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论·医案·医话】轻法频下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

 经方人生 2022-04-01

图片

http://gjzy./



图片

     摘  要       点此阅读/下载pdf文件  


“轻法频下”清代温病大家章虚谷提出,针对湿热邪气胶黏、难以速除的特点所设,是以小剂量药物配合一日内多次使用下法的方式,将湿热邪气逐步排出体外,用以治疗温病湿热邪气积滞肠道的特殊治法。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湿热邪气蕴结大肠致使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临床应用“轻法频下”治疗切合病机,理气导滞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可使湿去热消,气血调和,而脓血自除,患者症状得以快速缓解。本病患者虽有下利,治疗却不应囿于大便溏而不可攻之的思维,且“六腑以通为用”,“轻法频下”亦为“因势利导”“通因通用”思路的具体体现,临床值得重视。


     引 文 格 式           

图片

郝琳,王惠娟. 轻法频下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2,44(3):347-349. DOI:10.3760/cma.j.cn115398-20211023-00257.

     正  文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伴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病因尚未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本病较难治愈,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西医主要采用5-氨基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控制其炎症反应[2]。中医药治疗UC方法多样,在持续诱导缓解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愈合等方面存在优势[3]。临床中发现,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以“轻法频下”方式治疗大肠湿热型UC,疗效显著。现对该法进行分析并介绍应用经验如下。


1 病因病机分析

腹痛伴黏液脓血便为UC特征性症状,据此UC可归属中医“肠澼”“便血”“下利”“久痢”“痢疾”等范畴[4],现代医家多认同UC更符合“久痢”概念,将其分为大肠湿热证、热毒炽盛证、脾虚湿蕴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5]。UC病位在大肠,但与脾、肾、肝等相关,病理因素主要为湿热、气滞、血瘀、痰浊、热毒等[6]。其病因主要有脾胃虚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

大肠湿热证为UC临床常见证型,多因湿热邪气阻滞胃肠,使脾不升清,水湿不化下注大肠而见大便稀或溏滞不爽,甚则伴有黏液;湿热内盛、下迫大肠,故里急后重、大便臭秽;热盛肉腐、肠络受损,故有便下脓血;湿热邪气壅滞腹部、局部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见腹胀腹痛,可在大便排解、腹部气血壅滞不通程度稍减后有所缓解;湿阻气机、胃气不降则见恶心、呕吐;正邪相争则发热;热盛、湿热上蒸则见舌红、苔黄腻,又因病在湿热,热重于湿可见脉象滑数,湿重于热则见脉象濡数。


2 治法分析及应用经验
2.1 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关键

现代中医治疗大肠湿热型UC或用清热化湿、清热解毒祛湿、健脾祛湿等清除湿热邪气的传统内治法[5],或强调从某一脏腑或经脉论治[7]。但须知本病本质在于湿热邪气阻滞肠道致局部气血失和、热盛肉腐成脓,故治疗关键在于清除患者肠道内的湿热邪气,并调和气血而使腹痛及脓血自消。

2.2 轻法频下治法优势

相较于单纯应用清热化湿药从内消除邪气,将湿热邪气从下窍排出亦不失为良法,可更快达到治疗目的。故患者虽有下利,却不应囿于大便溏而不可攻之的思维。“轻法频下”作为下法的特殊应用方式,最早由清代章虚谷提出,其总结叶天士、薛生白等温病名家治疗温热病中湿热积滞于肠道的治法,认为采用较轻剂量药物,一日内多次服药,可更快更好地治疗此类疾病[8]。凡肠道存在湿热积滞,皆可治以轻法频下。以本法治疗大肠湿热型UC优势有三:一者本法基于“因势利导”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且“六腑以通为用”,故引导下焦肠道内湿热邪气从大便而出,可收效迅速;二者本法针对湿与热2种病理因素的致病特点所设,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言“(湿热邪气)其性氤氲黏腻,若非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湿邪为有形之邪,其性重浊黏腻,与无形热邪胶结于大肠,性质不同于阳明病燥屎内结,更加难以速除,不可能一攻而愈,故可多次攻下以求逐渐将邪气排出体外;三者祛邪应不伤正,以小剂量、多频次的方式使用下法,可尽量防止伤及脾阳、加重病情。

