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传统节日腊八节,正好遇上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但凡大小节日,都离不开一个“吃”字。腊八遇大寒,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暖身暖胃,还暖心。各地网友也纷纷晒出自己所在地的腊八粥。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煮的,后经演变,加上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用料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包括大米、小米、糯米、薏米等谷类,搭配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再辅以红枣、花生、莲子、枸杞、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等干果。 除了喝腊八粥,有些地方还有吃腊八面、腊八豆腐、麦仁饭,泡制腊八蒜等习俗。尤其是用醋腌制的腊八蒜,颜色翠绿,吃起来酸中带辣,华北地区的人们喜欢用它就着饺子吃。 腊八节和腊八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腊祭的习俗,腊是岁终之月,人们在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以逐疫迎祥,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腊八节,又称“佛成道节”,是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相传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无果,形销骨立,遇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后各寺院在腊八这天,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名为腊八粥。 作为一个南方人,印象中并没有过过腊八节。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腊八节是北方的节日。但是随着现代信息的迅速传播,腊八节也开始进入南方人的生活。 在北方,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所以也有人把“腊”解释为“接”的意思,意味着新旧交替,即“冬天过去,春天来临”。 图cr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