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四月天

 魅力赫然 2022-04-02

还记得2003年4月的一天清晨,北京非典肆虐的时候,我带着医用口罩坐在出租车里去上班,司机打开了FM97.4,几分钟后歌曲戛然而止,突然传出了一条消息:香港歌手张国荣跳楼自杀……后来我记住了这一天是4月1日,愚人节。

今年是哥哥离世第19年,这一天从那时起很多人只记得它是张国荣的忌日,而淡忘了它更是西方的愚人节。

张国荣的歌曲我听得很少,他也并非是我的偶像。我不喜欢标准意义也就是浓眉大眼在脸上找不出任何瑕疵的帅哥,那时喜欢黎明和梁家辉,虽然黎明唱歌偶尔破音,梁家辉是烟酒嗓。

我至今依然喜欢小眼睛而且一笑起来有些坏坏的男生。

这几天抖音上有很多纪念哥哥的视频和他演唱的歌曲,我想无论是19年,还是20年,喜欢他的人们都会喜欢他,怀念他的人们都会怀念他。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近日,我在媒体读到了一则报道:“西祠胡同挂牌一元钱转让…”

西祠胡同是南京人创建的BBS网络社区。2000年左右,互联网尚未家家户户普及,我因工作关系要经常上网查阅和翻译新闻,误打误撞走进了“西祠胡同”。开始以为“xx胡同”都是北京专属,后来才知南京有一条弄堂就叫西祠胡同。

记得当时我办公电脑是特别牛掰的苹果台式电脑,电脑外观设计流线型,很时尚,颜色采用了孔雀蓝磨砂色,我天天在“北京厅”聊天室里挂着,见着“熟人”就聊几句,久而久之大家都认识了这里天天在线,天天用苹果电脑不“误”正业的“魅力姐姐”。

当时的西祠胡同主要由论坛区和聊天室构成。“北京厅”聊天室里一半是北京人儿,一半是南京和苏浙人,我们天南海北的神聊,熟识了很多不同地域的人,从线上到线下,从虚拟到现实,有些人至今都是很好的朋友。

西祠胡同当时有一个著名的BBS论坛:“北京都市生活”。混在这里的基本都是所谓的“文青”,有北京土著,也有“北漂”,大家以“文”会友,发原创,写诗歌,更多的是写情感小文。那时“北都”的一群人,正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龄,爱情题材的文章成为了这里的主旋律。

我在“北都”却是因发帖“送猫”而出名。

当年家里年青气盛的奶牛猫“王小驴”,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我不得不三番五次的在网上“送猫”。

那时好像“北都”有人暗自猜测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直到后来线下聚会,吃饭K歌,成为了朋友,又因我写的一篇《送猫记》被推上了胡同口(论坛首页),大家读后被我家的“王小皮”在新家绝食被退回的故事所感动,才拨云见日,纷纷夸奖“猫姐”家的猫都跟“猫姐”一样的率性、有气节!

我在西祠胡同还创建过BBS“媚眼看江南”,那时的“斑竹”相当于现在自媒体公众号的创建人吧。

……

看到“一元转让”的报道,我就像忽然看到了一个多年失联的好友发生不幸一般,林林总总想起了很多与它相关的陈年旧事。

这里承载了一代互联网老网民的青春回忆,有欢笑,有泪水,有热血,更多的是情怀……

随着网络应用工具的不断更新、迭代,它自然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网络时代,20年也许不短,正如年青的时候,感觉20年很长,但是经历过后回头看看,20年犹如过往云烟,一蹴而就。

两年前吧,西祠老友“冬天的风”,在微信群建了“西祠胡同”,我也在其中。望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ID,虽早已失去了当年聊天的兴致,但,22年了,我们都在就挺好的。

今天正好是我“百日自律计划”实行的第100天。我完成了100天的早起!也逼着自己记了100天日记。

有规律的生活,并不容易,坚持天天有规矩的生活更不容易!

为下一个“百日计划”而努力,加油!

以上文字和绘画都是原创!喜欢就打赏,千万别客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