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她刊 2022-04-02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最近听闻一个噩耗。

播出三季,每季豆瓣评分高达9.3、9.5、9.5的神剧《我的天才女友》要被国内翻拍了。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原来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意大利,长达半世纪的史诗,跨越了工人主义的兴衰和女权运动的浪潮。

翻拍版把设定改为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这是要梦回上海滩?

暂且不提国内翻拍剧的尿性。

一部名叫《我要准时下班》的日剧,硬生生翻拍成了《我喜欢加班的理由》。

先来回顾一下《我的天才女友》原版当初引进的时候,国内各大平台的海报slogan——

“塑料姐妹情”

“一声姐妹一生仇”

“兴风作浪的闺蜜”

“意大利版七月与安生”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文明使她姐住口,但她姐的内心已充满了粗口。

这部剧想要纠正的女性刻板印象,竟然被当做了宣传语。

多么熟悉的操作啊,女性友谊又被矮化成“扯头花”了。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女性友谊

是怎么变塑料的

《我的天才女友》脱胎于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

四部曲现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它们的问世,像是投给全世界的深水炸弹,初读无碍,再看穿透力惊人。

与作品的巨大成功相比,作者费兰特更是一个谜。

她一直匿名出版,从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在公众露面,不接受采访。

她说:“书一旦写成,作者就失去了用处。如果它真的足够好,迟早会找到它的读者。”

它确实找到了40多个国家的读者,更有人称“我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女性史诗”。

一部写尽了女性友谊和命运的史诗,怎么还是沦为了“兴风作浪的塑料姐妹花”了?

这得从国产影视剧里根深蒂固的女性偏见说起。

颜怡颜悦就曾称吐槽过,国产影视作品里的女性,永远在勾心斗角、互相伤害、宫斗撕X、正妻打小三…

最经典的莫过于“一声姐妹一声仇”的《小时代》。

四个姐妹花一撕就是四部曲,那泼脸上的红酒和“祝愿她和我的人生一样发烂发臭”可以永远载入史册。

《七月与安生》亦是如此,两女抢一男的抓马,在七月非要跟安生比内衣时推向高峰:

“家明就喜欢这样的,就喜欢土的。”

《三十而已》更是发展出一套“顾学”,真实演绎什么叫——

当你成为一个太太以后,就有了一块要守护的领地,全世界的女人都成了你的敌人。

再不必提火爆全网的“顾佳掌掴林有有”。

正妻打小三还不过瘾。

更有好事者从《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一众清宫剧里总结出了分段位、论排行的《宫斗学概论》。

女人之间的战争,国内叫撕X、宫斗、扯头花。

国外也有对应的词叫cat fight,这类小妞片以《贱女孩》《八卦天后》为首。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女孩之间的情谊全是阳光、温暖、相互扶持。

人们看到女明星同框,势必拿放大镜找她俩不和的踪迹。

空穴来风一顿猜还没爽够,顺便考古背诵一番经典版“大花互撕风云史”。

当初《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时,多少人冲着兴风作浪去的。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这些人又在《单身即地狱》中,分析起宋智雅的渣女勾男秘籍。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甚至经典名著《红楼梦》的弹幕里,都充斥着pick薛宝钗还是林黛玉的雌竞宣言。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抖音更是跟风拍着“防火防盗防闺蜜”和“偷偷变美卷死她们”的视频。

有的像在玩梗,有的越看越真。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有时候看着都气,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女性之间的想象,怎么还停留在塑料闺蜜情?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困在私领域

让我们彼此为敌

当然了,国产剧也在反思。

很快女性友谊摒弃了1.0的塑料闺蜜情,进阶为2.0版本——女性互助。

《欢乐颂》里三个女孩合租在一起,达成了某种乌托邦般的女性同盟,在这里,友谊可以消弭阶级、城乡、贫富的差距。

类似的女性情谊在《摩天大楼》《盛装》《爱很美味》里都能看到,甚至出现了《北辙南辕》中宛如“性转版霸道总裁”的尤珊珊。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换个说法就是小红书最热的“高段位斩男术”。

忍不住继续追问,所以这是全部的真相吗?

