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皇帝身边似乎都有一个“好友”,比如从小跟在自己身边极其信任得太监,或者是朝中某个大臣,只是这些人并不全是好人,也不全是好人,好坏参半,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 坎坷命运不过有时候跟在这皇帝身边,虽然极有可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不过当依赖的这颗参天大树倒塌的时候,未必会有好下场。 比如乾隆皇帝身边的和珅,曾经何等受宠,何等荣耀,权倾朝野,乾隆连自己最为心爱的十公主都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但是在乾隆去世后,就被嘉庆罗列了二十条罪状,抄家斩首。足以见得这些人的命运和自己的主子是休戚相关,一脉相连的。 大唐盛世,八方来贺。唐玄宗李隆基和自己的爱妃杨玉环自然是这一场场歌舞盛会中的绝对主角。而李隆基的身边除了美人,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陪伴李隆基走过风风雨雨的太监高力士。 可谓是流水的妃嫔,铁打的高力士。只要有李隆基在的地方,就必定带着高力士。为何高力士会如此受宠?又是何时入宫成为太监? 此事还要从高力士的身世说起。一般来说,古代的太监多半都是出身穷苦的贫民,实在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活不下去了,才会选择这条断子绝孙的道路。 但凡是有别的出路,都不能成为太监,一是身心俱损,二是一辈子都活在别人的嘲讽中,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高力士却是个特例,出生贵族的高力士原名叫做冯元一。其祖上是隋朝贵族曾任高凉太守的冯宝和在民众中威望极高的谯国夫人冼夫人。 在隋朝灭亡之后,冼夫人的孙子,也就是高力士的曾祖父冯盎归顺唐朝被封为高州总管,耿国公。冯盎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为各州刺史,握有实权。 在唐太宗时期,冯氏一族可谓是风光无限,家世显赫,在朝中也十分有地位。并且唐太宗十分喜爱冯盎,在其死后,还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以及荆州都督。 高力士的父亲冯君衡担任潘州刺史,娶的也是门当户对的名门淑女麦氏。可以说高力士家世显赫,如果不出意外,一辈子也是衣食无忧,在朝中也能担任一官半职。 只可惜有时候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谁也不知道一个好好的家族会遭遇多大的变故。快乐无忧的冯元一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家破人亡,成为太监高力士。 太监之路监察御史万国俊为了在太后面前邀功领赏,故意诬告岭南流放人员密谋造反,推翻朝廷。他抓住了这些岭南流放人员以后,又假传圣旨,杀害了三百余人。 万国俊前后害死几千余人,并且诬陷岭南出身的冯君衡,因此冯家被抄家灭口。冯元一虽然躲过了一死,但是却被阉割成了奴才。这对于年仅十岁的冯元一来说,遭受如此打击,可谓是身心俱残。 因此冯元一变得沉默寡言,极少开口说话。贵族出身的冯元一自然从小锦衣玉食,仪态礼节都十分出众,诗词歌赋也是样样精通。何况冯元一不同于那些穷苦出身的小太监,又黑又瘦,他反倒是俊美白皙,相貌堂堂。 因此冯元一被带回了宫中,服侍武则天。虽然白白净净的冯元一很受武则天的喜爱,吃穿不愁,但是他却沉默寡言,极少去讨好主子。 毕竟身为贵族的傲气以及遭受这么多变故之后的心理都很难恢复。所以冯元一也渐渐失去了自己在武则天心中的价值,加之冯元一犯了很小的过错,被武则天逐出宫中。成为太监的冯元一,年纪又小也没有谋生手段,加之太监的身份,无处可去,只能四处流浪。 幸好遇到了太监高延福,他可怜这个孩子,收留了冯元一并为其改名为高力士。自此太监高力士的人生就此开始,贵族公子冯元一彻底成为过去。 高力士也重新回到宫中,因为聪明伶俐,做事缜密,逐渐在宫中站稳了脚跟,有了一定的地位。不过此时的高力士在宫中还没有寻到依靠,宫中太监的地位虽然也靠着自己的为人处世,但是很大一部分都和自己的主子有关系。 自然举国上下权利最大的是皇帝这位至高无上的天子,他身边的太监也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存在,有时候朝中大臣和后宫嫔妃也要巴结皇帝身边的人。 风雨与共武则天去世以后,继位的唐中宗李显为人懦弱,朝中大权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把持。高力士也找到了自己的依靠,就是在藩国的李隆基。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谋要从韦皇后等人手中夺回皇权,高力士就成了其眼线。在成功以后,高力士因为有功被封为太子少保,尽心尽力地侍奉李隆基,为其排忧解难。 李隆基想要登上皇位,还有更大的难关就是太平公主。无论朝中的大臣还是宫中的人,多半都是太平公主的人。 太平公主为了扶持一个听自己话的傀儡皇帝,千方百计地暗害太子李隆基。高力士成了李隆基身边最为信任的人,高力士也不负皇帝的信任,倾尽全力保护李隆基的安全。可以说李隆基登上皇位也有高力士的一份功劳。高力士也得到了应有的奖赏,获封官职,成为可以谏言参政的宦官,足以见得李隆基对其的欣赏和喜爱。 高力士却不是想要把持朝政的宦官,其依旧保持谦卑恭敬的态度,只是在关键时刻,会给李隆基提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让李隆基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唐玄宗在晚年也逐渐迷失自己,沉浸于安逸和享乐,乱用朝臣。即使有高力士的婉言相劝,最后李隆基还是自食恶果,导致狼狈出逃长安,丢了皇位又斩了美人。 虽然被继位的唐肃宗接回了长安,可是物是人非,年过七十的唐玄宗除了太上皇这个名号以外,身边只剩下一个高力士。 早就无心朝政的唐玄宗和高力士可以过上平淡热闹的日子,只是这份平静被太监李辅国打破。李辅国靠着新任皇帝上位,自然要展示自己的厉害。 他强行将高力士调离京城,又将李隆基关进了冷宫,孤苦无依。李隆基年老遭此变故,郁郁而终。唐肃宗也不过几日因病去世。 直到唐代宗继位,才赦免高力士,允许其回京养老。高力士得知李隆基驾崩,心伤吐血。又看到看到李隆基的诏书,只让他一人陪葬泰陵,嚎啕大哭,高力士绝食而死,追随李隆基而去。 到头来,荣华富贵一生的李隆基才明白自己身边只有相伴五十年的高力士才是真心对自己的挚友,也是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人,风雨与共。 无论辉煌还是低谷,只有高力士在身边,才会安心。这也是为何在生命的尽头,唐玄宗只让高力士一人陪葬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