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

 兰博2000 2022-04-02

作者 武陵闲人

文章图片1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出生不久父亲病故,其母改嫁长山人朱䡇。朱任安乡县令,他被带到安乡,以后又随其舅父生活。南宋时,在他读书的安乡北鹳港建读书台,历代重修,以示纪念。他的诗《和僧长吉湖上五首》寄托了对安乡、武陵的怀念之情。

——常德诗墙《题咏名贤图·范仲淹》

“仲”在弟兄排行中为二,由此可以知道范仲淹应该还有哥哥;“淹”有“广”的意思,范仲淹的父亲大概希望儿子能广通经史。

我依据说明文字上网查找,只找到了《和僧长吉湖居五题》,这可能就是说明文字中的《和僧长吉湖上五首》,现抄录如下:

湖山(其一)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水月(其二)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常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筠亭(其三)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风笛(其四)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渚莲(其五)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诗中的确提到了武陵。

文章图片2

这个长吉,是个僧人,与宋代诗人林逋的关系也很好,林逋有《送长吉上人》《怀长吉上人北游》诗,上人是古代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和尚的尊称。他与梅尧臣也有交往,梅尧臣有《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范仲淹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怎么会到安乡的呢?

关于范仲淹到安乡一事,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就去世了,为了生计,母亲改嫁给长山朱䡇(yuè),后来朱䡇出任安乡县令,他便跟着来了。他当时名叫朱说(同悦)。《安乡县志》记载:“范仲淹,苏州人,幼孤,从其母归朱軏,令安乡,仲淹随之。”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在讲究避讳的古代,父子两人的名字怎么会同音呢。

另一种说法是,范仲淹父亲范墉上三代就已迁至苏州,范仲淹母亲谢氏出生于楚丘县大户人家,但是父母去世早,只有一位姐姐和她相依为命。谢氏十七岁时嫁给范墉做继室,989年八月二十九日,谢氏生下了范仲淹。991年初,范仲淹一岁半时,范墉突然病故。谢氏扶柩到了苏州,范家人因为谢氏嫁入范家不到三年,丈夫就去世了,认为谢氏是克夫命、丧门星,不肯接纳谢氏母子。而楚丘谢家已无亲人可依,想回娘家也回不去。谢氏母子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幸亏一位好心官吏把谢氏介绍给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东)在平江府(驻苏州)做推官的朱文翰为继室,母子二人这才有了归宿。继父为他改名朱说(yuè)。后来朱文翰到安乡做知县,范仲淹便到了安乡。这种说法似乎说得过去。

文章图片3

范仲淹到安乡后,继父让他拜太平兴国观司马道士为师,他在那里发蒙读书。

范仲小时候生活简朴,有时候用姜、蒜做咸菜,把一大碗粥划开,分两次吃。这件事在宋代和尚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有记载:“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稍后,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也有类似的记载。

《宋史·范仲淹传》有关于他出身和身世的记载,说范仲淹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种淹跟从他的姓,名字叫说(yuè)。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投靠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厉害,就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充足,以至于用稀粥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不认为艰苦。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回家奉养。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才改回原姓,更改自己的名字。

这里也有点问题,范仲淹生于989年10月,卒于1052年6月;戚同文生卒年为903年—976年,一说912年—985年,范仲淹出生时,戚同文已经过世了,范仲淹怎么可能投靠他学习呢?要么是戚同文的生卒时间有误,要么此戚同文非彼戚同文。

尽管范仲淹从小生活很苦,但有远大志向,南宋吴曾在他的《能改斋漫录》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范仲淹有没有来过安乡,这个问题有争议,但我觉得他到过安乡应该是可信的。

宋末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在其著作《舆地纪胜》卷70中记载:“范文正公读书祠堂,在安乡县。仲淹幼孤,从其母归朱氏,朱宰安乡,与俱来读书此地。”王象之生于1163年,卒于1230年,与范仲淹生活的年代仅相差百余年,写作该书时,应该是有史料依据的。王象之是浙江人,不可能为安乡贴金。

文章图片4

公元1196年,澧州学教授王仁奉郡守之命撰写了《重建范文正公读书台记》。文中记述一件事:

1195年农历9月,殿中侍御史范处义奉诏持节荆湖北道巡视,到达安乡后,大概是听了县令的介绍,就去实地考察,他拨开杂草,发现范文正读书台已经毁坏了,但遗迹还在,文中讲到长山人朱氏来安乡当县令,范仲淹和母亲随他而来。这与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的一致。根据文中所说的时间,可以推断范仲淹来安乡的年份是公元996年,当时范仲淹7岁。范仲淹死后,安乡人为纪念他而在他读书之地修建了读书台。到范处义巡视时,读书台已经毁坏60年了。由此推断,修建读书台的时间应该在公元1136年以前。读书台修建好后,应该存在了几十年。范仲淹卒于1052年,如果读书台存在了30年才毁坏,那么建读书台距离范仲淹去世不过五十年,如果读书台存在的时间长于30年,那么,修建的时间就更早,所以范仲淹到过安乡应该是可信的。

范处义视察之后,还拿出了自己的薪俸,交给县令刘愚,责成他重修读书台,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读书台过冬就修成了。刘愚根据一位老人收藏的范仲淹遗像画了范仲淹的像供人们朝拜,还拨了十多亩田供祭祀开销。

文章图片5

刘愚因为受命重修读书台有功而得以记入宋史,《宋史·刘愚传》有“邑有范仲淹读书地,为绘像立祠”语,此事是作为刘愚的政绩称颂的,应该是可信的。

欧阳修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黄庭坚说:“范文正公,当时文武第一人。”能得此评价者,天下之大,能几人欤?

范仲淹没有留下多少题咏常德的文字,我估计是他认为母亲改嫁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对后世的仁人志士影响极大。他的后人范文从还因为此句话而获得了朱元璋免死五次的恩赐。(事见注释)

但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还能影响后世的志士仁人,让它成为仁人志士一生的追求。

文章图片6

注:(1)《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重建范文正公读书台记》:……行县次安乡,披而视之,则文正范公书堂在焉。相传长山朱氏宰是邑,以之而来,邑人即其读书之堂而祠之,今二百年矣。堂据兴国观之东隅,俯瞰澧水,梁山、药山陈其前,大鲸、西湖汇其侧,举目数百里,轩豁宏爽,面执曠杰。御史公睇瞻徘徊,顾谓邑令刘愚曰:“自有天地,便有此境。大抵地必待贤哲而后重,人亦寄山川而不朽。斯堂之设,无乃两极其胜而俪美于无穷者乎?”顾毁于兵,甲子一周,尺椽莫复,爰麾从吏捐俸,属之令。逾冬堂成,庭宇显敞,丹雘明丽。又得耆老所藏遗像模而绘之。暨其芗火之奉,则择黄冠之悫愿者,割田十余亩赡焉。于是风教所系,缝掖羡慕,由家之塾,至于郡邑之学,洋洋乎而盈耳矣!……

(3)刘愚传,依据的高考语文模拟题的,未查过宋史。

(4)《寄园寄所寄·镜中寄》:苏人范文从,仲淹之嫡派也。洪武中拜御史,忤旨,下狱论死。太祖视狱案,见姓名籍贯,遽呼问曰:“汝非范文正后人乎?”对曰:“臣仲淹十二世孙也。”太祖默然,即命左右取帛五方来,御笔大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在上,赐之,谕:免汝五次死。人感上之仁,而叹贤者遗泽之远。(《朝野纪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