女孩之间的情谊全是阳光、温暖、相互扶持。

那些妒忌、怨恨、暗暗较劲、相互比较……被污名化为“女性撕X”的东西,统统不存在吗?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经过艰难地自我剖析,她姐不得不面对事实——

女性撕X存在,但远不止如此。

为什么诸如雌竞、抢男人、塑料姐妹花、防火防盗防闺蜜……这些词能够在网络上传颂至今?

有没有一种可能,“抢男人”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女性唯一能为自己争取的东西。

长久以来,社会习惯于把女性排除出公共领域,政治、商业、科学、文化都不是女人的战场。

每个即便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到了年纪,最终归宿依然是“找个好男人嫁了”。

波伏娃的《第二性》把女性口口相传的“御夫术”描绘到了极致:

在法国和美国,母亲、老朋友和女人都在玩世不恭地教年轻少女——捕捉丈夫的艺术犹如捕蝇纸捕捉苍蝇,这需要高超的钓鱼术或狩猎术:

目标不要定太高,也不可太低;要现实,不要浪漫;要风骚而又不失端庄;别要求得太多,也不可太少。

换个说法就是小红书最热的“高段位斩男术”。

一直浸润在这种社会规训里,让女孩潜移默化地“雌竞”起来。

这种观念强大到,甚至妈妈会吃女儿的醋,毕竟“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

《我的天才女友》描绘过这样的场景:

小镇上的女孩到了一定岁数便开始争夺男孩的关注。穷人家的女儿被富家子弟玩弄,其他人会认为“幸运”。

性魅力成为女性价值的唯一体现。

莉拉和莱农显然是困在性魅力的比较里的:

一个来了月经,另一个反唇相讥。

一个结婚了,另一个迫不及待地想要破处。

《天才女友》最冒险的一点在于,它真的让两个女孩爱上了同一个男孩,这可谓是对友情的一记绝杀。

但两人很快发现,男人并不是女性一生的意义所在。

莉拉和莱农的友谊,即便存在间隙和仇恨,也强大到足以超越男人的小情小爱。

莉拉鼓励莱农做得更优秀

那么,走出亲密关系、婚姻和爱情的私领域呢?

即便来到公共领域,女性依然会不自觉地与女性竞争,因为资源匮乏。

比如《天才女友》里的受教育权,女孩是需要争取的。

莉拉比莱农家里更穷一点,可她拥有天赋,她的女性觉醒仿佛与生俱来。

莱农同样成绩优异,但她要靠后天的努力,同时带着迟钝、反思的色彩。

她俩是街区里唯二的聪明伶俐的女孩,两个有可能逃出去的娜拉,于是比对着、计较着的人生就此开始。

莉拉求学的抗争失败,被父亲扔下窗台

长大后的生活并没有变好,女孩要争取就业权。

更幸运、能够一直读书的莱农,嫁给教授,离开了那不勒斯,跨越了阶级。

她已经通过写书证明了自己超凡的天赋,但在教授眼里,女性还是适合去当小学老师。

早早退学、但不忘自学的莉拉,留在了自己的家乡,成为工厂女工。

但她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和能量,她用自己的方式启蒙、关怀着这个街区。

她们因为女性身份不断受挫,又靠着互相较劲的力量野蛮生长。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现实里,女性在职场往往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过去她们常常是秘书、打字员,现在大多奋斗在基层。

毕竟职场是男人的天下,每个挤破头皮进来的女性必须把对方视为对手,因为女性份额是有限的。

女脱口秀演员凯瑟琳·赖恩发现自家的王牌综艺每期6个喜剧人,只能有一个女性。

她不得不与其他女演员相互竞争,成为最好笑的那一个blondie。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福克斯新闻台一直是一群男性聊政治,旁边安插一个女主持当花瓶。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最难过的是,充当花瓶的女性们,在职场上最大的价值依然是性魅力。

抢夺男性关注的战争无休无止。

这时候,你说女明星互扯头花,是因为女人天生喜欢撕?

也不想想是谁首先边缘化女性,再把她们放置在雌竞的竞技场。

这是父权制的诡计。

本质上,女性在情感和工作上互相竞争,大抵因为安全感是稀薄的。

女性错误地把对方看成敌人,把男人看成战场。越是表现出强烈的领地意识,越容易划地为牢。

现在再来回看那些妒忌、怨恨、互相比较、暗自较劲,男性又何尝没有呢?

