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路,都在脚下

 读原著 2022-04-02

    教孩子背《庄子》的时候,妻子教了很多遍,孩子依然背不来,正当她欲训斥孩子笨的时候,丈夫一把捂住了妻子的嘴,把她拉到一边,细声劝她道:“你不要总只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的表面,而看不到孩子背后最真实的问题,你没发现吗?他读了那么多遍,其实是心不在焉的,心有他事,一心二用,怎么能把事情做好?”说完,便走过去,俯下身来跟孩子交谈,聆听孩子说他刚才读书时还在想什么,父亲先是表示了理解,然后告知了他聚精全神的重要性,下一刻,自己拿起书,跟孩子说他选的是一段他也从未背过的,就先于孩子读起来,心无旁骛,一直读到能完全背下来为止,中途任外面风吹鸟鸣,任屋内妻子在那里咕噜不断,他全当做没听见,孩子见到这一幕顿时就被震到了!接下来他像父亲一样,拿起书,眼,口,手,心全集中在书中,爆发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专注劲儿,不到平时三分之一的时间即把该背的全背好了,完事后,他还主动提前预习了下次要背的内容。

  饭后,孩子问父亲,一个人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习惯性的聚精全神,父亲就跟孩子讲了《列子·汤问篇》篇中一个故事——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线,用芒刺做钩,用细小的竹子做钓竿,将一粒饭剖为两半来做钓饵,在有百仞深、流水湍急的深渊之中钓到可以装满一辆车的鱼,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

   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是怎样做到的。

   詹何说:“曾经听我曾经当过大夫的父亲说过,蒲且子射箭啊,曾经用很弱的弓、很纤细的丝绳(古人射鸟的箭,后面系根绳子),顺着风一射,一箭在云端射到两只鸧鹒,这都是因为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缘故。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摹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没有能扰乱我的心神的。鱼看见我的钓饵,已经把它当做了掉到水里的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自然,吞食它不会怀疑的。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

 楚王说:“高。”

  讲完后,父亲接着道:“我们处在这个社会中,真正能得到一个万事俱备的完美做事环境,那种时候是很少的,大多时候我们无限潜能的挥发都会受到外在某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时候,一般人会自怨自艾,怪罪外人和外界,只有真正的强者才会无忧无惧的在有限中创造出无限来,达到以弱制强,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的境地。真正的强者从不是强在天赋上,强就强在他深明'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任何时候说沉潜下来就立马能全面沉潜下来,然后以一颗'为无为,事无事’的忘我精一之心去面对当下的一切,处事就像解牛的庖丁一样,'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