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屈,曲,直

 读原著 2022-04-02
      孩子很小就喜欢怨天尤人,总觉得自己家庭条件制约了他,以自己家境不如人为耻,念完大学进入社会后,一无所成。

      父母辛辛苦苦,倾尽所有,力所能及给了他所有能给的,最终不仅得不到孩子任何感恩,还被孩子嫌弃,至此,父母说他们也无可奈何了,各人的命,各自修,由他去。

      潦倒大半生后,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先生,他才被先生当头棒喝:“ 《易·系辞下》中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尺蠖是一种蛾的幼虫,样子有点像蚕,行动时一屈一伸,不断弯成弓形再放直,屈是为了下一步向前的伸。龙蛇冬眠,蜷缩身子蛰伏起来,是为了长远的继续生存,保全性命。外部环境没有哪里不是修炼场,这世上也根本不存在绝对顺畅的外部环境,绝对干净的环境只存在人心处,只一味喜欢往外苛求环境的,都是愚痴,禅家即有言:'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然而,屈,绝也不是一直该有的,而只应是一时的,屈是戴着镣铐舞蹈,修行,是于有限中去修得无限,并且,受这一时的屈时,不能失了大节,不能失了初心,志向依然要笃定,一旦失了大节,初心,志向也被泯灭后,必定就容易沦为可悲的甘愿听从宿命论摆布,甘愿自我设限,甘愿妄自菲薄之人。《孔子家语·屈节》中有言:'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於义。’

    《楞伽师资记》记神秀禅师:'遗嘱三字云:屈,曲,直。’

      尺蠖之屈,升华到下一步,是龙蛇之曲,前者的屈多是被动成分多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后者的曲则多是主动的'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又如僧粲禅师所言:'猴著锁而停躁,蛇入筒而改曲。’前者'喻戒制心’,后者'喻定息乱’。

     当然这依然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困知勉行者’不如'学知利行’者,'学知利行者’不如'生知安行者’,修身修到最后,一定是'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率性’,'从心’,'随变任化’,'出神入化’,'人法双净,善恶两忘,直心真实,菩提道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