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人寄语 衷心感谢平台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给了我在诗词道路上指点和批评,使我既感受到自己的诸多不足,又从各个层面提升了自己。 小楼诗友 孔梅 晨 孔梅(淮南) 慵起半开窗,春光泼一床。 两三莺与燕,枝上说闲忙。 梦欣评:首联动态景象因着一“泼”字而见精彩,正与“慵”字形成鲜明对比。春光之鲜活生命力立时让诗人自惭形体(暗寓久困疫情所致),并以此映衬生活之中的美好一面。春光的可“泼”,炼字源自前人诗意。如宋人刘应时“春光泼眼何明媚,幽鸟窥人自发扬”、明人朱诚泳“泼眼春光泛晓晴,閒行随处惬幽情”等。尾联将“莺与燕”的枝上絮语,再作对比,递进一层衬托诗人的孤寂心绪。全诗着墨不多而蕴含不尽,是为隽永。 桂花(新韵) 孔梅(淮南) 月中年复年,岁岁守清寒。 那季香逃走,蟾宫门未关。 孤山梅雨评:转结句想象力别致,将桂子天香降落人间归之于月宫把守不严实,和那里的寂寞生涯令人生厌。仿佛是红拂夜奔之木樨版… “那季香逃走,蟾宫门未关”。 北戴河 孔梅(淮南) 拍岸鸥风卷浪狂,难分天海两茫茫。 为能添得英雄气,掬捧潮声入酒觞。 肖三羊点评: 前二句写所观天海壮景,气势十足。后两句转写此时心境,感奋勃发。感奋之所来,不仅在自然景观,更在北戴河之英雄胜迹。曹操北征乌桓大胜回师,曾于此地写下名篇《观沧海》,洪波涌起。后又有伟人于此写下《浪淘沙》,诗以继之,兴叹换了人间。碣石山下,念及古往英雄事业,思绪飞扬;捧潮入觞,便自然而来。全诗神气淋漓,好作。唯为能添得四字,改用宽怀尽得,或许更佳。 黄昏青海湖途中 孔梅(淮南) 云压碧湖风带沙,牦牛背上驮归鸦。 车前两束昏黄色,点亮前村四五家! 张庆辉点评:颇切,首二句的是西域风物;转结亦有味儿,有“风雪夜归人”之暖,“四五家”或 为写实,就诗意而论,不若“一二家”也。 古榆林夜坐 孔梅(淮南) 潇潇疏雨晚来收,历尽沧桑几度秋。 片片榆钱风捡去,天边买个月如勾。 安全东点评:此诗读点在转结二句,轻俏而见巧思。唯觉二句来得突兀,与全诗不侔。 刘鲁宁点评:榆钱买月,看似无理,但因诗中有人,便有了依托。 沈利斌点评:古今不乏咏榆树之作,多有“榆钱”之语,如翻出“钱”之窠臼则又不见其趣,倘在“榆钱”上能翻新,便已难能。此作三四句,读来尚觉新奇,颇有诗趣。末字“勾”应是“钩”之误。第二句略熟。 中秋前登黄山 孔梅(淮南) 霜飞雁语到门前,绝处寻秋一马先。 半世情怀霞客梦,几条溪韵伯牙弦。 松风快意频摇曳,云海从容尤可怜。 为赚黄昏无限意,掬些霞色染炉烟。 李明科点评: 首联拟人笔法,闻雁语而登山寻秋。构思欲巧,然表意不畅。中二联对仗尚工,景语而情在其中。结联“黄昏”双关,意为掬黄昏山中霞色敷染晚年生活。“炉烟”可能代指生活,但表达费猜。题设时令为“中秋前”,景物却少了秋色。 ![]()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