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生活的纪实采风 | 揭阳之行·揭西(04)

 发现城市之美 2022-04-01

棉湖小镇

棉湖,有千年历史的粤东名镇,但它真正出名还是因为东征,蒋介石、周恩来领三千黄埔学生军在此大败陈炯明两万粤军,使它成为国共两党的“蜜月”胜地。

打铁街 

打铁是冷兵器时代的记忆,随着农耕时代结束,棉湖老城区的打铁街逐渐被人遗忘。

漫步于打铁街,看到作坊里有顺治钱,老铁匠说这些是新钱,每枚五块,又拿出一把“老钱”说只要十块,我一看就知道也是工艺品。

很多老手艺走到了尽头,不得兼营祭祀用品维持,随着他们的老去,这些手艺也将成为永久的记忆。

棉湖糯米饭 

棉湖糯米饭,用芫茜和甜酱提味,兼容了芒果饭和八宝饭的风味


五经富镇

五经富,揭阳与梅州交界的山区小镇。五经富多曾姓,为元末从五华迁来,因设铺五间以打铁为业,得名“五间铺”,后人口聚集,学风渐浓,儒学“五经”甚富,更名五经富。

1885年,英国基 督教长老会传入,小镇成为潮梅客属地区传教的一大根据地。如今一百多年历史的基 督堂建筑群,或废或改建,幸存者已不多。中西文化碰撞成就了这个文化之乡,盛况不复存,但回顾这段历史,对探讨中华文化之复兴,不会没有意义。

钱坑镇

曾享有“日落钱坑寨,日出沙陇郑”美誉的钱坑,明清以来因木雕声名远播。

木雕 

以埔龙尾村为中心,如今尚有五百多木雕工匠,大多是加工型家庭作坊,工匠们靠有限的熟客订单赚取廉价费用。值得宽慰的是,在许多潮汕青年不愿接班木雕活的困境中,钱坑有上百名90后,自愿学习老祖宗留下的手艺,给古老的木雕带来一线生机。

纯手工制作的大龙香 

第一次见到纯手工制作的大龙香,从香骨拣选到原料搅拌、涂抹,再到制作定型、绘图上色都十分讲究。由于香体厚、湿度大,一支大龙香的制作需两三个月。


林少潮是钱坑村制香工艺第四代传承人,得益于潮汕的祭祀风俗,这项技艺保留下来了,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村里也只剩他在继续坚守。

( 文字和摄影均来自点石文化,未经授权使用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现城市之美·揭阳》正在实地走读中……

敬请期待!

我猜你更喜欢……

▶ 揭阳之行·揭西(03)

▶ 神庙祠堂里的乡土信仰 | 揭阳之行·揭西(02)

▶ 民艺采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 揭阳之行·揭西(01)

▶ 重拾文化之根 | 揭阳之行·揭东

▶ 这是关于历史遗忘和文化漠视的记录 | 揭阳之行·榕城

▶ 发现城市之美 · 揭阳站出发啦!

 新刊上市 |《发现城市之美 · 汕头》(节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