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2年第14期(总第一〇六期)

 安徽晓渡 2022-04-02


掌灯者

/赵华奎

夜色随了潮水,一寸一寸浮升

继尔漾开

月光照临之地

应许万物浅饮着凉薄,应许一些人静坐

怀远

灯光所指,一念闪现

仿佛我们身体里涌出了一群银白的飞鱼

渔火点点

今夜,那么多的人,在水中擎起火焰

那么多的船

像叶片撒在海面,一起承受飘零

【诗歌鉴赏】夜色如潮,月光照临,万物浅饮着凉薄的尘世,所有的行走者皆是冷暖自知。大海的意象,水手的情怀,掌灯者,为自己的心灵掌灯。一念闪现的灯光下,渔火点点,夜晚提供的风平浪静的意境中,静坐、怀远,或者思考,总有一个窗口打开,涌出飞鱼。而在水中擎起火焰的人们,如同人生岁月里的亮光,让人在生活之水面有了明亮与温暖,从而让飘零的孤独与凉薄之感,在掌灯之时有了火焰的突围。(文/陈怀)

香蒲

/李华

铺开洁白的纸

画上闲适的蜻蜓,画上翩跹的蝴蝶,也勾勒出素雅的绿裙带

柔韧的性子

编结出生活的箩筐

从繁琐、冗杂里打捞出沉甸甸的希望

朴实的心糅合了静默的沼泽、迂回的河流

萃取出疗伤、止痛的良药

当一支蜡烛默默燃烧自己时

一个被芬芳拥戴的、不起眼的身影就深深植根于那方心田

【诗歌鉴赏】清新,朴实,柔美,仿佛是香蒲所溢出的香气,让人眼前一亮。香蒲的入药、编织、造纸等功效,与成熟时节的大自然之美相融合,在“画上闲适的蜻蜓,画上翩跹的蝴蝶,也勾勒出素雅的绿裙带”的意境中,衬托而出的香蒲,更具有一种吸引力。融入了个人情感的香蒲,在诗作借物抒情的表达下,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唯美而烂漫的心境,一个柔美而温暖的个性!(文/陈怀)

月光列车

/爽心

深夜是一座旧车站

月光照拂挤挨的人群

星辰在站台间缓缓走动

我和我的影子坐在长椅上

宛如夜色中静止的符号

被故乡的风温暖地注解着

月光叩响坚硬的车窗

列车经过颍河,村庄炷起白烟

远山将一丛丛苦楝树、红豆杉托举

总有一个名字,安静地

杂糅在我的梦境里,像月光般

宽慰我倾听世界的决心

【诗歌鉴赏】以旧车站的意象打开的夜晚,月光的列车在行驶。月光,总是让人思乡,让人想起故乡里让人温暖的事物。一边是挤挨的人群的喧嚣,一边是“我和我的影子坐在长椅上”的孤独,乡愁永远都是一首唱不衰的歌,乘坐月光列车的假想让思绪纷飞,列车也让一种急迫的心情奔驰而出,心灵的抵达,也是一种慰藉。(文/陈怀)

手术刀

/章洪波

一把单薄的刀,轻易就切开患者的

皮肤、鲜红的肉、脏腑

甚至白色的骨头

在里面探寻着伤口、毒素、病灶

活动的癌细胞

它切开一个人的疼痛、恐惧

绝望和死亡。切开生活的苦、疼

和经久不愈的忧伤

它比一双手更了解一个生命的

卑微和轻渺。了解饱含沧桑的浅笑和无声的

泪水

没有选择。它注定把深切得更深

把疼切得更疼……

【诗歌鉴赏】手术刀总是医生、与患者、与病灶相联系起来,手术刀的游离,在痛疼中解决痛疼,在切与探寻中救死扶伤。通过手术刀认知的生命,卑微和轻渺。它的锋利与冰冷,一面让人恐惧,另一面又让患者需求。作者通过对手术刀的了解,以手术刀的意象深入病体,切除病根,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生活没有选择,痛苦中的寻觅与治疗,也是追求安康快乐的一种手段。(文/陈怀)

