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也牺牲了;西边又丢失给秦国七百里地方;南边被楚国欺侮,吃了败仗。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一个真正贤明的国君一定是“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以仁政治理国家为最大的利。为政以德,德高众望就是自然的事了。德高望重,百姓归之如流水,沛然莫能御。实行仁政,万国来朝,土地不怕不大,人口不怕不多,政事自然轻松。而昏庸的国君则是喜欢贪图小利,不知图大利,最终无不国破人亡。 老子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礼记·大学》中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以什么为宝,体现的正是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视野心胸,其实无论治国者,还是个体的人,只有真正抓住了那些人性中的根本,生命中的根本,不本末倒置,不谋虚逐妄,才能从容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孟子说:“诸侯的宝物有三样:土地,人民,政事。只贪婪的把珍珠美玉当作宝物的,灾祸必将落到他身上。”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