了,他们惊喜万分,当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双方的父母。

紧接着全村人都知道了,那段时间村里到处议论纷纷,都在谈论这件奇事。

有人听说陈浪是在和丈夫吵架的时候气得说出话来,便调侃金建国歪打正着,也有人说陈浪是被邪灵附体所以变成聋哑人,结婚之后,金建国阳气旺盛,把邪灵吓跑了,所以陈浪才会恢复正常了。

外面众说纷纭,金建国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想到了去年过年的时候村里有人放鞭炮,他和陈浪一起从旁边经过,鞭炮炸开的时候,陈浪突然跳起来躲到他的身后。

当时他以为陈浪是被炸开的火花吓到了,此时想起来很有可能是陈浪听到了巨响才会被吓一跳,只不过陈浪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个聋子,所以对此没有太在意。

查清真相,聋哑并非全聋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也为了让妻子能够恢复到和正常人一样说话,春节刚过完,金建国就迫不及待地带着陈浪来到了当地县城最大的医院做检查。

医生听到他说自己的妻子曾经被确诊为先天性耳聋,如今突然会说话一事后感觉非常惊奇,随后用音叉、言语测听和纯音测听等方式对陈浪的双耳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陈浪的听觉系统对声音确实毫无反应。

医生告诉金建国,陈浪的耳朵确实是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说话一事应该只是偶然,但是金建国觉得完全无法相信。

人人都知道听觉系统是掌握语言的前提,陈浪既然能够开口说话那必然是在听到声音之后才模仿学习的,不然她不可能凭空学会如何发音,既然如此妻子的耳朵怎么会对声音完全没有反应呢?

既然县城找不到答案那就去更权威的医院,2008年9月,金建国夫妇到湖南省人民医院的耳鼻喉科挂号问诊,耳科专家肖旭平详细了解了陈浪的情况之后建议对听觉系统做一个全面的检查,两人欣然同意。

经过外耳道、电耳镜、耳内镜、耳部CT等一系列检查项目之后,专家看了看检查报告,向夫妻俩解释道“陈浪的耳内各部件的功能没有任何问题,基本上与正常人无异,只有耳毛细胞出现了退化、死亡的情况。”

耳毛细胞是听觉的感受器,当不同波长的机械波进入人耳之后要由耳毛细胞将其转换为听觉信息,再传给脑部系统,人类才能作出进一步反应,而一旦耳毛细胞死亡,人的听力就会下降,直至变成聋子

找到陈浪耳疾的病因之后专家又给她安排了一次更加严格的听力测试,以检测她所能听到的声音阈值,果然随着测试音的声压和频率不断加强,陈浪的其中一只耳朵逐渐对声音有了微弱的反应。

据此专家推论,陈浪的左耳耳毛细胞已经全部死亡,但右耳则还残存一些比较健康的耳毛细胞,因而并非全聋,如果受到的刺激足够强烈的话还是可以听到外部声音的,也就是说陈浪通过佩戴助听器将原本听不到的声音放大就能够恢复右耳的听力。

听到这个消息后金建国夫妇欣喜若狂,急忙又问医生听到声音以后是不是很快就能恢复语言功能?以后有没有可能和正常人一样说话?

在这个问题上,专家的回答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肖医生说:“人类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0-5岁,这一阶段发音器官不断接受训练才能学会说话,陈浪现在发音区域已经定型,现在学习发音恐怕会变得非常困难。”

不过金建国夫妇也没有难过太久,他们想着既然能恢复听力那只要坚持训练,说话肯定也是早晚的事,于是他们在省医院配了一副助听器之后便就回到了小村子里。

回家之后金建国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妻子身上,他买了一堆教材,每天自己研究发音训练的知识,然后从易到难一步步地教陈浪说话。

或许是因为发音器官被冷落了太多年,所以总是无法顺利地调动起来,而导致陈浪的声音总是嘶哑而怪异。

努力了好几个月陈浪才终于学会说简单的“爸爸”、“妈妈”等词汇,当她回家亲口对父母喊出这两个称呼之后,陈家父母当时就哭得不能自已。

他们自从知道女儿从小就有机会听见声音、学会说话之后,就一直在怨恨自己,恨自己曾经没有想到带女儿到大医院检查,害得女儿20多年来都只能活在死寂的世界,还要忍受他人异样的目光,而直到亲耳听见陈浪说话他们愧疚的情绪才是稍微减轻了一些。

有爱才会有奇迹,如今,35岁的陈浪在丈夫的帮助下不仅词汇量突飞猛进,发音也不断进步,看上去已经和正常人几乎没有任何分别。而她最开心的是能够陪伴丈夫出席所有应酬活动,而不用再担心无法与人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