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特别企划 | 致敬非遗传承人

 发现城市之美 2022-04-01

感念

师恩

何用堂前更种花

令公桃李满天下

路人指道令公家

绿野堂开占物华

古语有云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师者,人之模范也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

人们常常将传统手工艺人尊为师傅、大师

他们是古老民族文化的守护者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匠人匠心,代代相传

在多元现代文化的冲击下,

传统手工艺面临危机和挑战,

手工艺的传承者愈发珍稀。

在时代的洪流中,

这些朴实的工匠师傅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坚守信念,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弘扬的新出路。

发现城市之美团队走读全国各地

造访独具魅力的蒋塘马灯舞

感受娄底木偶戏的精彩生动

揭开木活字印刷术的神秘面纱

品尝达濠鱼丸的爽弹鲜甜

惊叹于潮州木雕的富丽华贵

聆听汝湖渔歌的袅袅“渔”音

……

发现城市之美

# 江苏溧阳

如果接下来没有人跳了

那我就是千古罪人了

一定不能在我手里毁了

蒋塘马灯舞,

由十匹竹篾扎制

彩布装饰的高头大马,

分别配十位戴面具的人物。

分别代表杨家将、北地俄人、

虞氏先祖、祠山张渤等人物或民间信仰神。

一匹竹马最重的有七十多斤,对体力消耗极大。

相传,蒋塘马灯舞由当地流民虞顺充军朔方时传回社渚。在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由社渚虞氏8个自然村族群发起,开始有组织、有规模演出。2010年,蒋塘马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虞小华

蒋塘马灯舞协会会长

虞小华生于1952年,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蒋塘村人的他才第一次看见蒋塘马灯舞表演。

“太稀奇了,

没想到从小听到大的马灯舞,

这么热闹有意思!”

描述起蒋塘马灯舞时,

虞小华眼里总是放光。

虞小华记得,当时20来岁的自己被震撼了。到了80年代,虞小华加入村里的马灯队伍,随后成为了主事人之一。

2010年蒋塘马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包括虞小华在内的村民,其实不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村里人依然很高兴。因为他们知道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被极大程度地认可了。

老实说,表演很辛苦,补贴也比不上打工能挣的钱,但大家就是自愿去做这件事情。”虞小华说,“农村现在已经找不到什么年轻人了”,传承的问题不得不摆上台面。“如果接下来没有人跳,那我就是千古罪人了,一定不能在我手里毁了。

所幸,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均为蒋塘马灯舞的传承给予了支持,《溧阳社渚蒋塘马灯舞(2013——2022)保护规划》也在2013年制定,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一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

发现城市之美

# 湖南娄底

村头齐观耍傀儡

搬演故事又一回

载歌载舞赖提举

博得欢笑落夕晖

湖南娄底双峰县

蛇形山镇杖头木偶戏,

是全省有名的“木偶之乡”,

民间俗称“观音戏”,属梨园启教,

从汉代开始兴起,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

是当地婚、丧、喜、庆常见的祭祀文艺,

通过娱神娱人的方式,展示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胡仲文

双峰杖头木偶戏第六代传人

胡仲文和妻子谢桂苹师出同门,由于年龄相近,爱好相同,互生爱慕,走到了一起,师傅年纪大了之后,夫妻俩便于1991年组建了自己的戏班,从此开启了“木偶一生”。

戏班自成立以来的三十年时间里,夫妻俩演出场次达到了七千多场,平均每年多达三百多场。木偶班规模一般都很小,成员在十个人以内,这就要求每个艺人必须掌握木偶戏的所有技能,既要会在后头奏乐,又能在前台演出。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

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

完美的木偶造型艺术

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

胡仲文的妻子谢桂苹有一手绣花的绝活,戏班里30多个生动传神的木偶,从洗材、打柸、打土、喷色、彩绘,整整六道工序,皆有她亲手制作。

她说:“木偶最难做的部分是头部。要选用上好的白杨木,一锉一锉雕琢成型。细心打磨后,用白粉掺牛皮膏溶化后涂在木偶脸上,再根据人物形象开脸谱,最后仔细打蜡,才算完成。”这些木偶色彩丰富绚丽,形象栩栩如生,表演起来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对于他们而言,唱木偶戏已不是一项营生,一种热爱,更是他们的第二生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这背后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三十多年来的辗转奔波,为了这一文化得到传承,需要常常送戏下乡,也因此几个月不能回家一趟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常态,对家人孩子也有所亏欠。所幸,胡仲文夫妻的坚持得到孩子和儿媳妇的理解,在耳濡目染之下,他们的儿子、儿媳、妻弟等亲朋相继加入木偶戏剧班,夫妻俩授徒十余人。