夜读初春雨声

◎汝水渔父

春寒潜入了夜色

料峭了一场淅淅沥沥

与寒风相约

在房前屋后缠绵

惊雷炸响  喊醒

每根经冬的虬枝

一阵窸窸窣窣

脚步踩碎了春夜的宁静

润物之爱

拥抱着村庄田野山林

目光寄存的希望

将在江南草根里传开

又是一阵滴滴答答

呼吸里跳动初春的节奏

冷雨的温情

渗入石缝树根红土地

心思聚焦风和日丽

蘸着春雨画一幅山河诗意

【诗歌鉴赏】阳春三月,本就惊雷炸响、春雨而起,而此诗作者着笔于对“雨声”的诗写,让我们记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那贵如油的春雨在“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的春三月,既是春雨绵绵,更是诗意绵绵!此诗采取烘云托月的手法,诗题开门见山,直叙胸臆。诗作开头“春寒潜入了夜色/料峭了一场淅淅沥沥/与寒风相约/在房前屋后缠绵”,巧妙运用“春寒”来驱逐“夜色”,写出了春雨的暖意。此诗另一个看点是作者巧妙运用情感的推动,让春雨与情思联系起来,一步步营造春雨的诗意氛围,让人去感知春雨的浓厚情感!(文/晓渡)

清明的雨

◎风景

放不下,稠浓的相思

一如往年,纷纷淅沥人间

洇开,万树梨花

淋湿,凄楚的眼眸和心情

坟莹的小草青青,陪我

雨中肃立,黙默地咀嚼

骨肉至亲别去的岁月,和那

跌宕的烟雨人生

母亲的音容,清晰浮现

依旧一脸慈祥,温润的目光

一遍遍,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抚摸我的全身,仿佛

不忍让我,长时间淋在雨中

倏忽,隐去,未及

留下片语只声

雨,还在下,缠缠绵绵

久久不停,恰似我

【诗歌鉴赏】“清明时节雨纷纷”里,有多少是春天的雨水?又有多少是清明的追思?年年相约,情感的话题,年年如期谈起,让内心深处的那场雨纷纷落下,潮湿着心境。诗作的首段:“放不下,稠浓的相思/一如往年,纷纷淅沥人间/洇开,万树梨花/淋湿,凄楚的眼眸和心情”,作者非常巧妙地让相思在“万树梨花”上出现,看待事物角度的转移,打开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浓缩了作者的几多心境,光阴流逝的故事里,一种浓情油然而生,恰到好处地作为引出清明诗写的前奏,让人从中感悟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为后面清明雨水的“缠缠绵绵”进行了很好的铺垫,从而不显突兀。(文/晓渡)

春天,有多少往事藏在桃花深处

◎陈旭

还是喜欢在这样的季节

听云,念你

哪怕东风无力唤回

草长莺飞

思绪划过的流年

挂满浅浅的酒杯

醉倒在阁楼下的墙根

多少次提笔

终是一声叹息

一封信

始终不知寄往哪里

桃花开了又开

情深几许

氤氲了青石板上一遍遍记忆

有人从小巷里走出

闭上眼睛

听袅袅娜娜的声音

敲打日月星辰

任一颗心在风中翻滚了又滚

分不清晨昏

【诗歌鉴赏】诗情画意的意象营造,让“春天”美不胜收,每一处寂静的景象,都被作者巧妙运用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让诗意盎然,让“多少往事藏在桃花深处”。一些动词的运用,如:“听云”、“醉倒在阁楼下的墙根”等,让诗歌意象的构建灵动,诗意唯美。一步步的诗写,呈现出来夜晚里“听袅袅娜娜的声音”的美境,让人喜爱。诗作反复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景手法,让视线的一次次转移,让天地间的景色相辅相成,营造出大美的意象,同时,诗写让春季里常见的动、植物一一出现,作为美景的列举,让人感受到春的特有之美韵,让人在欣赏时,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多少往事就在桃花深处。(文/晓渡)

春天,一些景物于暗处浮动

◎墨磨人

眼前所有物象,被漂洗过

风,照亮阳光的影子

伫立在春天宽阔的臂弯

看见,一些景物

于暗处浮动,互递密码

在时间与空间的刻度

烙上,一往无前的旺盛长势

一只白鹭,慢于流水的飞翔

是给三月的旁白,擎起小紫花

就满地滚爬的豌豆

还粘着几点雨滴,直抵春的心窝

从树叶漏下的,是布谷的催耕

这种亲近农事的民谣

让乡亲们,把一垄垄田地

扒成秋收的雏形

【诗歌鉴赏】诗作运用拟人手法,让春天的“一些景物于暗处浮动”,形象的比拟,加上动作的塑造,构建出春色的旖旎景象。动词“漂洗”“照亮”“伫立”“浮动”“烙上”“流水”“滚爬”“粘着”“漏下”“扒成”等的出现,让春色活泼,让诗歌意象灵动,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诗作的首段“眼前所有物象,被漂洗过/风,照亮阳光的影子/伫立在春天宽阔的臂弯”,作者逐渐将目光由近及远,让春天的原野整个打开,给人赏读,给人寻觅。诗作中,动与静的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以及白描手法的运用,让春色情趣盎然,而诗作巧妙地将美景移至农家,从而让诗意升华,让人感受农家的春韵。(文/晓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