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历史上著名的佛道之争,看元代对宗教的宽容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

 西一里2l6sluho 2022-04-01

元代时期,蒙古治下的民族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朝廷并不给予干预,以至于当时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各宗教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也正是元代对宗教的宽容,导致了它们之间发生了剧烈的矛盾和冲突。为此,蒙古族为了平息佛道两教之间的怒火,还特意主持了一次辩论大会。

虽然,在辩论中道教败北,但后来还是因为元代的宽容政策,让道教自然发展,并没有对道教排斥和鄙视。

那么,为什么元代对各宗教信仰采用如此宽容的态度?佛道之争,道教又为何失败?

宽容的宗教政策,也是政治工具

文章图片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元代时期的蒙古帝国疆域远胜汉唐时期,因此在元帝国内生活着各个民族,而各民族也都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它们之间相处的很融洽,只因为元代时期宽容的政策。

成吉思汗带领他的蒙古铁骑征战欧亚大陆,征服了许多国家和民族,但后来他发现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可是他并没有将自己蒙古宗教萨满教强加于每个民族,而是允许各民族保持自己所信仰的宗教。

成吉思汗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明白宗教信仰对每个人会产生多么强大的力量,过度镇压或强制让他们信仰萨满教,反而会引起各种反抗,于是他巧妙的利用各民族之间的宗教,为他提供军事扩张和政治服务。至此之后他的子孙或嫔妃们所信仰的宗教也开始五花八门,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等,也正因为成吉思汗对宗教信仰的宽容,促使国家之间保证了统一状态,而他的子孙们也采用这种政策。

文章图片2

元帝国的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道教得到了巨大发展

元帝国是由成吉思汗的嫡孙忽必烈建立的,他继承了祖父的事业,入侵中原结束了中国百余年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民族杂居的大帝国。在宗教信仰上他也是一个萨满教的忠实信徒,但他也跟着成吉思汗的脚步,利用各种宗教为他的政治服务。

早在他还未登基之前,他便意识到宗教信仰对他的统治会产生如何强有力的影响,因此他曾对人说:“基督教徒把耶稣作为他们的神,萨拉逊人把穆罕默德看成他们的神,犹太人把摩西当成他们的神,而佛教徒,则把释迦牟尼当成他们的神了,我对四大先知都表示敬仰,只希望他们中的一个能给予我帮助。”

文章图片3

历史上,儒释道三教长期是最重要的宗教,但从元朝起,这种局面开始被打破。

元朝之前,中国汉族一直信仰的是传统的佛教和道教,再有就是被世人极为尊崇的孔孟之道也叫“儒教”。忽必烈统治中国后,并没有对这三个教进行打压,而是对每个教派都采用了不同的政策并给予重用。忽必烈与其他的君王不一样,他并不会因为某个人所信仰的宗教而歧视他们,所以在他当皇统治期间,在他身边任职的人所信仰的宗教都不一样。

从历史上看,元代时期并没有发生强迫其他民族必须改变原本民族宗教信仰和习俗,被强迫加入蒙古族宗教的事件,更没有像满清时期留发不留头那样血腥制度的产生。忽必烈对各宗教的接纳度很快广,他接受元好问、张德辉之请,悦而为“儒教大宗师”,在接触吐蕃藏传佛教后,也接受佛戒,并尊其首领为“国师”,后又封道家领袖为“天师”等等。

忽必烈对宗教的接纳和宽容为自身巩固统治政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接纳宗教信仰从成吉思汗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国策,这在民族宗教自由度和容纳各民族百姓,对国家服务有着其深远的政治意义。

元代宽容政策产生的佛道之争

每个宗教在保护自己的利益时,都会争夺教徒和影响力,这就导致会发生许多的矛盾和斗争,而在元代时期各宗教之间数与佛教和道教之间的斗争最为激烈。

文章图片4

道教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全真派,创始人为王重阳

金代时期全真教兴起,创始人为王重阳,教义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并声称“以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王重阳有七个徒弟,称“七大真人”,由于当时的全真派的领袖多次被金世宗、金章宗等皇帝多次接见,所以全真教在当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成吉思汗对全真教,当时也有了解,一方面他相信全真教的长生不老之术,另一方面他也想利用全真教当时的影响力顺利入主中原。于是他在西征途中召见全真七大真人之一的丘处机,丘处机也立刻带领自己的18个弟子拜见成吉思汗。

