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培德,改写中国近代史第一人

 颐源书屋 2022-04-02

不读中国近现代史,世人常将朱培德与朱德二人混为一谈。二人结缘,是因为他们都是云南讲武堂同学,二人品学兼优、综合素质高,在校期间就被誉为“模范二朱”。二人后来又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泰斗级风云人物。

文章图片1

朱培德将军(1888—1937)

朱培德,云南禄丰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一期毕业,客籍滇军最高指挥官。中华民国八大一级上将之一,授一等宝鼎勋章。

朱培德早年随李烈钧的护国第二军东征两广,因战功卓著,一路提拔重用,逐渐成为入粤滇军中具有号召力的人物。

朱培德性格沉稳,顾全大局,一直是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忠诚追随者。

护国战争结束后,入粤滇军已完成使命,本应返回云南。但唐继尧认为,既然滇军势力范围已深入广东,不能放弃有利条件,应当等待时机,由滇军主导完成全国统一。

文章图片2

雄心勃勃的唐继尧(油画)

当时仍然听命于滇军领袖唐继尧的李烈钧、朱培德,陆续将滇军调驻粤湘桂边一带。

实际上,当时驻粤滇军中约有四成听命于张开儒及国民党元老李根源。至此,原护国东征滇军陷入分裂中。

后来,入川北伐的靖国滇军,在杨希闵带领下直下广州,又形成一股强大的驻粤滇军势力。

广东军阀混杂,外国势力横行,革命政府坚挺,斗争异常复杂。风雨飘摇中有过分崩离析、存亡聚散的驻粤滇军,最后全部统一到众望所归、德高望重的朱培德旗帜下。

文章图片3

(孙中山为朱培德夫妇主持了婚礼)

朱培德被孙中山称之为“虎将”,紧要关头总能为之挺身而出,所以永丰舰事件以前,朱培德一直就是国民党中的重量级人物,地位远在蒋介石之上。

在孙中山发起的北伐革命中,朱培德又先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江西省主席。

1927年,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政府,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调派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前去征讨。随后爆发了改写中国历史的“八一南昌起义”。

文章图片4

(国民革命时期的朱培德)

各路讨蒋大军借道南昌,各有所图,摩擦不断,国内政治格局异常模糊,新的内战一触即发。

除负责警戒的三个团外,朱培德急忙调空所有南昌滇军,一为保存实力,二则静观其变。

朱培德信仰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在蒋汪暴力清党分共期间,他采取的措施叫“礼送”出境。他明知同学朱德已加入共产党,但仍然加以重用。

他对南昌暴动放任有加,后来被蒋介石报复性地任命为第一任湘赣“剿匪”总指挥。其所属各部滇军后来针对湘赣红军一系列“剿共”事宜,受其言传身教,对蒋介石阳奉阴违,均持敷衍了事态度。

文章图片5

(南昌起义正反风云人物多半从这里走出)

朱培德及其客籍滇军顺应历史潮流,选择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极大增强了蒋介石集团的军事实力。

从朱培德后期的所有政治行为来看,他一直在追求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华民国。他没有其他各派军阀头目那种反复无常、捉摸不定的政治态度。

中原大战爆发后,朱培德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助蒋压服各派军阀,实现了中华民国形势上的全国统一。

后来,朱培德逐步放弃客籍滇军的指挥权,将军队交付蒋介石,编入中央军系列。

朱培德此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军校委员、军委办公厅主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国民革命军代理总司令。

文章图片6

(朱培德手迹,一流的书法)

抗战爆发后,以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滇军子弟为多数,纳入中央军系列的第三军,在中条山战役中血染沙场、丧失殆尽。

“西安事变”爆发后,朱培德接替蒋介石成为国民革命军代理总司令。朱培德能沉稳控制南京政局,力压时任国防部长何应钦等人“武力轰炸西安、营救蒋介石”的方案,宋美龄邀其亲赴西安面见张学良。

朱培德对张学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陈述分析当时国内外政治局势,直言“蒋于中国当下之重大作用”,主张多方积极谈判,和平解决西安兵变。

朱培德亲力亲为,与当年调和“两广事变”最终促成蒋桂罢兵如出一辙。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政治谈判方式积极逼张救蒋,蒋宋夫妇毕生视其为恩人。

文章图片7

(蒋介石在朱培德葬礼上动真情)

朱培德,留取丹心照汗青,前半生追随三民主义,矢志不渝,后半生追求国家统一,力挽狂澜。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来看,朱培德确实改写或影响过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