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十岁开始,要顺势而为

 快乐者生存 2022-04-03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生活中,面对世间的浮华,若困于寻找捷径,常常容易弄巧成拙。可如若能深积厚养、守拙蓄势。那么待时机成熟,顺势而上,必将一鸣惊人。

可见,人若学会了“顺势”,结果将截然不同。

唯有经历,能助人“成势”

曹雪芹曾劝诫人们:“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总有些人常急于求成,在没有深入参与时,便早早放弃,虽然做了很多事情,却都是浅尝辄止。

这样的人,看似聪明,却总在山脚打转,缺乏突破人生困局的智慧。

作者李尚龙在书本《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现状:

“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

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

看起来买了很多书,只不过晒了个朋友圈;

看起来每天很晚离开办公室,上班的时间却在偷懒。”

想来还真是如此。

貌似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载了很多书,其实并没有看;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想要提升认知,却只是关注了而已;买了很多课,但没有时间去听。

他们总在做着表面的功夫,以此来感动自己;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却还是倍感迷茫。

哲学家海德格尔指出,这是一种“计算式思维”。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拥有,便努力过了,精神便能得到慰藉。

值得深思的,正是这个“精神慰藉”。我们浮躁于世间,凡事先想回报,却不耕耘付出。

可是人生的经历,从来不能停在表面。

只有将信息、知识,经过心灵过滤,品尝滋味,才会成为有用的经历,融入我们的人生。

如果万事不去亲身经历,或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即便是有机会出现,我们也无法精准、快速地抓住。反而有可能自乱阵脚、南辕北辙,与机会背道而驰。

经历,无论成败,对其进行思考,总结经验,才能真正有益于自我成长,让经历变成人生的一笔财富。

当我们脚踏实地,走过山川河流,脚上结了厚实的茧,再向前飞奔,就能发现自己身轻如燕,能随心所欲地触碰高处、成就自我。

只有真正经历过,认真思考过,必定能够助人“成势”。

文章图片2

深积厚养,是为“蓄势”

牟宗三先生,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入心:“什么是境界?就是落到心上去,慢慢变成你的本质的那个东西。”

蓄势,便需细细感受事物,将它放到心里;细品人生,将经历落到心间。一点一点,看似笨拙,却胜过世间的大部分巧计。

钱钟书在创作《围城》时,曾经说道,自己的文章是“锱铢积累”而成的。

他有一个本子,里面记录了自己的种种经历,更是他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

例如,书中的开头,描述的是方鸿渐乘坐着法国的邮轮回国。这个场景,灵感就来自1938年,钱钟书带妻女回国的邮轮上。

方鸿渐的人物原型,则是来自钱钟书的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诩。

钱钟书将这些点滴记录下来,逐渐丰富了主人公方鸿渐的血肉,更是将人物的心理,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在写作的时候,更是凭借着一股“笨劲儿”。

一章完成后,他才会继续下一章。有时,短短的一篇文章,就能让他琢磨一两个月。

两年的时间,《围城》蓄势待发;两年之后,成举世惊叹之作。

因为精雕细琢,《围城》的人物真实细腻;情节精彩迭起。让读者一经入手,就欲罢不能。

曾国藩曾说:“真正的聪明人,都是下笨功夫。”

取巧的人,看似脑筋灵活,却只是浮在事物表面。肯下笨功夫的人,更会深耕,懂得“蓄势待发”。

窥其门径容易,难就难在,我们是否能进一步深入。瞄准一个点,静下心沉淀,慢慢走下去,成就自己的价值。

成事者难,需要“蓄势”的智慧。当我们将能量沉淀进羽翼,定能翱翔于人生天空。

笨拙地积攒力量,才能让我们逐渐成“势”。

想要突破,就一定要深钻细磨。当一朝东风起,我们才可凭借深厚积累,顺势而起。

文章图片3

抓住机会,是为“顺势”

战国时期,吴国兵强马壮,吴王夫差大败越国。

越国不仅要奉上美女财帛,连越王勾践都要去吴国为奴。

在范蠡的筹谋下,勾践韬光养晦、卧薪尝胆。面对吴国的百般刁难和折辱,选择默默忍受,等待时机。

终于有一天,吴王完全放松了警惕,释放勾践回国。

十年的忍辱负重,让越国有了休养生息的时机。当越国国富兵强时,勾践一举灭吴。

所谓顺势,不是靠关系,更不是逞一时之能;

它是一种能力,让我们用发现的目光,看到环境中隐藏的机会,利用已有的经验,紧紧把握机会,成就非凡之事。

西汉学者桓宽在《盐铁论》中说: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面对时局,常人会怨天载道,认为社会不公,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低起点;

有大智慧的人,能够因势利导,顺势而上;并且随着事物的改变,采取不一样的应对方式。

安于现状的人,容易困于当下,停滞不前;而心有大志向的人,却善于借力,成就非凡。

于我们而言,在合适的环境下,能够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顺势而上,方可最大可能地成就自我。

文章图片4

人懂得顺势而为,才能有更踏实的人生道路、更经得起风霜的人生体验。

积势成山,我们的人生才能卷起风雨;因势破浪,我们的路途才会有如神助。

正如苏轼所言: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抓住机会,成就当前,我们将打开人生的另一扇门,看到一个不一般的世界。

是以,顺势而行,人生则昌,万事则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