2012年,胡仲文夫妻的木偶戏还上了中央电视台7套的《乡土》栏目。木偶戏蕴藏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审美观念,是民俗艺术的精粹,胡仲文的木偶戏班在奔走于各地演出的同时,也承载了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的使命。

发现城市之美

# 福建三明

明祝允明《书新本渭南集后》云

自沈梦溪《笔谈》述活板法

近时三吴知好事者盛为之

活字印刷术

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宁化是我国目前已发现保留有

木活字印刷技艺的两个地方之一。

宁化,是世界公认的客家祖地,客家人敬祖穆宗,由来已久。客家人把族谱的修订刻印视为千秋伟业。明初至明中叶,宁化开始使用木活字印刷族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目前保存有木活字近四十万枚,既有祖传的,也有新刻的,活字取材多用梨木、荷木,主要用于印刷家谱,经书等。在宁化县文化馆,我们也拜访了活字印刷术的传人——邱志强。

邱志强

活字印刷术传人

邱志强祖上从清代开始,就开始做活字印刷,印刷的成品在海内外许多大型展厅被当做艺术品展览。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先把字用毛笔写在大小一样的小木桩上,木桩用硬木分割成,一般是梨木,枣木,楠木等。写好之后,把字体外的部分用雕刀去掉,形成凸出的反体阳文。

这是件精细活,对雕刻师傅要求极高,一不小心划到字体,整个活字就废掉了。碰上有图文需求的,还得雕刻画版,这个更细腻,也复杂得多。

活字雕成之后就开始排版,把活字按照顺序排好,放在木盆的小方格里固定,再用刷子沾上墨汁,往木板上一刷,然后把玉扣纸放于活字上拓印,一页版书就此成型。印出来的书本带着浓重的墨香味,可以保存很久。

活字印刷是一项异常艰辛的工事,艺人不仅要熟练掌握木活字的反字毛笔书写、插画反画的绘制,还要学会製刻、拣字、排版、校对、装帧等技艺。

由于过程非常枯燥,又没什么经济效益,许多传人纷纷转行,只有邱志强和他的族人仍在坚持。

2010年,“中国木活印刷术”被列入联合国机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三明市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化木活字印刷术名列其中。

对于邱志强和他的族人而言,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门艺术在今后如何发展和传承。在邱志强看来,这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祖上留下来的一笔丰厚的财富

发现城市之美

# 广东汕头

形态完整、均匀

组织结构紧密

富有弹性

滋味、气味鱼香浓郁

味道鲜美

达濠鱼丸,

广东汕头市濠江区特产,

已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鱼丸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宋代之前便有先民在达濠岛捕鱼、晒盐,达濠人对海产鱼有着独特的制作方法,其中以鱼丸、虾丸、墨斗丸等海鲜丸类最具地方特色。这些海产鱼鲜丸的制作技艺在达濠民间传承已久,是《周礼》“八珍”之一的“捣珍”在达濠饮食文化的延续。

制作达濠鱼丸

需选用本港捕捞的那哥鱼,

因为其肉质鲜甜,丰厚多胶,

非常适合制作鱼丸。

制作大致经过七道工序:

洗鱼、去除头尾、剔骨、

刮鱼蓉,然后混合一定比例的

鸭蛋清、盐水和淀粉后,

用手掌快速拍打使鱼肉起胶。

拍打的过程最为关键,全凭经验掌握,拍打过度或不够都会影响鱼丸的口感。

将拍打好的鱼蓉在手中揉搓,从虎口间挤出丸状,放入温水中凝固定形,再经煮制后晾凉放置,要食用时再烹调煮熟即可。做好的达濠鱼丸形态完整、均匀,组织结构紧密,富有弹性,滋味、气味鱼香浓郁、味道鲜美。

达濠鱼丸的制作工艺在民间代代相传已有数百年。如今在达濠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蒂蒂香”鱼丸制作技艺和“晶华”鱼丸制作技艺。

林木隆

蒂蒂香鱼丸店第四代传人

清光绪 年间,达濠人林光孝在达濠古镇关爷宫前开鱼丸店,他是达濠鱼丸制作技艺的高手,制作的鱼丸颇受当地食客称赞,今蒂蒂香鱼丸店店主林木隆是第四代传人。

梁少忠

“晶华”鱼丸第五代传承人

晶华鱼丸始于清末,由达濠人梁晶合开办的“晶合号”鱼丸店传袭至今。梁晶合自小对达濠各个港口、渔场的海鲜了如指掌,他传袭民间制丸技艺,拍的一手好鱼丸。梁晶合的一身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如今第五代传承人梁少忠已从父亲梁志波手中接过衣钵。