2.3 基本方药及随证加减

以轻法频下方式治疗大肠湿热型UC可选用《通俗伤寒论》枳实导滞汤为基本方再随证加减,治疗活动期UC效果颇佳。药用生大黄、枳实、厚朴组成小承气汤,共为君药,其中生大黄后下,取泻下通腑之力,此三药均药性下沉,可促进湿热从大便出,且小承气汤“通腑而不伤正”[9],可顾护脾阳,更符合UC患者脾虚湿困体质;本病湿重热亦重,故苦寒燥湿药之黄连、黄柏正合病机,用此二者内清热燥湿,又取其重坠药性,配合前四药导湿热邪气下出,共为臣药;槟榔味苦性温,可行气导滞,助清热祛湿,但湿性弥漫,治疗湿热病当兼顾三焦,故选连翘、栀子清热解毒,同时透热邪从表外出,另加焦神曲、焦山楂以消食导滞,并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恢复,上药共为佐药;再以少量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大肠湿热型UC血分亦有热盛,是热盛迫血妄行故见便血,而枳实导滞汤原方偏重清气分之热,应注意血分之热亦不能忽视,因此临床应用本方时需酌情配伍赤芍、牡丹皮、茜草等药,加强清热凉血之力,祛血中热邪,配合原方理气药,共奏清热燥湿凉血、理气导滞通下之功。

相较大肠湿热型UC临床常用之芍药汤,枳实导滞汤加减亦有所长。芍药汤中重用白芍敛阴养血和营,配当归“行血则便脓自愈”,又柔肝缓急止痛,加甘草补中健脾、抑木扶土;配大量苦寒清燥之品如黄连、黄芩从内清除湿热邪气,槟榔、木香与当归行气和血,肉桂配归、芍行血和营,顾护阳气同时又起反佐之效;配伍大黄清热活血又泻下通腑、导邪外出[10]。但纵观芍药汤全方,白芍用量最大且数倍于大黄,而其味酸性敛,加之肉桂辛温制约,大黄苦寒及泻下通腑之效受限。而从大黄煎煮法而言,《伤寒论》中大黄先煎及同煎目的在于缓其泻下之力,后下则用于阳明腑实重症之峻下法[11],且研究显示,生大黄煎煮9 min左右泻下之力最强[12],久煎则致鞣质含量增加,泻下作用减弱[13]。《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芍药汤煎服法为“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并未提及大黄后下。可见芍药汤组方目的在于清热燥湿、凉血活血、行气和血,虽亦针对病机,有治疗之效,但意在缓缓图之,而非偏重泻下以导邪外出。相较而言,以枳实导滞汤加减并“轻法频下”,偏重理气通腑泻下,同时顾护脾阳、行气和血,尽快从下窍排出湿热邪气。临床中,可先以“轻法频下”尽快缓解症状,再配以芍药汤清除余邪,并加用健脾祛湿药恢复正气,防止复发。

若腹中刺痛较甚或病程日久、下利脓血夹杂血块,是兼有瘀血,当少佐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但考虑患者长期失血,其用量宜少,且《温热论》言“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应兼顾滋阴养血与活血化瘀,若血瘀不重,可酌加丹参滋阴养血、凉血活血以代之;若里急后重严重,可仿照痛泻要方之意,加木香、白芍疏肝理脾,以解土虚木乘之势;若口苦口臭、时有发热汗出,是兼有阳明胃热,可参照《脾胃论·肠澼下血论》升阳散火止泻法,在补脾虚同时,加大黄连用量并配伍石膏、升麻以清解毒热;若脘腹胀满、恶心呕腻、不欲饮食,是湿热阻滞脾胃气机,运化功能失常,可加广藿香、佩兰运脾升清、芳香化湿,恢复脾胃升降气化功能;若食积较重、吞酸嗳腐、腹胀拒按,可酌加保和丸同服。