两人互相见面后,相谈甚欢,成吉思汗还称丘处机为神仙,命他掌管天下出家人,而丘处机也顺利成为道教的总首领。在这一刻,全真教因为有成吉思汗的扶持,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教派。也因为当时处于兵荒马乱的年代,全真教归附蒙古也是一种变相的被保护,平民百姓见此,也纷纷加入全真教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文章图片5

全真七子之一的长春真人丘处机,曾不远万里赴西域劝谏成吉思汗少杀慎杀

全真教一直主张“三教合一”(儒释道),一些信徒为了巴结全真教,便摧毁佛教经书、佛像,或强迫佛教徒改信全真教,而这些行为自然引起了佛教的不满。

其实在全真教之前,佛教已经得到了成吉思汗的信赖。1214年成吉思汗在西征之前召见了佛教禅宗临济宗的中观和海云禅师,另外,万松禅师的弟子耶律楚材也极为受成吉思汗的信任。所以,13世纪中叶以前佛教禅宗和全真教两个教派算是势均力敌,但全真教势力大多在民间,而朝廷则是佛教的势力。

全真教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其势力直逼佛教,为了能够稳固佛教的影响力,一些佛教的上层人士开始在蒙古王侯面前状告全真教。

文章图片6

当时吐蕃佛教东传,为了能够顺利拿下吐蕃,蒙古必须依靠吐蕃佛教的力量,于是吐蕃佛教便进入了蒙古统治阶层,直接取代了佛教禅宗的地位。而道教为了打击吐蕃佛教的地位,便大肆宣扬《老子化胡经》,这部经书中直接把佛教说成事道教的弟子教门,而这是佛教决不能容忍的。

佛教禅宗和吐蕃佛教认为他们受到了侮辱,双方据理力争,闹到了蒙哥大汗那里,于是在1255年发生了大辩论,道教失利。1258年,道教不服上一次的失利,求蒙古大汗再次主持辩论大会,蒙哥大汗命忽必烈再次召开关于《老子化胡经》真伪的大辩论。

佛教的参与者有那彦国师、八思巴、少林寺长老及其他寺庙住持等几百人,而道教也有两百多人参与,忽必烈请了廉希宪、姚枢、窦默等谋臣两百多人作证。在这场辩论中巴思八抢先发问,占据了主动权,使得道教众人反应不及,再次落败。

文章图片7

在佛道大辩论中胜出的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统领天下佛教

辩论的大致过程为:八思巴:“史书有记载“化胡”的说法吗?”,道教方回答:“无”。八思巴又问:“老子所讲为何经?”道教方回答:“《道德经》”。又问:“此外更有何经?”答:“无”,再问:“《道德经》有“化胡”事否?”答:“无”。

八思巴立即高声说道:“史记既无,《道德经》又不载,《化胡经》为伪妄,已甚明白”,道教方各人穷都词穷,闭口不言,于是姚枢当场宣布:“道教者负也”。

而后忽必烈下令让失败的道士樊志应等17人全部剃光头为僧,又烧毁道教经典45部,将被道教占用的237所寺庙全部归还佛教。

这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佛道之争,但最终以道教的失败而收场,在辩论大会结束后,道教的势力被削弱到了冰点,而吐蕃佛则如日中天。1260年忽必烈继位后,将八思巴封为国师,授予玉印,命其统领天下佛教。

那么,佛道之争道教失败后,元代是否对道教产生了歧视或排斥呢?

当时佛教辩论胜利后,曾有人向忽必烈进言道:“《道藏》经多混杂,宜焚去不录”,当时的忽必烈听到这番话后心里也认可,但道教首领张留孙祈求忽必烈之子,太子真金。真金对忽必烈说:“黄老之言,治国有不可废者”,忽必烈听后猛然醒悟,于是下达圣旨,道教当可存者。

  • 元代是如何对宗教施行宽容的?

