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思想的功能视角

 东山威夷 2022-04-02
文章图片1

中国古代哲学重视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擅长整体观,重点观察功能。西方传统科学更重视研究实体,强调分析法,优先探索结构。

不过,当西方传统科学不断分解物质,希望找到组成世界的最小粒子时,最后发现没有最小粒子,只有看不见的能量。世界是千变万化的舞蹈,却没有舞蹈者,只有影像。物质或实体只是宇宙存在中的某种特定形态。实体结构虽千变万化,系统功能却有共同特征。

复杂性理论认为,生命与非生命均是系统。任何系统均有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和组织秩序。功能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和功效。

结构是系统的内在规定性,功能是系统的外在规定性。系统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系统功能则灵活易变,不同条件下可能表现出不同功能。任何系统总是有一定结构,结构不同,系统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同,系统就有质的区别。系统结构发生改变,系统就会发生质变。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以不同的表述方式阐释了相同的规律。结构为阴,功能为阳。不过,更多时候阴阳被用于描述事物功能。

阴代表的功能特性包括:有形、物质、重浊、黑暗、沉降、寒冷、低下、抑制、静止、内向、消极、悲哀、虚弱、柔和、迟钝,等等。

阳代表的功能特性包括:无形、精神、轻扬、明亮、升腾、温暖、高亢、兴奋、运动、外向、积极、喜庆、强壮、刚烈、灵敏,等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宇宙基本规律简化为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中国传统哲学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不仅是人与环境要和谐统一,而且从功能特性方面看,人与天地并无不同。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天地运行规律可以用阴阳概括,人体的产生与运行遵循同样的阴阳规律。人体运行既需要呼吸,也需要饮食。二者产生能量,形成人体及遗传物质,再演化出新的人体,循环往复。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与五行学说正是摆脱了实体表象的束缚,通过特征描述将世间万物统一起来。

五行学说用更细的划分来描述世间万物。但容易被人误解的是,五行并不是指实体,不宜理解为金水木火土五种元素构成天地万物,而是金水木火土五种物质的特性可以用来描述事物变化。五行学说同样是以功能的视角论述宇宙万物,是具体事物的抽象特征。

《尚书.洪范》将五行特征概括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水曰润下,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向内、闭藏、寒凉。

火曰炎上,火的特性是炎热、向上、向外、光明、温暖。

木曰曲直,木的特性是生长、变化、升发、条达、舒畅。

金曰从革,金的特性是刚硬、跟从、护卫、保守、悲伤。

土爰稼穑,土的特性是孕育、承载、转化、生新、厚重。

因为五行有以上特性,不同功能之间才会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相及。

五行相生:金生水(矿物质改变水质)、水生木(水助木生长)、木生火(木助火旺盛)、火生土(火改变土质)、土生金(土质决定矿产)。

五行相克:金克木(金属可毁草木)、木克土(草木破土而出)、土克水(土能防水)、水克火(水能灭火)、火克金(火能熔金)。

五行相乘:与五行相克次序相同,相克太过,超出正常。

五行相侮:相侮意为反克,被克方成了克制方。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乘与相侮是过与不及的关系。

五行相及:五行相生中,出现“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损及上下,导致关系失常,一损俱损。

五行学说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五脏对应五行,心肝脾肺肾对应火木土金水。值得注意的是,中医的五脏六腑同样是从功能视角来描述人体的,而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人体内脏器官。

将五行学说用于解释人体,除以五行特性确定五脏的属性和生理功能外,还以五脏为中心推演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并将自然界的五色、五味、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与人体的五脏、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对应起来。这些对应,都是功能表现的联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表达了天人合一的相互对应的整体观念。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