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先修心

 新用户75182Bbu 2022-04-03

有的人一年可以读一百本书,有的人十几年却只读几本书。

读很多书真的好吗?

清尘道长说:“谨防一叶障目。”

道家有很多门派,主要是根据他们各自选择的修行方式不同来划分的。有的选择占星算命,有的选择炼丹,有的选择打坐,有的选择练武,清尘道长选择的就是练武的那个门派。

他们整年整年的呆在武当山上,练武之余就是读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等几本非常有限的经书,十几年如一日地读那几本书,据说真的只是读,老师一般不解释,因为道德经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清尘道长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任何道理,只要你描述出来,就会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唐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要你用白话文讲出来了,这首诗的意境就不见了,所以我们只是读,通过习武,内外兼修,慢慢靠自己去领悟。”

我说:“那我们这样不上山的人,不修行,是不是就永远不可能读得懂道德经?”

清尘道长说:“修行有几万种方法,做雅舍书院也是一种修行,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只要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是一种修行。”

我:“那我怎么没有感觉到我在修行呢?我比你大挺多的,为什么感觉没有你那么通透?是因为你的悟性更强吗?就比如练武要骨骼清奇的人更适合,你是不是就是属于那种骨骼清奇的人?”

清尘道长:“你说的骨骼清奇应该就是指天赋,恰好我就是那种没有天赋的人,别人练武一遍就会了,我却要练四五遍才会,但是勤能补拙,所以其实是因为我勤快,我反而练得好。天赋有的时候挺害人的,比如龟兔赛跑,为什么兔子会输,就是因为兔子的天赋太好,导致它骄傲,所以才输了比赛。

不过修行一定要先修心,不然你很容易把这个事情做得很low。比如说练武,如果没有把吃苦做为一种修行,作为一种完善自我的手段,虽然人无完人,但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无限地去接近一个完人,如果只是把练武当成一个锻炼身体的手段,那不如去散步,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去练武呢?”

我:“你会轻功吗?”

清尘道长:“不会,但是以前有人会,只不过失传了。以前人炼的剑,真的是可以削铁如泥的,也失传了,现在的剑都削不动。”

我:“为什么会失传呢?”

清尘道长:“每次历史变革的时候,不同朝代对道家的认可度不一样,遇到被抵制的时候,就要被烧资料,杀人,然后就失传了。有的官府还会故意派人来当武林盟主,让各派搞内斗,又斗掉一批。”

我:“你的头发是自己盘的吗?怎么盘得这么好?”

清尘道长:“里面其实有皮筋,然后再用簪子插进去的。”

我:“你每天这样穿着上街会不会不方便,不怕有人拍你吗?”

清尘道长:“现在的人其实都很冷漠,地铁里面那么多人,但是都在玩手机,没有谁会拍我。”

我:“会有人要挑战你的武功吗?”

清尘道长:“只有非常好的朋友才会互相切磋,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发起挑战属于打架斗殴。”

我:“哦,对,可以直接报警,根本不用打。”

我:“你们练武有教材吗?”

清尘道长:“没有。也可能现在网上能搜到一些吧。”

我:“哦,你们那个教材应该叫做武功秘籍,为什么武术教材要叫武功秘籍呢?是怕别人偷学了去,然后打不赢吗?”

清尘道长:“以前冷兵器时代,是不允许平民学武术的,不然造反的话官府搞不定,所以那个时候的武功教材要叫秘籍,因为属于禁书,现在是热兵器时代,不怕大家练武,而且愿意去山上学武的人仍然属于极少数,目前武当山上总共才一千人左右,跟十几亿人口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山下学武的人,很多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属于娱乐健身。”

我:“你平时会纠结吗?”

清尘道长:“什么纠结?”

我:“就比如你不是重庆人,到底要不要留在重庆,这样的事情,你做决定的时候不会纠结吗?”

清尘道长:“人们纠结主要是因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欲望少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

我:“你是怎么找到我们这里的?”

清尘道长:“美团上写着必打卡景点。”

感谢美团。

我跟清尘道长整整聊了一个上午,要不是马上又有朋友要来找我,我还舍不得放他走。

豆沙也很奇怪,如果是其他的客人来找我聊天,它会一直在旁边叫个不停,我要时不时地用毛笔吓唬它,它才能安静一会,哪怕是非常喜欢狗的客人,对它很友好,想要让它安静也根本没门,但是今天它完全没有叫,在旁边跑来跑去玩的很开心。

我让清尘道长选一本他喜欢的书留个影,他选了本《资治通鉴》,然后说:“这本书很有名,但是我也看不懂。”

我突然有个想法,想让清尘道长搞个读书会,只讲道德经和庄子,他这样十几年如一日通过习武修炼悟出来的读后感,和我通过上班悟出来的读后感肯定不太一样,虽然只要说出来,就会各有各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种局限性,也就可以把局限性打开一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