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升降散合蜈蚣败毒散治疗带状疱疹56例疗效观察

 学中医书馆 2022-04-02
     王鸿根,张辉,郭运翠,沙丽颖,纪恒胜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原载于《新中医》2004年第2期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经方升降散内服合局部外用蜈蚣败毒散涂敷治疗带状疱疹,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部,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簇集成群,互不融合排列成带状。

    1.2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均系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15~30岁8例,31~50岁13例,51~60岁28例,60岁以上7例。其中皮损位于头面、颈项者9例,胸胁腹背者37例,四肢者10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 以升降散加味治疗。处方:僵蚕、蝉蜕、姜黄各10g,大黄5g。加减:若病发于头面者加菊花10g,金银花20g,连翘、大青叶各15g;发于下肢者加薏苡仁20g,牛膝、赤芍各15g;发于胸胁腹背者加柴胡10g,川楝子15g,丹参20g;疼痛剧者加全蝎10g,延胡索15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

    2.2 中药局部外敷 蜈蚣败毒散:蜈蚣1条,白矾5g,冰片1g,雄黄3g。共研细末,用香油调匀涂敷患处。适用于病初热毒灼盛痛痒,或丘疱疹或水疱疹未破,或水疱破裂后结痂而痛痒剧者。

    内服、外敷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3疗程。

    3 治疗结果

    56例均痊愈(皮疹停止发展,疱疹部分萎缩、于涸、结痂,瘙痒及后遗神经痛消失)。其中1疗程内痊愈者12例(21.4%),2疗程痊愈者33例(59.0%),3疗程内痊愈者 11例(19.6%)。

    4 病案举例

    唐某,男,62岁,2001年8月11日初诊。头部左侧发角处疱疹病发1周,痛如火燎,伴寒热而烦躁,曾在某市医院皮肤科求治不效。诊见:患者呈痛苦面容,呻吟不止,头部左侧发角处皮肤赤红,已有成簇米粒状大小不等的水疱,左侧眼外及白睛已见赤红虬脉,眼涩流泪,伴心烦头痛,平素大便干结,3~5天1次,近期有情志恚怒,饮食失调,舌红、苔黄,脉弦数。诊为头部带状疱疹,有蔓及眼睛趋势。治宜表里双解,疏肝解郁。方用升降散加味。处方:僵蚕、蝉蜕、姜黄、菊花、栀子、柴胡、白芷各10g,金银花20g,连翘15g,大黄(后下)、甘草各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患处敷蜈蚣败毒散。8月14日二诊:外敷蜈蚣败毒散后,即感觉清凉爽心,患处疼痛大减;服药后,头痛心烦、左眼赤红虬脉已消退,疱疹见消,火燎状疼痛消失。原方续服5剂,诸症尽消。

    5 讨论

    带状疱疹属中医学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等范畴。其病乃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日久化火而致肝胆火盛,湿热内蕴,外感邪毒诱发致病。升降散是民间久经流传的验方,清代杨粟山收载于《伤寒温疫条辨》,用以治疗温病,为“表里三焦大热初期,其证不可名状者主方”。笔者选用升降散移治带状疱疹,以收表里双解、清肝泻火之力。方中金银花、连翘、栀子、菊花、甘草清热泻火,解毒明目;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促邪外出;白芷善治阳明头痛,祛风止痒。蜈蚣败毒散中蜈蚣性善走窜,为治风要药,且能散结攻毒,去恶血;白矾味酸气寒,性专收涩,能燥湿化痰,杀虫解毒,外可疗湿疮疥癣;冰片辛香走窜,善散火郁,疗疮疡肿毒;雄黄燥湿解毒,可治疗痈疮毒。内服外用结合,尤能增强清热解毒、生肌活血、利水祛湿、消肿止痛、护肤止痒之效。临证时还应根据病变部位和余邪清除情况酌加引经药和凉血和营之品,方能收到满意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