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

 南山友 2022-04-01

近代中国,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中华民国里,志士仁人,饱含国恨家仇;文人墨客,博览传承着古典与经典;

这里有风花雪月、英雄美人的千古奇缘。亦有共产党领导的最底层的,最苦难的劳动大众,抛头颅洒热血。

然民国里也有这么一批女人,她们或精致,或优雅,或文采飞扬,或独领芳华,有的活成了一首诗,有的铸就了一道墙。

如果说男人们为那时中国筑起一道道堡垒,城墙,残垣断壁或者篱笆。

那么这些女人们,似乎就是这篱笆上的一朵朵醒目的小花。

她们同那个时代的男人们一起,绘成一幅中国版凄凉、悲壮,催人奋进,饱含热情,希望与光明的战争画面!

她没有林徽因的诗书气华,也没有活成人间四月天;

也不是冰心老人,谢婉莹那般童真、童趣、充满慈爱。

而她有的就是一个女汉子,刚毅果敢,与时代抗衡,与国家存亡,为爱情奔走,与生活抗争。

她就是,谢冰莹, 中华民国时期非常特别的一位女作家,也是中国第一女战士,更是中国第一女兵作家。

她不仅一个人筑起了一道道篱笆一道墙,墙角下更是栽种着满园火红的鲜花。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谢冰莹

谢冰莹,原名谢鸣岗。1906年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一个小山村的书香世家,幼时随父亲读四书五经。

10岁起,就带着湖南女子的泼辣、刚毅,一路坎坷的走来。在龙潭塾馆和40多位男孩子一起读书,后来就读湖南省立第一女校(湖南第一女子师范)。

1921年起,发表文章,一生笔耕不辍,高举着正义爱国的大旗,践行着奋斗的一生。

1926年,20岁的谢冰莹不爱红装爱戎装,为救家国于危难,毅然从军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不久就参加北伐战争,成为中国的第一女兵,冒着硝烟与战火,写成了《从军日记》,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兵作家,堪称“民国花木兰”。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民国女兵

1927年,武汉中央日报副刊连续刊登了《从军日记》,引发了国内的强烈关注,被翻译为英法俄等多种文字发行,法国文豪罗曼罗兰称其为“努力奋斗的新女性”。

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爆发,谢冰莹在上海,联合鲁迅、茅盾等43位作家,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呼吁全世界奋起抗战。

同年,怀着对读书渴望与写作的追求,其利用稿费留学日本。

因坚拒出迎伪满洲国皇帝溥仪访日,被日本特务抓获被捕。先后经历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的摧残。受尽各种酷刑,但依然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直面日本侵略者的各种罪行,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被柳亚子救出逃离日本回国。

1935年倔强的她,改名换姓,再次进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她为救祖国威亡愤然反国,再此从戎,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再次奔赴前线参加抗战救亡工作,冒着枪林弹雨,用血与火,笔耕不辍地写下《抗战日记》。

把战争的实况真实的记录下来,真实地描述了前线战士为了祖国舍生忘死的场面,传达到全国人民的面前,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抗日救国的意志和决心,是一部真实的抗战史料。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战地抗战妇女团

爱情的一波三折

荒乱的年头,找一份爱多难求。

新时代的青年,心系家国,救民族于危难,沐浴着革命的新潮思想,

为自由而绽放,早已插上了为自由民主腾飞的翅膀,正所谓:爱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即可抛。

包办婚姻——逃婚

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军校解散,谢冰莹回到老家。此时一桩封建的包办婚姻在等待着她。在新旧思想的激烈撞击下,她毫不屈服。在争执中与母亲以死相拒,反遭到母亲的软禁,其策划的三次逃婚计划也都因被母亲识破而失败。

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冰莹委曲求全答应了婚事,嫁给了未婚夫萧明。但是这个崇尚民主,向往自由的年轻人,新时代的号角已经深深地响彻在这位小女子身上,她怎能乖乖就范?

当母亲本以为一切都已木已成舟,生米也也已煮成熟饭之时,让所有的人都小看了这位小女子。新婚之夜,小女子几次都扯下红盖头,想一走了之。

可小女子深知“饭休不嚼便咽,路休不看便走,话休不想便说,事休不想便做。”

饭不能不嚼就咽,路不可不看便走,话不可不想便脱口而出,事情也不可不考虑就贸然去做。就这样小女子嫁作他人妇。

然新郎入洞房之际,小女子一把扯下盖头,对着新婚的丈夫萧明,把新时代的自由思想,旧时代的包办婚姻,与新郎官秉烛夜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地把新时代的自由思想灌输到这位新郎官的脑袋里。