《天才女友》里索拉拉和斯特凡诺几个男人一起开过鞋铺,也互相崩过枪弹,只不过这被称之为“男人的战争”。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作为世界的主体,男性竞争有了无数个美好的释义:

在企业是力争上游,在商界是运筹帷幄,在科学是勇攀高峰,在政坛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竞争本就是人性,男女都有。

凭什么女字旁就成了“耍婪佞妄娱嫌妨嫉妒”,还专门发明一个性别限定女的“撕X”呢?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共同的命运

让我们再次相遇

庆幸的是还有下半句话。

我们需要坦诚地承认,女性之间存在阴暗、负面、彼此为敌的部分。

但与此同时,女性情谊又远远超越了这些。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莉拉所在的猪肉厂老板,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后宫。

真正的友情不是只有小甜水,它当然有背叛、妒忌和仇恨。而莉拉与莱农的关系比爱情更长久,比亲情更深刻,甚至于用'友情’来界定都显得狭隘。

她们用一生来证明对彼此的爱,不可爱、不温馨、不完美,但同时复杂、深刻、真挚、熊熊灼烧。

父权社会把女性圈在私领域,让她们各自为营;但又是什么力量,让女性跨过彼此敌对,产生出超越竞争的更大的连结呢?

她姐再去回看《我的天才女友》——莉拉第一次对莱农出手相救。

她们生活在一个男孩可以随意欺负女孩、女性要靠依附男性生存的街区。

小小的莉拉偏要打破这一切,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对抗两个高大男孩。

那一刻,莱农决定跟随她的脚步,这样她就可以摆脱成为自己母亲那般的悲惨人生。

这是女孩对“靠男人生存”这种既定命运的抵抗。

更贫困的莉拉早早辍学,但依然不依不饶地与莱农比拼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学写作、看遍图书馆的书……

焦灼的竞争近乎伤害了两人的关系,但莉拉遭受丈夫家暴后,第一句话是对莱农说:

“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继续读书,你必须一直读下去。”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莉拉赚了钱会替莱农买崭新的教材,用自己的方式逼迫她刻苦。

一句“你替我学”道尽了女性对接受教育的挣扎和渴望,她们想要冲突阶级的牢笼。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莉拉早早结婚,却迟迟没有孩子。莱农身为最好的朋友,也始终不能理解她:成为母亲,不是妻子的天职吗?

可当莉拉给她一一讲述街道上每个女人成为母亲之后的命运,莱农感到当头棒喝。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莱农走上街头,每一个成为母亲的女人像行尸走肉一般路过。

她这才真正看见,女人的生命是如何被“成为母亲”消耗榨干。

这是女性首次开始审视家庭分工对女性的剥夺。

还有那个像幽灵一样存在,但不能在别人面前提起的“家庭暴力”。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莉拉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她饱受家暴之苦。丈夫出轨后,她原本不允许小三艾达进到自己的家里。

当莉拉看到艾达脸上也出现淤青,她知道艾达也遭到自己丈夫的毒打,她接纳了她。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还有底层女性不得不面对的职场性骚扰。

莉拉所在的猪肉厂老板,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后宫。

这时,是莱农拿起了她的笔,也是她的武器,去帮助莉拉,揭露这个血汗工厂对工人劳动力和女人身体的双重剥削。

还有太多太多这样的时刻。

这无数个诞生伟大女性友谊的瞬间,都是因为我们身为女性,共享同一种身体遭遇、生命经验。

是女性命运共同体,让女孩们跨越了父权制的分而治之,产生更深层的连接。

莉拉和莱农正是如此,她俩像互为镜像的两组平行人生。

一个是出走的娜拉,学习了满腹的理论,并不断往前推进女性觉醒的步伐。

一个留在了街区,用肉身在场的方式,把那些理论诉诸实践,成为真正的革命。

这样一想,除了《天才女友》,她姐确实也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同样伟大的女性友谊。

《致命女人》里,原本调查丈夫出轨,与第三者接触的主妇,发现女孩并不知情,而且她俩不可救药的彼此吸引。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爆炸新闻》里本互为劲敌的女主播们,为了干倒同一个性侵大佬,她们达成了同盟。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大小谎言》中,五个家庭主妇有充足的理由讨厌彼此,但面对一个真正的恶棍——强奸、家暴、在男性社会逍遥法外,她们一起杀人,并为对方保守秘密,相互守望。

看腻了内娱塑料女星,真姐妹只有这对?

