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思念,叫清明

 曾仕强 2022-04-01

文/朱乐平

每到清明,思念的情感犹如钱塘江潮涌。打湿的不仅有衣衫,还有心灵的最深处。

年年岁岁,花谢花开,才愈发觉得情感是最难表达的,也是最难说清楚的,它有时更是独有的,需要自己珍藏。

 01

父亲的叮嘱

父亲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曾经叮嘱我三句话,至今铭记在心。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晚饭后我照例去父亲的房间,跟他讲了第一天报到的情况。

父亲平和地跟我说“要与人为善,要尊重师傅”。父亲告诉我,与人恭而有礼,是做人的本分,是一个人的修养。

他给我讲了厂里几位有名的师傅精湛的技艺。

加工车间有一位焊接师傅,能够在特别薄的钢板上补焊,一年为厂里修旧补漏节约很多资金;还有一位女劳模,能够一人照看三台机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父亲要求干工作一定要尽心尽力,踏踏实实,一丝不苟,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积累经验。听完父亲的话,这几位可敬的师傅,使我由衷地钦佩。

人到中年,工作忙家务事多,父亲总是叮嘱我“学习的脚步不能停”。

他告诉我,女孩子一定要靠自己,职业生涯很长,竞争激烈,不学习迟早会被淘汰。

后来我通过学习,做了会计。上岗的第一天,父亲告诉我:“工作是人品的表现。”

他说,做会计就是做人,并给我提出要求:坚决不许做假账!父亲严肃的表情和坚定的话语,一直警醒着我不敢懈怠。

父亲在我记忆中的形象一直是身教重于言教的。

他从不浪费时间,他读书看报的身影,常常是被写字台前的灯光勾勒出来。

父亲生前看过满书架的书,堆出的是一人多高的笔记。随手一翻,那本刻着“青海湖”三个字的硬皮笔记本记载的时间,竟然是1962年。对于我而言,这还是我未出生的年份。

每一本记录着笔记的时间,像日历一样,串起了父亲直到生命最后的学习史。

父亲究竟读了多少书,记了多少笔记,若真算起来,我已无能为力。

只记得父亲曾说,有那些年借给别人的书,有在书店里看的书,还有那些散落在报纸四周边缘空白处的文字,墙上日历空白处的句子。

父亲读书的勤奋,在我失去他的今天,才意识到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挤时间,抢时间,赶时间。他一定是在照顾好家,干好工作之余,争分夺秒地学习。

只可惜,当年的我却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即使在他生病的时候,对我说的话,现在想来,都饱含着深深的父爱和前行的力量。

02

曾师的教诲

三生有幸,在父亲离开多年之后,我遇到了曾仕强教授。

未曾谋面,却能够在曾教授的良心网聆听老师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聆听老师讲述人生智慧。

人生两件事,一曰做人,一曰做事。

曾教授在《财神文化》中告诉我们,一定要先学做人,你才会做事。

做事离不开做人。做人做事兼顾并重,透过好好做人来把事情做好。

曾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良心网负责人李志峰老师在《曾仕强教授永怀集》中的一篇文章《怀念尊敬的曾教授》,记录了曾教授为了百年传承,继《易经的奥秘》在百家讲坛开讲之后,在他声望最高,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最多的时候,他老人家舍去功名利禄,用十年的时间,精益求精录制了超过一千集的视频内容。

“教授对于录像要求很严,他为了保持声音每天只是录制四集,上午两集,下午两集......”

“教授对于录制质量的严格要求,这十年来始终如一。从第一次录像,教授就告诉我这些资料是要流传一百年的,必须认真......”

“每天早上化好妆以后,教授进入演播室第一句话都是:'昨天的内容怎么样?有需要补录的吗?’一天容易,关键是十年里,每一次进入演播室,都是这句话

从李志峰老师的描述中我清楚地看到曾教授对任何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我体会到曾教授为传承中华文化有多么用心,有多么努力,又有多么劳累!

今天,我和全国各地的易友伙伴们能够在良心网易经思维践行社一起看着曾教授的视频讲解和书籍学习《易经》《道德经》《论语的生活智慧》等国学经典,一起看着曾教授的视频讲解和书籍学习《中国式管理》《情绪管理》《孝就是道》《亲子关系》《论三国智慧》等方方面面的人生智慧,一起践行和弘扬中华文化,都得益于曾教授那十年来的辛苦付出。

每每想到这里,都忍不住心疼,忍不住落泪。

曾教授详解《道德经》,为我们讲述“道”和“德”的关系,揭示道德经的奥秘,教导我们尊道贵德,修己安人。

曾教授说,“德”就是道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就是要求我们按照自己身上原有的道去发挥。所以修养德行,要自我要求,凭良心做事,要无私无我无为,逐渐向上提升。

曾教授告诉我们,人这辈子来,只做一件事情是真的,那就是利用有生之年,不停地修养自己的品德。

醍醐灌顶,让我真正明白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在这一刻无比丰富而深刻。

曾教授给我们指引人生大道,引导我们开启人生智慧。

前行的路上,我们一定要谨记恩师教诲!

生命充满着偶然,人生是一场偶然的相遇,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们,尤其在清明。

每一年清明节,思念父亲;每一年清明节,缅怀曾仕强教授。

谢天谢地,不忘祖先,敬畏圣贤!

END


作者简介:

朱乐平,陕西人,良心网易经思维践行社学员,曾师思想智慧的受益者和践行者。读书、悟道,向善而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清明献花致敬曾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值此清明念远追思之际,我们一起来向敬爱的曾教授献一束花。

感谢他启迪心灵,启发智慧,感谢他让无数人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