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向思维:劝人不超两句,就是最基本的人性

 知信行者 2022-04-01

逆向思维:劝人不超两句,是最基本的人性。

古人说:任何事情有再一,再二,不能有再三,事不过三。

大概意思就是说,同一个事情犯错误一次两次都是正常,再三再四,犯同样的错误,那就是你自己愚蠢不开窍了。

知信行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不能总是在同一个坑里摔倒。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经历?

好朋友找你借五万钱,你说手头只有一千,朋友说你太不够意思了!

过两天朋友请你吃饭,说先借给他一千也可以。

你问朋友借钱干什么,他说要买个高档手机送给女朋友,你还会借给他吗?

借给朋友,大概率就是打了水漂,不借,朋友都没得做!

你应该怎么做?

事实上,无论你怎么做都是错误的。

第三次,朋友又找上门,哪怕先借几百元,你会怎么做?

首先,你都要考虑明白,“见利忘义”和“记仇忘恩”就是人性的本质。

网络中时常有这样的消息,一位明星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十几年,从小学一直资助到大学,后来明星职业生涯遇到困境,无奈中断了资助。

被中断资助的大学生发文怒斥,你怎么能用我的钱去养家?

不要认为知信行者胡扯,你自己去搜索一下就知道了,现实永远比这个更狗血。

知信行者一位好友的弟弟,是个卖水果摊贩,结婚后要贷款买了一套房子。

生活拮据,找哥哥借钱天经地义,于是哥哥瞒着老婆,借给了弟弟房子首付,弟弟承诺三年全额奉还。

结果,八年过去了,弟弟换了更大的房子。

还钱?对不起,还欠着哥哥一大半。

后来知信行者这位好友生病住院,无力支付医药费,被迫和老婆交代弟弟借钱的事情。

嫂子上门去讨要,弟弟和弟媳妇都置若罔闻,我们又不是不还,只是现在没钱……

好友媳妇说,好像我们欠他钱一样,最后闹得只能告上法庭,兄弟之间对簿公堂。

切记:人性本质,趋利避害,利小时,人性本善,利大时,人性本恶。

许多人遇到亲朋好友或者兄弟姐妹借钱,借的时候都会低眉顺眼,低头下气,好听话说尽。

往往一到还钱的时候,就会态度大变,不但拖欠不还,当你去催要欠款时,他们比你还要理直气壮。

当你自己最需要钱的时候,眼看他们小日子比你过得还要潇洒自在,你去催要的紧了,没准还会对你恶语相向。

就这么一点儿小钱儿,我又不是不还你,着什么急?

还,还,还,过了这两天就还你,都是至亲好友,你至于这么没有人情味吗?

总之,就是能拖就拖,能拖就不还……

最后你只能无可奈何,自欺欺人的安慰自己。

欸~只当自己TM眼瞎,花钱买了个教训,认清了一个人的虚伪,以后再也不和他打交道了。

俗话说:因钱失义,金钱一过手,亲友变成狗,朋友不谈钱,谈钱伤感情……

等到下次再有人找你借钱,你都会慎之又慎,或者六亲不认,直接断然拒绝。

许多人做到不借钱这一点很容易,因为自己本来就没钱,或者本来就不想借。

即使好友再三请求,也大多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直接“给”一些钱了事,从此也就不打算再要。

不借钱好说,如果知信行者把事情给你颠倒一个角度再看?

换成你去劝别人。

这件事情你明明知道,如何做对他最有利?

他偏偏不听,反而选择一条对他最不利的道路,你于心不忍,好为人师,要帮他改正错误。

你反复劝说,可是偏偏人家就是不听你的。

当你劝说第1遍,第2遍,对方都在拼命找理由解释他的正确。

还会说你,你不了解具体情况,你看到的不够全面……

请你马上停止,坚决不要再去劝说第三遍!

就和上面知信行者说的借钱,道理一毛一样。

如果对方不听,他悟不到,鸡同鸭讲,你说再多都没用,还会被对方误会你有什么不良的企图。

这个逻辑,适用于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同事……

你劝说次数多了,好朋友也会变成仇人!

除非是他遵循市场规则,花钱主动跑来找你求教学习。

劝人不要超过两句,这就是最基本的人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