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觉得我有病” 胸闷气短,问题说大吧,难受一会就过去了,说小吧,它又时不时的出来折腾你。 有朋友说估计是“虚”了。 有朋友说没事,缓缓就好了。 ![]() 说一千道一万,我就是身体不舒服,这到底是是个啥病?我该咋办?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胸闷气短————胸痹的事,几分钟带你换种视角看问题: 胸闷气短源于肝郁脾虚有这么个女性患者,四十出头,也是有胸闷气短的毛病,原因也挺有意思的,给自己上小学的孩子辅导功课,孩子嫌弃母亲讲的不对,母亲嫌孩子学的不好。 孩子被训习惯了,但母亲觉得孩子会顶嘴了,心理又敏感,连着难受好几天,完了就出现了胸闷、气短的毛病。 ![]() 去了当地诊所,人家说没毛病,让她吃复方丹参片,一个星期身体好了许多,但是一累又不行了,情况加重,直接被家人拉过来住院了。 刻诊:脉沉弦无力、舌质淡、舌苔白,胸闷气短阵作,伴有乏力,老爱叹气,多梦、二便正常。 其为肝郁脾虚——胸痹,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养心,取归脾汤加减。 ![]() 党参24、黄芪18、云苓10、当归10、白芍10、川楝子15、郁金10、柴胡10、炒枣仁30、远志10、柏子仁10、鸡内金10。 一周后,胸闷气短不适减轻,叹气、乏力的问题已除,胃口差,睡的不太踏实。有时候会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的感觉,党参改西洋参,入菊花、川牛膝,运用调治后回访,再未复发。 她的问题在哪?情志,肝郁脾虚了。 本来情绪就比较敏感,孩子跟他一闹,情志更加不畅了,肝气郁结。 ![]() 时间久了,肝木克伐脾土,从而导致脾气亏虚。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化生的源头,脾气虚了,气血去哪化,所以她的心脉失养,慢慢的就出现了胸闷气短的问题,就是我们说的胸痹。 大医张仲景曾言:....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所以需要从肝入手,疏肝理气,健脾养心,取归脾汤化裁调治。 ![]() 党参、黄芪、云岭、白芍健脾益气;川楝子、郁金、柴胡疏肝理气; 柏子仁、枣仁、远志、当归养血安神;鸡内金消失开胃,活血调气。 配伍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养心,她后面又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肝郁化火了,所以去掉了温燥的党参,换了甘量的西洋参,养阴益气,菊花、牛膝,清肝火补肝肾,除晕。 因为药症相符,一个月左右她的情况就好的差不多了,心电图检查也没有问题了。 别说这位朋友了,就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偶尔出现个胸闷气短,都不会当回事,谁能把它当成个病呢? ![]() 有些朋友缓缓就过去了,有些朋友就不行了,就是难受啊,你说让她缓,她也缓不过来,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事。 所以说大家要换种角度看问题,不能单一地去想它是不是病,要去想问题出在了哪里? 汤药也好,调整生活也罢,都是能够让我们身体恢复正常的“良药”。 文中的配伍并不适合所有人,切莫直接套用,盲目使用,仅供参考,还请大家理解。 如果对大家有帮助,建议分享出去,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我是@心血管范立华主任关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