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很多第一流的科普作者,随便列举几位:赵南元、内含子、挣脱枷锁的囚徒、袁岚峰、柳小庆、王立铭、李淼、张双南、郑永春、罗思扬、卢宝荣......他们不仅科普能力一流,在单位也是科研的好手。其中有人都具备冲击诺贝尔奖的实力。他们属于知识界的精英,当然都是精通英语的。如果看外国的学术文献,当然是小菜一碟。 ![]() 张双南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中国知识界的精英,没有一个不精通英语的。 但问题在于,之所以是“知识精英”,那肯定在芸芸众生里面属于极少数,否则就不叫精英。 看见很多人在争论“中小学要不要学习英语”,以至于上升到了“爱国”的高度,我想说几句话。 其实金庸小说很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在金庸的名著《笑傲江湖》里面,提到了“五岳剑派”,其中有一个衰落的华山派。 尽管已经衰落,不过这个华山派在武林中依然很有名气,那就是因为它的底蕴远远高于江湖上的三四流小门派。论内功心法,有“紫霞神功”。论剑招,华山派也不差。但是因为“剑宗”和“气宗”的争斗,导致华山派死伤无数好手,老一辈高手凋零殆尽,从“五岳剑派”之首滑落到最后。 那么,这个所谓的“剑宗”和“气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概念吗? 按照华山派掌门人岳不群的说法,气宗讲究“以气御剑”,炼气是主,剑为从;练气倘若不成,剑术再强,总归无用。 而剑宗则坚持认为,华山派武功的要点在“剑”,剑术一成,纵然内功平平,也能克敌制胜。当然是以剑术为主,炼气为从。 岳不群指出,华山剑宗的功夫确实易于速成,见效极快。假设华山派弟子同时参加剑宗和气宗,以它们各自的功夫各练十年,一定是剑宗占上风。各练二十年,则各擅胜场,难分上下。二十年之后气宗的功夫才渐渐越练越强。到得三十年时,剑宗的功夫便再也不能望气宗的项背了。 ![]() 岳不群,崔快鹿的前辈 岳不群的话真没错。如果想成为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没有深厚的内力是绝对不行的。 但问题在于,就是岳不群自己,作为华山派已知的第一高手(归隐的风清扬除外,他已经跳出了“气宗”“剑宗”的范畴),他的武功都未必达到一流。岳不群执掌华山派的日子也不久了,其教授的一干弟子中,也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就是令狐冲,他的武功恐怕连岳不群的五分之一都达不到。 “紫霞神功”已经不弱了吧,但是岳不群练习了几十年,达到一流境界了吗?遇上任我行,他恐怕走不过10招。 如果华山派按照“气宗”的路子一直走,在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行,问题是现在日月神教和嵩山派咄咄逼人,如果不能培养出几百个二三流高手,覆灭即在眼前。 不是令狐冲开挂学会“独孤九剑”,整个华山派在山神庙一役就全军覆没了。 什么“气宗”“剑宗”,统统没有了。 ![]() 令狐冲 可见紫霞神功对华山派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 岳不群再练一二十年紫霞神功,也许能进入一流高手。但局势不会等。 我们假设华山派没有人丁凋谢,现在就有几百个弟子,岳不群有几十个师兄弟,人人都注重“气宗”,恐怕也不会出现太多的一流高手。其上限,也不过是达到岳不群的水平。 其实华山派最稀缺的,就是大量可以速成的高手。既然大家终生都达不到一流境界,何不速成为岳不群这个等级的二流高手?而“剑宗”,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大批二流、三流高手。在剑招上练习个一二十年,达到田伯光的水平,还是非常可能的。而田伯光的武功仅稍微逊色余沧海一点。 作为一个底蕴远远不及少林、武当、日月神教的门派 ,假设华山派可以在一二十年内培养出二三百位二流、三流高手,其门派综合实力肯定连续跃升几个台阶。 自保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不会像岳不群执政时代那样惨。 看到这里,“中小学要不要学习英语”的答案就已经出来了。 英语,就相当于“气宗”的紫霞秘籍。如果你立志于做一流的科研工作者,成为社会中最顶级的知识精英,那么你肯定需要认真学习英语。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芸芸众生,又有几个人可以成为一流的科研工作者,可以成为社会中最顶级的知识精英呢? 几十万人里面,也就最多出一个吧?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其实就是浪费。他们终其一生,都不可能用到英语,却因为在中小学阶段投入了太多时间去学习英语,浪费了其他才能的培养。 既然并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科研工作者、社会中最顶级的知识精英,学习英语就是一种无用功。而在我们这个社会,其实不缺乏英语人才,缺乏的是熟练的高级技工,缺乏的是大国工匠。 莫非不精通英语,就做不成大国工匠了吗? 所以说,我的答案是:在中小学阶段,不必把英语设定为主课。将之作为选修课即可。 但我并没有说,就完全不要英语课,把英语直接踢出义务教育。 不是的。 ![]() 封不平 就是秉持“剑宗”理念的封不平,他也不是完全不要内功心法。实际上封不平的内力并不弱,仅是比不上岳不群而已。“剑宗”的弟子不太重视修炼内功,但他们也是练的,仅仅是不放在主位罢了。 中小学教育阶段也是这样。我们不需要把英语放在主课,不代表就完全不学它。还是要学英语的,但不需要看的过于重要。就是这样的道理。 如果你立志成为第一流的学术人才,就要投入绝大的精力去学习。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做一个非学术人才,就不必太重视英语。 中小学要不要学习英语,金庸小说已经给出了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