从历史上看,虽然道教在辩论会上失败了,但元朝统治者们并未对道教排斥或取缔,他们知道道教在中原的影响力是根深蒂固、门派众多,如果元朝廷想要巩固中原的统治就不能忽视道教的力量,因此元朝廷对不同的道教门派都加以善待。

文章图片8

道教正一派创始人张道陵

道教的流派不少,其中又属正一派历史最为悠久,正一派的创始人是东汉人张道凌,相传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被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正一派传至元初已至第三十六代,传人张宗演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天师”,主领江南道教,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给其印章以示正式,并授其徒孙张留孙为“玄教宗师”之号,留在身边命备顾问。

终元一朝,正一派都得到了历代元朝皇帝的推崇。特别是张留孙,堪称是正一派最受宠的宗师,成宗、武宗、仁宗、英宗等一再对其加封,头衔多达40多字,历朝“天师”的封号都不能与他相比。其荣耀和权势几乎可以与佛儒两教的大德相抗衡,正一派的势力和影响力在元朝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文章图片9

道教总要流派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和他的七大弟子

不仅仅是正一派,道教其他比较有影响力的流派,比如太一教派,真大道派,其首领也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关照和重视,不仅屡次召见抚慰,还不吝加封道号,对各流派给予名分上的承认,赏赐也是较为丰厚,这对于道教来说是一次极为难得的发展机会,道教能在元朝得到合法的存在自然是离不开元朝历代皇帝的认同。

在元宪宗八年(1258年)全真教与佛教的那一场僧道大辩论中,全真教虽然输给了佛教,使得佛道关系紧张,但全真教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而是在元朝依然在其所在地得到发展。

元代政策下对宗教产生的影响

全真教虽形成于北方,但也有南北两派之分的说法,北派产生于金朝,南派则产生于南宋,元灭金和南宋后,南北两派实现了会合,尽管全真教在元宪宗时期的那场和佛教的世纪辩论中失败了,在元朝朝廷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是因为那场辩论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反而使得全真教在民间教徒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3年)又兼承南北两宗师承的陈致虚的推动,全真教南北两宗正式合并,调整其“五祖”、“南北七真”的地位,全真教终于在短暂的衰弱之后再一次获得了大发展。

文章图片10

充满神秘色彩的白莲教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原以来,一直发展相对比较平稳,元代是一个对宗教相对比较宽容的朝代,而佛门教派众多,这些教派在民间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如出自佛教净土宗的白莲教,出自华严教支派的白云宗都在元代得到了较大发展。

白莲教诞生于南宋,经过百余年的潜伏流传后,到了元朝初期得到了空前发展。元朝是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政权,其统治者横征暴敛,民族压迫深重,加上政治上的无比黑暗,使得统治下的人民水深火热,苦不堪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堪屈辱的广大汉族人民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反抗异族统治,纷纷加入白莲教,使得这一段时间白莲教爆发式的发展,信徒遍布大江南北。

另外,广大人民还利用白莲教作为反抗暴元统治的武器,组织起义和武装斗争,元廷虽然在每一次平息反叛后都颁布过禁令,但是白莲教毕竟是元朝廷认定的宗教,因此取缔并不彻底。元代的海上贸易相对比较繁荣,中外往来较为频繁,这一段时期来自西方的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域外宗教都在元朝得到了空前发展。

由于宗教体系较多,元朝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以宣政院管理佛教和吐蕃事宜,以集贤院管理玄门道教,崇福司掌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事务,各种宗教宽容并重,不相冲突,使得元朝时期的各种宗教得到了长达百年时间的快速发展。

文章图片11

宗教信仰自由是元朝的一大统治特色

元代对宗教采取的这种宽容政策,可以令各教派兼收共存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我们可以从五点得出元朝统治者如此做法的原因所在:

  1. 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统一政权,而蒙古族是属于多神信仰的民族,从本质上来讲,蒙古人不排斥其他信仰,相反的,对一切神袛都是以兼容共融,不分高低的方式对待。
  2. 元朝的上层统治集团中,蒙古人是统治核心,由其他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一整套的领导班子,为了统治集团的政治团结,就不能再在宗教信仰上强求一致。
  3. 蒙古人深知宗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巨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为自己的政治稳固服务,这其中就包括各种宗教。
  4. 各种宗教的教义大多是劝人修身养性,安分守己,大多数具有维护封建统治,麻烦人民斗争意志的作用,元朝统治者可以利用宗教来教化禁锢人们的思想。
  5. 宗教人士参与政务在元朝并不新鲜,如丘处机,八思巴,这些服务于元朝统治者的上层宗教人士,大多能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具有不可替代的辅政作用。

在这种宽容包容的政策下,元朝作为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政权,并没有把宗教当成邪魔外道,而是支持各个宗教流派各自发展,这使得元朝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较为繁荣的朝代,这是元朝的一大历史进步,颠覆了我们对元朝过去固有的认知,其历史意义是重大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