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教师的四种境界

 谷哥说英语 2022-04-01
题记: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记载:“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王国维曾用三句宋词比喻治学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Last night the western breeze
Blew withered leaves off trees.
I mount the tower high
And strain my longing eye.
意思是,治学之始,必须耐得住寂寞,高瞻远瞩,不断求索。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I won’t regret even if the belt on my robe grows looser;
For you it’s worth being wan and haggard.
意思是,治学之过程,须坚忍不拔,执着隐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A thousand times I search for her in the crowd
And, suddenly turning my head,
Discover her where the lantern lights are dim.
意思是,经过艰辛探索,终有所悟,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简言之,第一种境界是“立”,第二种境界是“守”,第三种境界是“得”。
一言蔽之:求道、悟道、得道。

作为教师,我们也有几种境界:

第一层境界的老师,注重人的教育,以人为本,以“育”为基,以“化”为标,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理想的守护神,坚守初心的教育者。既关注知识传授,又注重“立德树人”;既能“立己”,又能“达人”;

第二种境界的老师,教学水平很高,极富爱心,无微不至关心和呵护自己的学生。尤其注重教学的高效,致力于学生教学成绩的提升,但“达人”有余,“立人”不足;

第三种境界的老师,雷厉风行,努力树立权威人格,坚信“严师出高徒”。教学成绩虽不至于落后,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持久性的维持、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塑造、后高考时代学习动机的保持和影响力都仍有待观察;

第四种境界的老师体贴又温顺。坚信“亲其师,信其教”,过于重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上,千方百计地讨好学生,以博得学生的好感。走向了“严师”的反面。

那么在“治学”和“立己”的路上,作为教师,我们又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也说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语用篇)

也说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文字篇)

也说英语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上)

也说英语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中)

也说英语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下)

教师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边阅读边关联思考

33问禹海军老师《高考英语备考教学中的学生观》

【中考备考】基于情境的中考英语完形填空语篇教学的探究及案例

基于“放羊理论”的教学实践-课前篇

禹海军老师“放羊理论”再思考


如果喜欢,辛苦点击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