2.4 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

应用轻法频下时药量宜轻,尤其攻下苦寒类药量不宜过大。每日服药次数当因人而异,患者发病时间较短、正气尚足者,一日内可连续攻下,“有下至一二十次者,以邪尽为度”。轻法频下终归是下法,用之不当仍有后顾之忧,若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可酌加健脾扶正之品顾护脾胃,并密切观察病情,在UC由活动期转入缓解期后,当常服健脾祛湿药巩固治疗。轻法频下的服药方式与传统方式有所不同,需少量多次服药。针对病情轻重不同,服药频次可相应调整,一般每剂药可分4~8次,于1 d内服用,应使患者及家属知悉服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嘱患者在空闲时间服药,切勿睡前服药,以免药后排便影响休息。还需告知服药初期大便次数或有增加,但腹痛及大便带黏液、脓血等症状当有所减轻。另外,应注意中病即止,如叶天士《温热论》所言“湿温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应嘱患者密切观察,至大便基本成形时即可停药。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性,33岁,2020年3月20日初诊,主诉:反复黏液脓血便5年,加重半月余。现病史:患者5年前出现黏液脓血便,每日大便3~4次,伴腹痛,泻后痛减,于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性直肠炎。予美沙拉嗪颗粒口服、4 g/d,以及美沙拉嗪栓肛塞,效果尚可。后未长期规律服药,5年间病情时有反复,自行间断服用上药。半个月前因饮食不慎而病情加重,再次出现黏液脓血便,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最多20余次,2020年3月12日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行结肠镜检查后,西医诊断为UC(全结肠,活动期,重度)。予激素、美沙拉嗪对症治疗1周,效果不佳。刻下:黏液脓血便每日10余次,黏液及鲜血量较大,伴左下腹疼痛拒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后腹痛稍减,纳差,偶感恶心,正气尚足。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久痢,证属大肠湿热。治法:清热祛湿、理气导滞。予枳实导滞汤加减:生大黄(后下)9 g、黄连9 g、黄柏9 g、麸炒枳实15 g、姜厚朴15 g、炒槟榔12 g、连翘15 g、炒栀子9 g、赤芍9 g、牡丹皮9 g、焦神曲15 g、焦山楂15 g、广藿香(后下)15 g、炙甘草6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5次服下,日4次、夜1次。

2020年3月28日二诊,大便黏液脓血明显减少,为稍成形软便,每日3~4次。遂去生大黄、连翘,加陈皮、盐泽泻、茯苓,治法上逐渐转向攻补兼施、以补为主,并改煎服法为常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守方加减应用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每日1~2次,色黄、成形,无黏液脓血,无腹痛、里急后重,纳眠可。嘱患者注意饮食,常服参苓白术丸健脾祛湿。2021年9月7日随访,诉近1年病情稳定,未复发。

按语:本案属活动期UC,虽有频繁下利表现,但基本病机仍是湿热邪气阻滞肠道导致局部气血失和,故治疗关键在于清热祛湿、理气导滞、行气和血。因患者正气尚足,故及时以轻法频下,每剂药1 d内分多次服用,收效迅速。二诊时黏液脓血较前明显减少,可见邪气大半已从下窍排出体外,故去大黄,变下法为清凉消解之法,同时配伍健脾利湿药共同清除余邪,亦可防止伤及正气,并再服1个月巩固疗效。后基于患者脾虚易生湿热之体质,嘱常服健脾祛湿药,避免病情反复。因辨证准确,通因通用,不拘泥于收涩止泻,故疗效显著。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2):105-111,120. DOI:10.3969/j.issn.1671-038X.2018.02.01.
[2]徐峰,柯希权.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微生物关系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21,30(9):969-971. DOI:10.3969/j.issn.1006-5709.2021.09.003.
[3]刘琼,成哲,陈广.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7):1191-1194. 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07.039.
[4]甄建华,黄光瑞.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的古今比较和回顾[J]. 环球中医药,2019,12(8):1286-1289.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9.08.043.
[5]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8):3585-3589.
[6]张涛,苏晓兰,毛心勇,等.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多维度诊疗策略[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5):972-976. DOI:10.13935/j.cnki.sjzx.210536.
[7]何碧霞,朱延涛.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20,52(13):21-23. DOI:10.13457/j.cnki.jncm.2020.13.006.
[8]李海波,林大勇. '轻法频下'论治湿热积滞[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9):120-120.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10.09.081.
[9]林家祎,林炜濠,邓力. 论小承气汤非攻下之剂[J]. 环球中医药,2021,14(3):485-487.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1.03.029.
[10]万明民,杜悦,陈纯苇,等. 芍药汤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23):154-157.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8.23.067.
[11]姜侠,闫方杰,李克明. «伤寒论»大黄炮制煎煮探微[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7):72-73,77.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21.17.026.
[12]刘静琰.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大黄对小鼠泻下作用的药效研究及临床观察[D].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
[13]李芳,田明,国紫薇,等. 大黄煎煮提取主要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7,45(4):62-64. DOI:10.3969/j.issn.1002-2392.2017.04.0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5400);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M135)

作     者:郝琳,王惠娟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



图片
图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