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职场智慧:别人削尖脑袋求官,他仨却坚辞宰相位,为啥?

 理史论谋 2022-04-02

历史的职场智慧:别人削尖脑袋求官,他仨却坚辞宰相位,为啥?

  

官场中竞进求媚见多了,为了获得一位置,使出千般策,但也有一些人,放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不去做,其内心肯定有不同的考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三位不同凡响的名人辞相故事。

1)蒍子冯装病令尹

蒍子冯(?-548年)春秋时楚国令尹,他是孙叔敖侄子

558年蒍子冯楚康王被任为大司马,管理楚国军国大555年蒍子冯帅军攻打国,552年楚国令尹(相当后世宰相)公子午去世,楚康王想让蒍子冯接任令尹之职蒍子冯则听从申叔豫建议,装病拒绝了这一任命,蒍子冯大热天在床下放,自己身上穿着厚绵衣皮袍,吃的也少,一逼半死不活样。

楚康王只好让子南当了令尹,但子南好景不长,第二年就被杀了。

然后楚康王还是让蒍子冯当上令尹令尹虚心听从申叔豫建议,避免走子南被杀的老路,成功赢得楚康王信任。

蒍子冯为啥听从申叔豫建议拒绝当令尹呢?申叔豫认为楚康王年轻,当时国家权臣与宠臣较多,这时令尹不好当,容易得罪人,还难以得到国君信任。

蒍子冯只所以成功,是他善于听取正确意见。此事也说明天上掉馅饼的事,接不接一定想想再说。

蒍子冯辞相是度势所然。

2)蔡谟宁贬避司徒

蔡谟(281-356年),兰考人他现身名门,诸葛恢荀闿并称为中兴三明也是兖州八伯之一。

蔡谟晋元帝掾属参与平定苏峻之乱接替郗鉴任征北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镇守北方,防御后赵。345年晋康帝即位后,蔡谟领司徒,与会稽王司马昱共同辅政。

349年蔡谟被正式拜为侍中、司徒(相当后世宰相),但蔡谟在三年内执意推辞,多亏荀羡相救才没被被殷浩杀掉。《晋书·蔡谟记载,蔡谟解释自己辞相位原因是我若为司徒,将为后代所哂,义不敢拜也

房玄龄《晋书》中对蔡谟盛赞谟度德而处,弘斯止足意思是说蔡谟正确估计自己德行和能力才不处高位,是知足知止大智慧表现。

世说新语也讲了一个蔡谟趣事,王濛刘惔不大尊重蔡谟,有次拜访蔡谟,谈到王衍蔡谟说自己比不上王衍王濛刘惔就问为啥,蔡谟说:“王衍没有你们这班客人”。不过没有王濛刘惔这样损友,我们也就少了一分快乐。

蔡谟辞相是度德所然。

3)李鄘耻宦官推荐坚辞平章事

李鄘(-820),武汉市武昌人817年受宦官吐突承璀推荐唐宪宗任李鄘为平章事(相当后世宰相李鄘感到羞耻,坚辞不就。

李鄘是位能臣干吏。

784年李怀光反叛,李鄘临危不慎硬刚李怀光,李鄘高郢坚称自己只忠于皇帝

805-821年李鄘两次出任京兆尹李鄘极大改善了长安治安状况,《旧唐书·李鄘传》说“擒奸禁暴,威望甚著”。

809年李鄘代替不称职的严绶做河东节度使。

810年李鄘任淮南节度使,任上政严事理,府廪充积

811年宦官吐突承璀被贬为淮南监军以刚严素著的李鄘与吐突承璀相安无事,并赢得吐突承璀真心佩服与尊重才有吐突承璀重新受宠后就推荐李鄘为相之事。

相反,皇甫镈拼命迎合、投唐宪宗所好,并交好宦官吐突承璀818年被任命为宰相,引起一片哗然,据《资治通鉴·唐纪56》“镈又厚赂结吐突承璀”。皇甫镈和李鄘二人人品与道德水准天壤之别。

李鄘辞相是度节所然。

这三位名臣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当我们处于繁乱之境,看看蒍子冯如何躲避烫手山芋;当我们处于职场胜境,看看蔡谟没被权欲所蒙蔽的那份淡泊与清醒;当我们处于有所嫌疑的职场高升,看看李鄘是如何慎微而确保名节不受污染

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古者君子,不轻以身相人如此,其严也

徜徉在历史的百花园,采撷一朵芬芳,与朋友们共勉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