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内觉察 回归本源 ![]()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一个人,会遇到什么人,过什么样的人生,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看似偶然,实际上都不是偶然发生。 万事万物因能量而聚合、离散,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真正的自由不是出走 而是回归 ![]() 爱因斯坦说: “人们之所以领悟不到宇宙的秘密,是因为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桎梏在眼见为实的牢笼里,不允许自己尽情想象,大胆假设,从而掩盖了直觉的光芒。” 一个人最大的不自由,就是告诉自己“我就是这样。” 人,是可以跟随意识和意志发生转变的。 比如说:一个性格容易暴躁的人,随着限制的打开,也会变得谦和。 可能他身上的阳刚之气还在,但通过觉察、转变就会褪去暴躁的部分。 一个愿意不断了解自己并且反观自己的人,无论怎样,最终都会走向自由。 不断打开,不断接纳就是破除限制的过程。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就是如此,那么我们会不断吸引与我们同频的事物。 暴躁的人,遇到的事情,大多是让自己烦躁的。 但谦和的人,遇到同样的事情,也许就会笑而处之。 一个人的限制有多大 受得痛苦就会有多大 ![]() 有一位考上博士的女性,考上以后发现对自己研究的方向没有兴趣。 就开始苦恼,焦虑,并且越发觉得这个事情乏味至极,继而觉得每天的生活也乏味至极。 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在没有完全确定自己最终要走哪一条路的时候,却发现自己选择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 放弃还是继续,不仅仅是在这个问题上,人生很多问题都是如此。 与其让自己烦躁,为何不转换一种态度,既来之则安之,先游戏一次,探索一场。 抽时间整理自己的心,觉察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也许经历一段时间,会发现当下的选择未必是自己讨厌的。 自己现在看似喜欢的,也未必是自己真正热爱的。 人,如果打开了,在任何境遇都可以安住下来。 当然,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会更加有动力。 但如果这暂时没有办法选择,选择以欢喜心体验当下的事,是最明智的选择。 当一个人能够接受任何可能性,不管何时何地,都有安住的能力。 安住的心,可以创造一切。 当一个人能够接受任何可能性,不管遇到任何烦恼,都可以化解。 任何烦恼,只是一次历程,一次体验。 不限于其中,必将穿过限制,迎接更多的惊喜。 每一种可能性 都是惊喜 ![]() 人最大的限制,往往都是自己限制自己。 我基础不好,我怕我学不会。 我年龄比较大了,恐怕体力会跟不上。 我觉得这个事情,没有准备好,我做不出来。 但是,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把一个人硬推到一个环境中,他什么都可以了。 当一个人有了对未知的恐惧,就会有限制。 很多事情,我们不想去做,都是因为我们不确定做了以后会怎么样。 但是,当我们迈出去那一步,又会发现,原来这个体验还不错。 我们恐惧未知,就意味着我们在恐惧惊喜。 大多数的惊喜,都是在未知中创造的,因为不经常体验,才能叫做惊喜。 而在我们恐惧的未知中,往往惊喜比困难更多。 接受任何事物的可能性,就像我们玩猜盲盒的游戏一样。 不管你拆哪一个盲盒,区别就是大惊喜和小惊喜。 随便拆,盲盒里都会装一些礼物。 对于未知的探索也是一样,无论你如何探索,最终都不会空手而归。 与盲盒最大的不同是,盲盒你可以送人不拆,但生命的未知,属于你的,始终都会是你的。 不管我们拥抱未知还是恐惧未知,未知都会发生。 与其用恐惧限制自己的生命,为何不用接受打开自己的生命。 当一个人接受了任何可能性,就获得了生命最大的自由。 |
|
来自: blackhappy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