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下居家日常(一)—— 陪护日记 一 又是一个特别的春天,就像回到了2020年的春季。困于疫情,学校停课,我又带儿子回到老家。 “春眠不觉晓”。常常一夜无梦,一觉到天亮,有时候都睡得不知道身在何处。到我这个年纪,能拥有这样的睡眠质量,应该是很难得的。 可是,醒来后,又会为自己的猪睡而自责,夜里竟然听不到婆婆叫我。她不喜欢穿纸尿裤,以前一夜总要被叫醒几次,帮她接便、翻身。 和美玲说起,她说自己陪护的时候也是这样,听不到了。这个春天,许是婆婆已经没有力气,把熟睡中的我们喊醒了。 在老家的早晨,是最忙碌的。醒来后不能像以前那样,把关注的公众号新更的文章读完,再懒洋洋地起床。 总是一骨碌爬起,赶紧先去看婆婆,一气呵成完成一系列动作:先给她脱下湿漉漉的纸尿裤,用热毛巾擦拭下体,撤换护理垫,给她换上干爽的睡裤,再摇起护理床,让她倚靠着坐起,然后给她擦洗手脸,喂点温水,给吃美沙拉嗪肠溶片。 我们一秒钟咕咚一下就可以咽下的药片,在她得几分钟。常常是把碗放在她嘴边,等着她艰难地张开口。感觉得一分钟过去了,她才能微微启唇,却又没有力气吸,如果急着倒,就会呛到,咳一会儿,喘息一会儿,呻吟一会儿,再往嘴里倒,却可能进一半,流一半。 吞咽能力太差,一直吃流质食物,连大米粒儿都咽不下。却还能咽下药片,总能记得什么时间该吃什么药。 因为那是活着的希望吧。 第一轮药喂下后,匆忙去锅屋做饭。其间再去给婆婆冲点奶粉喂上。 饭前半小时再喂治帕金森综合症的药。收拾好饭菜上桌,再把饭菜打成糊糊,一勺一勺喂给她。 喂大半碗糊大概得有半小时,看她吃得费力的样子,我的嘴巴都一歪一歪跟着用力。常常喂着喂着就凉了,还要不时加点热水。 这样,等我吃早饭的时候,桌上的饭菜也是凉的。 饭后,还有要喂的药,降压药啦,消炎药啦、止咳的化痰的…… 不知道是什么恶魔给她的身体施了魔咒,像是定身法。她就这样的一动也不能动了,虽然她所有的感觉都是敏锐清醒的。 所以她的身边不能离人,她有不舒服的表示,要随时回应,帮她调整姿势,擦拭不断流下的涎水,不时接便。三餐之间要频繁喂水、喂奶粉、喂香蕉糊…… 伺候一个不能自理的病人是需要耐心的,琐琐碎碎的事情太多,常常不能理会她的意思,跟磨人。一会儿这儿不舒服,一会儿那儿不合适,又嗯嗯啊啊地说不出话来,不知道她要干嘛。不能领会她的意思,她又会着急。很是难为人。猜谜语一般,只好给她这边推推,那边翻翻,就像摆弄木头人。 在她身边久了,离开她一会,总是会出现幻听,常常觉得她又在叫唤我。就像在孩子的屎屁尿时代,只要一离开,耳边总是萦绕着哇哇的哭声。 最难为的是她排便不畅。有时候小便频繁,有时候又便不出来。要在她的腹部推揉按压,一系列的动作下去,硬生生按出来。大便更是艰难的一项工程,口服药物、开塞露,还要给推拿按压。可能还是会几天不通,等一旦通了,也许会一连腹泻三天,每日要不停地擦拭清理。 不管怎么样,对于一个长期卧床、无力排便的老人,只要使她能排出来,就放心了,也是陪护的成就感。 她的身上好似有解不开的魔咒,难以解开。而曾经,他们是一个多么能干、多么爱干净、多么重视尊严的人啊! 二 公公每天比谁起得都早,他第一件事情就去侍候他的猪羊狗等等。他总是干得奋不顾身,那是他满心里最重要的事业。 这个老头咳了一个春天,药吃了不少总是不见好,他自己也很纳闷。以前的他从没感冒过。曾经他儿子感冒挂吊瓶,他还很不屑:青年人怎么还会感冒?!俺年轻的时候…… 给老头打了鸡蛋花,招呼忙来忙去的他趁热赶紧喝上,他总是会说:“给我喝这个干什么?给你妈喝吧。”好像还是处在物质贫乏的时代。 总是这样说,我就很不耐烦:“你不是总咳嗽吗?喝了润嗓子!给我妈又不是没有!” 春日渐暖,鸡们也开始了咯咯哒,老头总是一趟趟从别院里拿来几个鸡蛋,很有成就感地告诉我们今天下了几个几个。 鞋盒子里的鸡蛋渐渐垒成小山,他却不舍得吃。好像,他的成就感就是攒着的感觉。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他是辛辛苦苦劳作,一点一滴攒了一辈子。 物质盈余,不是为了享受,那是他生活的底气。 一天到晚总是脚步匆匆,总是在东西院的猪舍羊栏间,也不知道何以能忙成这样。总是在我把饭准备好后,再三叫他,才急匆匆回来,吃饱了就走,从不曾在屋里喝口茶停留一刻。 饭时,他喜欢对我念叨他的猪呀羊呀。他满心里只有他的活计。我不关心这些,我只关心人。 春渐深,乡村的街巷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拖拉机的轰鸣。春耕开始了。 “果园里那块地,我寻思今年还得种啊!”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我听出了他的坚决。我不说什么。他就开始找人耕地了。 三 中年人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夹缝中生活,是人生中最累的时代。 在一篇文中读到,中年人的幸福是什么?其中一条是家里没有生病的老人和有一个听话的孩子。确实,老人都有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的福气。 尽管如此,我并不觉得因为有需要伺候的老人,自己就不幸福了。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 而像我这样对社会没有多大用处的人来说,只有在家庭中实现自我价值。尽最大努力把一家老小照顾妥当。这是责任所在。 对于生活,我不喜欢抱怨,更不愿意亏欠于人。平时因为不能常在老人身边尽到自己的责任,常常觉得心有亏欠,内心不安。 这样的时候,安心地尽到自己的责任,感知到自己的价值,内心很踏实。这就是幸福感了。 三婶来电话问婆婆最近怎么样,我回说,还是那样。是的,一切如常。 安徽桐城的许小凡曾有文道:日子如常,不必慌张。于我,日子如常,不慌不忙,这就是幸福。 |
|
来自: 新用户3601tvj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