达埠李记

师傅摔拍虾糜

除了鱼丸,达濠虾丸和墨斗丸也极富盛名。达濠虾丸制作技艺在民间传袭已久,由达濠“李老二”家族打造的虾丸品牌最为有名。

清代末年,达濠人李嘉猷在城内开设“达埠李记”食店,他制作的虾丸、鱼丸备受欢迎。第四代传人李耀宏所创立的“达濠李老二”品牌已成为达濠虾丸的招牌。

达濠鱼丸以及墨斗丸、虾丸的制作技艺已不是某个家族的独家秘制,而是濠江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中形成了地域性的集体传承,它体现了达濠这个滨海古城具有海洋般的宽阔胸襟和开放态度。

发现城市之美

# 广东潮州

层层叠叠

玲珑剔透

多层镂空

金碧辉煌

潮州木雕

如同工夫茶、潮剧一般,

在潮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以其多层镂空、金碧辉煌和

无与伦比的细腻精致刀工让人过目不忘。

潮州木雕形成于唐代,是中国现存四大木雕流派中起源最早的。到了明清两代,潮州木雕已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其材质多选用樟木,冬季伐树锯成块状,风干后不易变形,耐虫蛀,雕刻成品之后再上漆贴金,富丽华贵,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意溪镇莲上村被誉为“潮州木雕之乡”,过去几乎家家做木雕、户户出师傅,曾孕育出张愚、张鉴轩、陈舜羌等大师,他们的足迹构成了一条潮州木雕的传承之路。

陈树东

首批国家级非遗——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陈培臣之子

陈树东出生于木雕之乡,又有一位擅长木雕且醉心艺术的父亲,耳濡目染之下,十三岁那年便跟着父亲学木雕活,在他眼中,父亲既是严父,更是严师。那时学徒是按老规矩学艺,没有理论,完全靠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的想法。

名师出高徒,陈培臣像当年父亲师从张鉴轩那样,从学磨刀开始,一锤一凿,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创作了不计其数的木雕精品。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在过去只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在1957年莫斯科的艺术博览会上,他与父亲和张鉴轩集体创作的《蟹篓》斩获国际大奖。从此,潮州木雕跻身国家级美术工艺品行列,而虾蟹篓成为潮州木雕的拳头产品。

陈培臣忧心忡忡地说,

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工艺

但他儿子陈树东是个例外。

陈树东不但接过祖父的刻刀,

而且是有力作,

这让陈培臣倍感欣慰。

眼看着父亲和自己土地创办的木雕作坊开花结果,陈培臣坦言道,正是由于这种传承造就的竞争局面,使潮州木雕的发展走进了一个新时期。

潮州木雕在长期发展中,吸取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不同民间艺术的长处,融汇成独特的风格。刻刀之下,没有生命的木头变得层层叠叠、玲珑剔透,成为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甚至古典戏曲中的人物景观。

理论和设计师传统木雕艺人的软肋,陈培臣希望新一代的传承人既有理论、设计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如同父辈塑造出四面立体的通雕“蟹篓”一样,相信不久的将来,潮州木雕会再创新高峰。

发现城市之美

# 广东惠城

袅袅“渔”音

汝湖渔歌,

即东江渔歌,

乃东江疍民所唱。

疍民在惠州历史悠久,宋朝《岭外代答》载:“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

“以舟为室,浮生江海”的疍家人,一生江海沉浮,风雨漂泊,他们当中触景生情,把日常的所见所闻用渔歌形式唱出来,既是一种生活写实,也是一种情感宣泄,事无巨细,都能信手拈来融入歌中。

明万历年间,惠州名儒杨起元称鹅城“渔歌樵唱,朝夕相闻”,可知惠州的“淡水”渔歌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刘阿婆

为数不多能用汝湖渔歌表达情感的老人

刘阿婆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18岁嫁到汝湖,依旧是以打鱼为生,此生与渔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她那个年代,小时候听别人对歌,听多了自己也会唱,长大了渔歌相伴,如今耄耋之年的她,也与时俱进,把生活都唱进歌里。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疍民被束缚限制的桎梏早已解除。老一辈会唱渔歌的相继离世,新一代的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接触汝湖渔歌的越来越少。

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汝湖渔歌,其传承和发展,亟待用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出年轻一代的歌者,续传这几百年的袅袅“渔”音。

我们一路走读下来,非遗传承人岂止这寥寥几位,还有更多被我们写进一本本书籍里抑或尚待走访。

点击上方动图可直达购买

你的每一个支持与转发都是对非遗文化的推广

在这瞬息万变的日子里,我们或许做不到毕生去学习从事某一门传统手艺,但我们可以去体验去传播去推广去参与保护我们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传承。莫等到蓦然回首,一些弥足珍贵的事物已然成为了错失······

大国工匠

匠心筑梦

何为匠心

谓之坚持

泱泱华夏五千年

那些远古流传下来的手艺

不仅是一门生存技艺

更代表的是中国的匠心精神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们不仅要感念师恩,

也要向这些毕生守护传统手工艺的大师们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