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

 读原著 2022-04-02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先跟大家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春秋时的齐国流行着两种美妙的音乐——韶乐和武乐。韶乐起源于上古舜帝时期,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此音优雅宏盛,此舞优美动人;武乐是周武王时期的乐名。其音韵壮阔豪放,曲调却有些隐含晦涩之感,因此稍逊于韶乐。
   孔子听完韶乐后,感受到了宁静、甜美和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韶乐不仅有独特的外在形式,而且还有完善的曲调内涵,它是太平盛世下产生的音乐,曲调中处处飞扬着和谐的声音。它的内容主要是歌颂舜受禅让而继承了尧的德治,并以文德治理天下,而这正与孔子推崇文治、贬抑武功的政治主张相吻合。所以孔子认为此乐“尽美矣,又尽善也”。武乐也是一种风格独特的音乐,但与韶乐相比,武乐的内在方面稍有些不足。因为这里既听得到周代的功德,又听得到伐纣的杀机。故而孔子认为此乐“尽美矣,未尽善也”。
   后来,孔子遇到了吴国知礼大夫——吴季札,孔子与其论乐,当谈到韶乐与武乐的问题时,双方志趣相同,甚为投机。为了更好地领会韶乐,孔子在齐国整整学了三个月的韶乐。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以至于吃肉时都不晓得是什么滋味了。
    《庄子·天道》中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的美学观点,是美更多的表现在内在品德上,换一句话说,即美在善上,质美即代表了美的大体。孟子也如此,他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个体通过自主自觉的力行修身,就能把人本身所固有的仁义礼智等善的本性扩展贯注充实于自身独立的人格之中,表现于外,即是美的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赵岐对此进一步诠释道:“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美德之人也。” 

     孟子还将人的品德修养水平分为善、信、美、大、圣、神六种境界,这进一步强调了美与善内在的一致性。

    圣人孔子的美学观则是尽善尽美,文质彬彬。里仁为美,心灵美固然重要,同时,外在一定的文采也是不可少的。《论语》中就有,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鞯(jiān),犹犬羊之鞯。”(棘子成说:“君子有好本质就行啦,要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可惜呀!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采,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假如去掉虎豹和犬羊身上的文采,那这两样皮革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西汉扬雄也道:“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法言·君子》)北宋张载对此也讲得很清楚,“充内形外之谓美”(《张子正蒙·中正》)。总体来说,儒家的美,极高明而道中庸,贴近致中和,美,不单要有善的内在品质,文采可观的生动形式或是表现,大多时候也是不能少的,当然,总体上来说,仍是更强调美的质,善一面。

    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怎样一个人?”孟子说:“是个善人、可信之人。”浩生不害问:“什么叫'善’?什么叫'信’?”孟子说:“可求知于己,求则得之的叫'善’,自己确实具有善,表里如一就叫'信’,力行'善’,让'善’充实在身上就叫'美’,既充实又有光辉表现出来,呈现出来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圣’而不可知之就叫'神’。乐正子是在'善’和'信’二者中,'美’、'大’、'圣’、'神’四者之下的人。”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