那些相同的身体羞耻、性暴力和性别歧视,终于汇成女性的集体经验,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终于达到难以言表的默契。

长久以来的社会观念和文艺作品,试图塑造女性之间仅仅存在雌竞,没有男人那样的肝胆相照、两肋插刀。

但,她姐想为她们平反。

现在回想,《红楼梦》哪里是无数女人抢宝玉的宫斗戏。

分明还有宝钗黛玉湘云的互怜之情,她们妄图在封建压迫的缝隙里,寻觅有关存在的价值。

《七月与安生》也远不只是两女抢一男的三角关系。

七月与安生活成了对方的模样,在长久纠葛的友情中,男人才是过客,才是那个第三者。

就连《甄嬛传》这个原教旨宫斗,也试图做出一点女性的复杂。

当甄嬛赢得了终极的权力,之后等待她的只有虚无与幻灭。

这才是父权社会让女性相互竞争的真相,不是自我成就,什么都无法抵达,只剩一片荒芜。

最近,我总是无数次想起戴锦华教授屡次引用的法国女性主义者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提出的“花木兰式的境遇”。

由于过去的历史由男性书写,终于能够分享到一些社会话语的女性,并没有别的道路可以参考,我们唯有“成为男性”。

于是,我们说“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男性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

女性只能去扮演男性,成为男性翻版,从女奴变成女战士。

戴锦华说,这不是一条真正的女性道路,反而加剧了一种花木兰式的女性生存困境。

我们要同时演绎男人和女人的角色,还是无法成为自由的自己。

那什么是真正的女性道路呢?

她姐很难给出直接的答案。

事实上症结正在这里,我们无法叩问历史,未来的道路也没有现成的答案。

但作家费兰特在女性主义创作上,做出了她关于“女性道路”的尝试。

她描写的女性友谊,完全没有回避女性情感里阴暗幽深的部分,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危险道路。

但当她坦诚地面对人性之中复杂幽微的情愫,把男性社会基于伦理和体面,人们内心不敢说、不愿意说的丛林,大胆呈现了出来。

极其琐碎,究极丰富,那种复杂度和细腻笔触,为过去的男性创作者不屑,反而充满了女性色彩——

对复杂生命经验的体认、正视,再超越之。

同为意大利著名女作家的莫兰黛,她写过一本长达661页的小说《历史》,因为她说,目前能读到的历史都是男人写的。

那里对男性英雄的发家史有事无巨细的描述,三结义的桃园树,华盛顿的樱桃树,诞生万有引力的苹果……

同时也抹去了女性真实存在的印记。

那里的女人不是天使就是毒妇,要么成为三迁的孟母、刻字的岳母、无限完美的雅典娜;要么就是祸国殃城的妲己,诱人堕落的美杜莎……

莫兰黛主张让女性重新书写历史,而费兰特长达60年的史诗,正是在意大利热秋运动时代的重现,充满了女性存在的重现。

《天才女友》最牛逼的地方,不是英雄,而是对普通女性的细致书写。

这不再是关于帝王将相、朝代颠覆、英雄辈出、战争风云的宏观叙事。

而是对准了女孩争取读书、出现初潮、直面欲望、走出家门、为孩子和家务吵架……

谁说每个女性个体的抗争就不是历史呢,她们的生命经验不该被阻隔,不该沦为沉默的螺旋。

费兰特把这一切写成了史诗。

她们不再是个体的抵抗,不再是不值一提的寻常人生。

她们是历史。

她们是浪潮。

她们有了男性历史书上所褒奖的“英雄”相对应的女性词汇——

那就是“天才女友”。

点个「在看」,敬我的天才女友们。 她刊

她刊

」,敬我的天才女友们。 她刊

她刊

的天才女友们。 她刊

她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