让其懂得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新郎官终于架不住夜深昏昏睡去,这位小女子却守着红烛笔耕不辍的爬格子。洞房花烛夜就这么被她打发过去。

第二日夜晚,亦是如此。

第三日夜晚,新郎终于感知到这新娘子 是受五四运动新潮思想影响的进步青年,有着自由、新潮、民族存亡的远大理想。终归不是一路人,于是新郎终于松了口:你,还是走吧。放走了新婚中的新娘。

而放在当今社会,这也无非是经人介绍的男女相亲,见面聊天谈话间,思想思维却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共同语言。

这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大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这是怎样的青春激昂,生命却又是如此的热烈奔放。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谢冰莹

初恋的美好终不是爱情,柴米油盐的现实才是生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她自行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再次奔赴前线,参加抗战救亡的宣传工作。一边为战士包扎救护,一边笔耕不辍的写作。与此同时,与同为战友、黄埔军校同学的符号同志志趣相投,暗生情愫,结为夫妻。

在诞下一女后,他们仍然依靠着写作为生,生活上的拮据难以为继。三口之家,时常饿着两张半。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符号为了生计到北方书店工作,不久因这家书店是中共的地下机关被捕,符号的被捕,让谢冰莹同样受牵连也被关押了起来。

出狱后的谢冰莹,单独带着孩子,生活更加困顿。狱中的丈夫符号也深知自己陷入绝境,恐来日不多。作为革命夫妻,他给了谢冰莹绝对的自由,他表示他对谢今后的一切选择完全无条件的赞同和支持。谢冰莹答应丈夫守护女儿,等待丈夫出狱归来。

然返回湖南老家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生活上的艰难困苦,看在眼里的母亲再次逼婚让她改嫁,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冰莹把女儿放在老家由父母抚养,自己带着悲痛与不舍再次逃离老家,奔波至繁华的上海滩,为了生计,在租住的房子里夜以继日地写作。

现实的生活总是环环相扣,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个死扣,打你个措手不及。可谁能知道它是活扣还是死扣呢?而爱情终归还是造化弄人,如戏文里唱的那般物是人非,事与愿违。

她又被捕了。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谢冰莹与贾伊箴一家

为了在大上海生活下去,她租住最便宜的房子,夜以继日地疯狂写作赚稿费。在一次巡捕的时候,谢冰莹再次被捕入狱,因为她不小心租住的是绑匪租住的房子。果然应了那句“船迟又遇打头风”。

丈夫被关押五年后释放,返回湖南老家只见女儿未见妻子,在家和女儿一起苦等八年。然远在上海的妻子谢冰莹却早已邂逅真爱。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嫁给了一个一无所有却又惺惺相惜的贾伊箴。

原来,谢冰莹因误信他人听说丈夫被害,精神和生活的双重磨难下,心灰意冷,然爱情的路上忽然闪现出一道温暖的火花,因此她另嫁了他人。

生活如此。人生何尝不是?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谢冰莹在旧金山

它,就像一张单程的车票,上了这一列,就会错过另一辆。相识的两个人,命运的安排让其成为人生路上的一个过客,也许 转个弯会有相遇,但也许永远无法回头。

嫁给贾伊箴的谢冰莹,终究算是嫁给了爱情,二人相濡以沫,先后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华北文学院做教授。1947年离开故土到台湾省立师范大学任教,本以为执教一年半载即可返回,可谁知一直执教至1971年退休。

后来随丈夫定居美国旧金山,至2000年1月5日当新千年的钟声刚刚响起的时候,溘然长逝。

但是临终前她心心念念的还是落叶归根,她曾表示:“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一样要火葬,要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去。”

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收录了谢冰莹的一篇《小桥流水人家》,文章的内容条理清晰,每一个细节都书写的淋漓尽致,无不体现着其对故乡的热爱,这份爱已经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

文坛武将,中国第一女兵作家——谢冰莹

晚年的谢冰莹

生命有遗憾,而虽死犹荣。

这位世纪爱国女性,一生坎坷,半世苍苍。因临终也未踏上祖国的土地,只能寄托于金门大桥下太平洋的潮水而抱憾终生。

但她作为一个世纪前的女性,她和她的作品一道,以笔为枪,用她那般独立自由,正义凛然,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号召着中华儿女们从苦难中觉醒,唤醒了中华儿女,英勇顽强的同日本侵略者斗抗争、鼓舞了那个时代的人民。

她的文章是抗战前线第一手资料,以史实的方式真实的记录了中华民族抗战前线的抗日情景,。谢冰莹也因此获得“抗战女少将”的美名,一同与七位民国女性,共同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第一批女将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