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是如何形成的?

 大俗人精舍 2022-04-02

《易经》的形成,众说纷纭,不过有个大致的共识就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具体来说,《周易》的形成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伏羲看天象、观地理创立了太极八卦图。

第二个阶段:周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推出了六十四卦,并且写了卦辞和爻辞(也有一说是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写的卦辞和爻辞)。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不过周文王的年龄一直是个迷,百度百科以及古书上,都说周文王活了97岁,其实,这个并不对。

《竹书纪年》记载“武王(享)年五十四”,于公元前1043年去世。根据史书记载“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周文王死于公元前1050年结果推断,周文王真实年龄应该是62岁,出生于公元前1112年。

文王被囚羑里城7年,第三年开始推演《周易》,这样算来,他应该是50岁左右开始推演《周易》的。

第三个阶段:孔子通过研究周易,写下了《易传》,《易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具体来说就是,孔子等人对《易经》经文所作的进一步解读和阐释记录成书,就是《易传》。《十翼》包括:1、彖上传(《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2、彖下传;3、象上传(又称“大象”);4、象下传(又称“小象”);5、系辞上传;6、系辞下传;7、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8、序卦传;9、说卦传;10、杂卦传。

孔子作《易传》之说,载于正史。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读《易经》读得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表现出孔子对《易经》是何等的看重和热爱。

班固《汉书·艺文志》也说:“孔子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关于孔子学习《易经》,《论语》中有这样表述: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一番话,词语十分简单,正因为简单,理解上分歧也就更多。

周山小编大致认同朱熹的意见,孔子说这一番话时,应该是七十岁前后。敢于说自己研究一门学问“可以无大过”的,应该是学得差不多的时候,而不可能是尚未开始的时候。《史记》:“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又有“假我数年,我于易则彬彬矣”的话。晚年还在那么努力地研读《易》,说明孔子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还有“过”。

当然,通过后来的学者研究,《易传》并非是孔子一人所作,它的出现晚于孔子,当在战国中后期。还有种更大胆的假设,《易传》不是孔子所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